词条 | 四川省中江中学 |
释义 | 四川省中江中学占地133320平方米(200亩),校内建筑面积61340平方米,绿化3.1万平方米。2002年4月,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学校校貌(校园特色建筑 校园绿化 运动场所 休息场所 教室办公室条件 食堂学生公寓条件) 办学经验(以校为本的群体意识培养 发展的办学意识 “上善若水”的管理追求 校园文化建设 求实的科研工作 大胆地创新探索) 基本情况据资料显示,学校常设规模为高中70个班(另设初中12个班),在校学生5500余人,专任教师268余人。其中中学特级教师4 人,高级教师89人,中级教师110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6人,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8人。其中,有国家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4人,省优秀教师5人,市优秀专家1人。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师德承传,铸就了中江中学高水平的教学质量,铸造着学校与日俱增的办学隐性价值。 据资料显示,学校有标准教室130个,每个教室配备三机一幕(29寸电视机、录音机、幻灯机),有低音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自造纯净水系统,宽带网终端;有实验楼一幢,有标准配制的实验设备设施,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教室,市内一流;有科技楼一幢,有科技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有标准学生公寓5幢,可容全校4000余名学生在校住宿,宿舍内安装有201电话和宽带网终端;学校有432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兼多功能礼堂);有标准足球场一个,篮球场4个及它的体育设施。 学校在跨越式发展中,得到了中江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和倾力扶持,也得到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校长简介校长王文襄同志,男,汉族,1947年10月生,四川省三台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历史研究生课程结业,中文高级讲师,国家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973年参加工作,1980年从事师范教育教学工作和基础教育,1987年起任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兼文科支部书记、四川省中江师范学校总支书记、校长,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校长、总支书记。现任四川省中江中学总支书记、校长。德阳市知名校长。 王文襄同志是1996年、1997年县委、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1998年市委、市府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被省教委聘请的“四川省中师评估专家组成员”;1999年县委、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知名校长”,市委、市府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中师艺术书法一等奖获得者;2000年县委、县府表彰的“优秀校长”,市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市委、市府表彰的“市知名校长”、“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被市委组织部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级干部”。 学校校貌校园特色建筑四川省中江中学坐落在县城南端,门临凯江水,背负玄武山,环境雅致,风光旖旎,集自然灵秀,汇人文精微,是蜀中久负盛名的高完中。学校的常规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现代教育技术楼高大挺拔,多媒体带盘学生网络教室,市内一流。体育卫生、艺术教学、生活办公等场地,应有尽有。学校区划分明,布局合理,动静洽宜。 校园绿化学校占地1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1万平方米。学校是“德阳市绿化学校”、“德阳市园林式学校”。校园内,读书山清雅秀丽,沧浪园流水潺潺,移步换景,溢清风于教学楼之间;花卉馨香,怡雅致于莘莘学子之心。 运动场所学校拥有一个可容3000余人活动的运动场,有标准400米八跑道、标准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练功房等。学校将修建游泳池、体育馆。学校还筹备将运动场改为纳米技术材料运动场。 休息场所雅致的学校环境中有众多的人文景观——中外名人的塑像,“厚德载物”修身养性的名言,兴国安邦、陶情冶性的格言警句,时时处处潜移默化着莘莘学子。校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读书山雅静秀美;小花园溢彩流光。修竹茂林、奇石异草,五柳湖、乾坤池等休息场所,促人遐思,催人上进。花园小区与英语走廊、艺术走廊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室办公室条件学校有4幢教学楼,拥有80个班的教室和10余个年级教研室,每个教室三机一幕,装置有室内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实验大楼和综合楼各种实验设施齐全,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宽带网、微机室、语音室等现代教育设施一应俱全。 食堂学生公寓条件学校有432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兼多功能礼堂,可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聚会、文娱活动等。并已多次承办中江县大型文娱表演,报告会,辩论会等活动。学校有标准化的学生公寓5幢(每个寝室带卫生间、阳台、橱柜、晾衣架等),可容纳3000余人住校,每幢楼有专职生活指导教师。准军事化的寄宿制管理在同类学校推广。 