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
释义 | 研究院概况我院是四川省专业从事草原科学研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其前身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川西北草原工作站。1978年经省委批准成立四川省草原研究所,2005年经省编委批准更名为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草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牧草和生态草育种与栽培、草食家畜繁育与饲养等应用技术研究,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129人。其中博士导师1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导师4人、硕士18人、本专科66人,专业包括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学、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有研究员7名,副研究员16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省优秀专家3名、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名、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名,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站长1名。 历史沿革1964年至197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川西北草原工作站; 1976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筹建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并按研究所的机制运行; 1978年,中共四川省委以川委函[1978]9号文批准,成立四川省草原研究所,行政上列为省科委直属科研单位,党的关系归属阿坝州委; 1980年,省政府将所的行政管理划归省畜牧食品局,科研业务及事业费仍由省科委管理;省编制委员会川编发[1986]023号文件给本所核定编制120名; 2005年,随着研究所的发展、规模的壮大、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水平的提高、综合实力的增强,省编委经过考察论证,批准四川省草原研究所改为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管理部门与科研机构设有办公室、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成果转化处、党委办公室共5个管理部门。辖有牧草研究所、草地生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牦牛研究所、獭兔研究所、草地勘测设计研究所、草业经济研究所共 7 个科研机构。成立有红原科研基地,新津、韩场科研基地,犀浦后勤服务科研基地,国家牧草种子基地,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阿坝综合试验场共5个科研基地。 科技成果截止2009年共承担重大科研项目180多项,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奖90余项,发表论文1100多篇,出版科技专著20余部。其中“十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5项,发明专利5项,制定国家和地方标准40余项。选育国审牧草品种6个和全国唯一的獭兔新品系----四川白獭兔。 联系我们地址:成都市.郫县.犀浦镇.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邮编:61009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