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川省文史馆 |
释义 | 概述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2年12月。建馆以来,先后共聘任名誉馆长1位,馆长4位,副馆长14位(其中兼2位)。首任馆长刘孟伉为中国当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家。继任馆长张宾吾,为前清进士。曾任清廷工部、吏部主事,北京政府国务院法典编纂会编修。第三任馆长潘大逵。现任馆长隗瀛涛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的近代史专家。建馆以来,累计聘任馆员721人,现有馆员96人。现有馆员中,有民主党派成员55人(其中民革32人、民盟10人、民建1人、民进3人、农工2人、九三7人),无党派人士34人,中共党员9人(其中交叉2人),有文史专长的32人,书画专长的37人,教育13人,其他14人。供给关系在馆的17人,给予生活补贴的3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合署办公于成都市暑袜中街42号。 馆员组成馆员们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大多为有较高学识的文人耆宿。据不完全统计,历任馆员中,有清末的进士、举人、秀才;有大专院校的原校长、院长、教授,有长期从事教育、经济工作的知名人士,有作家和诗人,有旧军政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海外归侨及从台湾回来定居的爱国人士和在香港的川籍人士,还有书画篆刻及文物鉴定等方面造诣较深的专家。他们大都饱尝旧中国苦难,经历革命风云变幻,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多方面的的特长。其中,谢无量、陈子庄、黄稚荃、梁伯言、遍能、隆莲等均为文学、历史、书画、宗教等领域的知名人士。 成果许多馆员历经沧桑,熟悉近现代史科,他们撰写了不少史料价值较高的著作和文章。据不完全统计,馆员撰写有"三亲"回忆文章1300多篇,约400万言,这些文章中的相当部分被《全国文史资料选辑》、《四川文史资料选辑》及国内外报刊所发表,拯救了一些濒于湮没的重要史实。馆员集体或个人撰写的著作有数百部,其中《成都城坊古迹考》、《杜甫年谱》、《从辛亥革命到四川解放四十年大事记》、《四川保路运动史》、《川军抗战亲历记》、《川康实力派与蒋介石》、《四川国民党史志》、《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历史科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等获得了国家或省级的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现状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馆务活动进一步发展。定期组织馆员学习考察,积极参与社会重大活动,如拥军、赈灾等;创办《文史杂志》,活跃学术研究,以史为鉴,为改革开放服务;组建巴蜀诗书画研究会,用画家的笔描绘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创办文史书画学校,发挥馆员余热,为教育作贡献;大力开展海外联谊和对外宣传,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发挥作用。 许多馆员历经沧桑,熟悉近现代史科,他们撰写了不少史料价值较高的著作和文章。据不完全统计,馆员撰写有"三亲"回忆文章1300多篇,约400万言,这些文章中的相当部分被《全国文史资料选辑》、《四川文史资料选辑》及国内外报刊所发表,拯救了一些濒于湮没的重要史实。馆员集体或个人撰写的著作有数百部,其中《成都城坊古迹考》、《杜甫年谱》、《从辛亥革命到四川解放四十年大事记》、《四川保路运动史》、《川军抗战亲历记》、《川康实力派与蒋介石》、《四川国民党史志》、《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历史科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等获得了国家或省级的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现状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馆务活动进一步发展。定期组织馆员学习考察,积极参与社会重大活动,如拥军、赈灾等;创办《文史杂志》,活跃学术研究,以史为鉴,为改革开放服务;组建巴蜀诗书画研究会,用画家的笔描绘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创办文史书画学校,发挥馆员余热,为教育作贡献;大力开展海外联谊和对外宣传,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发挥作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