办学理念以德树人 以文化人 经营办学 以校为本 精品创校 科研强校 办学经验以校为本的群体意识培养无情管理,有情领导,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形成牢固的学校整体意识,明确:“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从而激励全校师生热爱学校,顾大局,顾集体利益,保证学校发展具有强劲的力量之源。 发展的办学意识发展有助教师、学生未来幸福和感受到自身的生命价值得到肯定和提升,因发展是全校师生共同价值,共同理想,思维方式和学校文化规范的集中体现。 发展了,学校自身的隐性价值,品牌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最大可能的认可。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解放”,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隐性资源三个资源之间旨在作用于“学校发展”这一个目标上的最大程度的不断调整与和谐。 发展中,调整好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即双主体多维互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的发展。 “上善若水”的管理追求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因势置景,安置了孔子、鲁迅、陶知行、爱因斯坦等中外名人塑像,设置了奇石,培植了名市花卉。从德才兼修的角度,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要求,在校园各个角落镌刻了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润物无声,激励学生自觉成才。学校还设置了6个花园小区,布置在重楼高墙之间,与花卉之间的英语走廊、艺术走廊相映成趣,激励学生爱护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 76年的风雨历程,培植和铸炼了艰苦创业、求实自励的办学传统,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历史积淀与先进的现代文明厚实着学校的文化和教育底蕴。 求实的科研工作四川省中江中学以“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认识高度,成立了以王文襄校长为总负责人的科研课题领导机构,建立了科研成果评审机构,制定了《中江中学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强化了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加大了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出现了责任到头,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 大胆地创新探索学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与先进的现代文明相结合,以德树人,以文化人,形成了弘扬黄继光精神为主线的四个层面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实践模式。 学校的德育研究成果及实践模式已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四川卫视、《教育导报》等媒体上报道,并向全国推广。 办学特色一是,学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与先进的现代文明相结合,以德树人,以文化人,形成了以弘扬黄继光精神为主线的四个层面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实践模式。 二是,着眼学生成才,以因材施教和鼓励创新两个方面为渠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探索“丘区农业大县农村低入口学子培养模式”,实现“转后促优提质量,优化个性促发展,思维创新见实效”的育人目标。 三是,在本地区率先推行学校后勤改革,按“省普通高中后勤服务试点学校”的职责和义务,以后勤服务中心的成功运作形成学校管理服务特色,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 培养目标教师:“十五”期间,学校拟培养省、市学科带头人12人,省、市骨干教师30-36人,特级教师1-3名,市级优秀专家2-3人,国家及省级优秀教师、班主任2-5名,教师学历达标占教师总数的95%-98%,实现学科配套,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和量够质优的普通高中教学三套专任教师班子。 学生: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而深厚的认知基础,构筑成才的高平台,为高等院校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良好个性特长的优秀学生和精品学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学校荣誉教育科研课题及其成果高中2004级的“研究性学习”,市级课题“优化高中生个性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省级课题“用素质理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以及其它的课题研究都已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承办了“德阳市大语文研究课题中江片区开题示范研讨会”。 学校高2004级170多个研究性学习课题,高2005级140多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成果斐然。其中,高2004级的“菊花石形成及价值探讨”等二十多个课题在四川省首届“示范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会中展示,深获好评。 省级以上的表彰和荣誉称号学校创办了学术理论刊物《南园涛》,文学杂志《五色笔》被评为“全国百家校刊”,科幻杂志《镜像》国内有名,学校张珊科幻作品《生命之旅》获全国科幻作品三等奖。“校园诗人”邱佐宁的诗作多次在国家级、省级获奖。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120余篇。 教师、学生获奖代文勇教师获全国中学英语说课技能竞赛二等奖。由况余江、田昶老师指导的“丹参组织液无菌培养”项目,被评为市、省的一等奖。学生的《中江县生猪资源调查》和《中江柚的栽培》分获全国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论文二等奖和青少年科技论文一等奖。学生李良坤的两项劳技课工具改创,均获全国专利。 领导班子四川省中江中学的领导班子,是务实、团结、律己、讲奉献、讲效率、敢作敢为的领导班子。王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肖江分管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工作;副校长周兴栗分管后勤服务工作;副校长李田泽分管德育、实验室和信息技术等工作。各级各处室领导分工协作,又齐抓共管,精诚团结,使学校工作忙而不乱,繁而有序。 以王校长为首的党政领导班子立足于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实行有情领导,无情管理,以法办学,民主治校,以行风建设倡自律,以自律促勤政,以制度约廉政。校务大事民主化、敏感问题公开化,以管理出效益,在新的历史阶段里创造出新的办学效益。学校建立了在教导处指导下的年级组长负责制,对本年级各班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实施责任管理制,即以年级组为单位,展开有年级特点的教育、教学、体卫和科研活动,强化常规,严格过程管理,突出评估环节,保证了最佳育人效果。 对外交流四川省中江中学校作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主动在本地区发挥其示范作用。成功地承办了德阳市地理教研会,中江县高三语文、数学教研会,经常性与中江县实验中学、广福中学、辑庆职中等高完中加强教育教学之间的交流探讨。 特别是由我校创意主办的“高、初中衔接教育”座谈会已连续办了三年,为本地区初中教育质量的提升,确保高中阶段教育的出口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大部分初中校教师通过开展活动,增加了见识,提升了教学水平。 学校与上海继光中学、四川宁南中学、中江广福中学结为友好学校,与苍溪中学、中江实验中学及市内外多个兄弟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 同时,学校每年均要安排、组织一大批教师外出考察,或到上海、广东,或到天津、北京,多方面采撷教育信息。 学校教师们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竞赛活动。学校教师陈康和、周生发、罗仁洪、叶秀琼、陈从宇、张蓉、朱家泽、李廷光等人在国家级、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教育科研论文50多篇,有22人在全国、省市教育科研论文大赛中获奖。 最为突出的是学校对黄继光精神的挖掘和开创性总结,对继光精神人文内涵的精辟论述,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的大力宣传,在中江县各学校也得到推广,已成为中江县奔小康的精神动力。 学校办学思想是对当前高中教育的深刻阐释,其中“经营办学”、“精品创校”的理念不仅得到省市教育界专家的首肯,还在市内外推广。 技术教育1、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中心控制 学校已建成校园局域网,并接入因特网。目前已完成对教学区,师生生活区的综合布线,做到终端到每一个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为校园网建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 学校有公共广播系统两套,一套室外广播系统,一套室内广播系统,均可分区播放,可进行高质量英语听力训练,召开广播会议等。 学校有自办闭路电视系统一套,可转播卫星节目十一套,同时发射六套,可转播四川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可召开电视会议,进行电视教学等,丰富了学校教育形式。 3、摄录编辑系统 学校有摄像机二台,录像机一台,录像节目编辑软件一个,可进行电视节目编辑。 4、现代过程教育接收站 学校加入了四川“校校通”,建有现代远程教育接收台一个,并连入学校网络教室,在教学中充分地使用。 5、语言实验室 学校有标准配制、设施先进的语音室二个,可同时容纳百余人进行语音训练。 6、课堂演示系统 学校每个教室有教学用三机一幕(其中电视为29寸),可满足所有任课教师上课时采用电化教学。 7、实验室配制情况 学校有实验楼一幢,其中微机室1间,语言室2间,生物实验室2间,物理实验室2间,化学实验室3间,仪器室4间。 8、图书室、藏书 学校有图书室1个,教师、学生阅览室各1个,有藏图书65000册,常年征订各类报刊杂志200余种。 9、音像资源库 学校建有音像资源库,保管室2间,有高中、初中教学用各类语言磁带、碟片,各类实验、教学用录像带、碟片,有满足教学用的录像机、VCD、收录机等。 发展规划1、中江中学校“十五”发展方略 ①学校发展战略的三个学年发展方略: (2001年秋——2002年秋“创省示范普通高中”后整改与反思年;) 2002年秋——2003年秋“管理与合作年”; 2003年秋——2004年秋“服务与学习年”; 2004年秋——2005年秋“质量与创新年”,此后应通过“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检查验收; 其中,发展的主旋律是:“以校为本,变革、质量。” ②发展的质量管理系统的体制与机制改革: A、建立“信息处理室”(办公室、教导处) 主要职责是——捕捉原来未关心到的信息。最重要的管理参考信息渠道来自学生和学生家长;最重要的内容是“需要什么?”“满意度”(当然不是无条件地满足),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信息。 B、建立“开发服务室”(政教处、总务处团委) 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家长消费优质素质教育。“开发一室”最主要的方法是改进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令学生和家长满意;宣传教育、教学产品引导他们满意。使学生和家长主动自觉消费素质教育;同时,“开发二室”主要负责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服务保障系统;以“后勤工作社会化服务中心”展开校内(外)师生在校消费服务和管理。 C、中心管理室(党办、校办) 校内三块鼎足式管理最能稳定(三位副校长分工合作责任制);校长室为管理同心圆圆心。 D、监察督办室(党办、职代会) 主要职责在——寻找整体和局部,预测长期和阶段办学育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追查投诉;提出参谋解决方案。 2、学校中远发展规划 中期:建成四川省一流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远期:以其办学特色和经营理念,将中江中学办成全国知名的中华名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