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川曲剧 |
释义 | 重庆地方剧种之一。又称曲艺剧。系建国后由曲艺四川清音和四川扬琴发展形成的新剧种。流行于重庆以及除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藏族自治州以外的四川大部分地区。 历史沿革40年代末,重庆曲艺艺人喻伯荪、李德元、高明远等,组织蜀雅琴剧社,将四川扬琴曲目《香莲闯宫》改编为同名扬琴剧化装表演,称为“琴剧”。然而出现时间极短,蜀雅琴剧社无形解散。 解放初期,泸州、内江、南充等地的一些曲艺工作者,再次将一些曲艺曲目按角色(生旦净末丑)进行化装表演,搬上戏曲舞台,借鉴戏曲演出形式进行表演。此后这一形式逐渐在川中各地流传。。如据四川清音曲目改编的《尼姑下山》、《踏伞》、《刺目劝学》、《裁衣》、《贵妃醉酒》,据四川扬琴曲目改编的《秋江》、《渠江打子》、《描容起程》、《仕林祭塔》、《观灯拾子》等。前者称为“清音戏”,后者称为“扬琴戏”。另有采用花鼓唱腔的,称“花鼓戏”。1953年,第一个创作剧目《新陪嫁》发表时,采用“曲剧”这一称谓,各地遂统一定剧种名为“曲剧”。后为区别于北京等地的曲剧而称“四川曲剧”。 50年代初,南充地区曲剧团成立,采用四川清音、扬琴、车灯和川剧灯调等曲调组合、加工而成为基本曲调。重庆地区曲艺界亦于50年代初开始排演小型曲剧。至1955年,合川已出现了以清音曲调为主要声腔的大型曲剧《玉堂春》。1957年,移植剧目《炼印》在重庆市区演出,又将扬琴、清音曲调混合演唱,颇受观众欢迎。50年代末,四川荣昌、大足等县以及川南的泸州、宜宾、内江、隆昌、叙永,川东的合川、安岳、岳池,川中的射洪,川北的南充、巴中、绵竹,川西的雅安等,纷纷建立专业曲剧团,这些剧团活跃于城镇和农村,先后上演了一大批古代和现代题材的大型剧目,如《珍珠塔》、《梁山伯与祝英台》、《啼笑姻缘》、《海岛女民兵》等,受到各地观众好评。仅合川县曲剧团历年来就演出了250个大小各类剧目。 1980年,南充市曲剧团排演了据曹禺同名话剧《王昭君》改编的四川曲剧,在编、导、演以及唱腔、服装、舞台美术等方面均有所探索和创新。他们还移植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看御妹》等剧目,影响较大。1981年,该团据鲁迅同名小说《阿q正传》改编的四川曲剧,又获得成功,使这一剧种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如今四川曲剧有二十多个剧团(队),除在本省演出外,活动范围已扩展到湖北、贵州、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与此同时,重庆地区的四川曲剧,在丰富演出剧目、提高演唱技艺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艺术特点音乐唱腔四川曲剧唱腔包括四川清音和扬琴两部分。初期除扬琴曲调已具板腔体的某些特征外,大量唱腔均源于清音的曲牌联套体,歌唱性较强。清音的八大调为[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月调]、[反西皮]、[滩簧调],另有[长城调]、[鲜花调]、[哭五更]、[叠断桥]等小调一百余支,长于抒情,兼能叙事。扬琴有大调与月调之分,其中又分甜平、苦平、夺子、快二流、慢二流、三板等,以质朴豪放、韵味醇厚为特色。经多年演出实践,从所表现的内容和戏剧形式的需要出发,对一部分基本曲调进行改革,打破原曲牌的唱腔结构,创造了犯腔、散板、清板、紧打慢唱等板式,使之适合戏曲音乐的要求,从而初步形成唱腔体系。 伴奏乐器在四川清音(以琵琶、二胡为主)和四川扬琴(以扬琴、京胡为主)伴奏乐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管弦乐器以高胡、扬琴、琵琶为主,辅以笛、笙、唢呐、二胡、中胡、三弦等。打击乐由司鼓指挥,锣鼓牌子有二十多个;打击乐器有鼓、板、梆子、低音锣(或苏锣)等。 四川曲剧在表演形式上受川剧艺术影响较深,同时吸收了京剧、越剧的表演技巧,但较少受戏曲传统程式的限制,在化装、服装、舞台美术等方面以及舞蹈、台步等,与歌剧、话剧比较相近。 行当流派四川曲剧的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四种。生分老生、小生,旦分闺门旦、正旦、花旦(即丑旦、摇旦、老旦)。因文戏较多,旦角较具特色。此外,小生、小丑也有由女演员扮演的。 这一剧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较有影响的演员,如女小生陈雪,兼演小丑,先后承师川剧名丑陈全波和名旦陈书舫,所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件,《三看御妹》中的封加进,以及《阿q正传》中的阿q,均有创造,也是我国戏剧舞台上第一个扮演阿q的女演员。旦角汤碧清,先从事川剧,后改演曲剧,嗓音秀雅,戏路较宽;龚荆璞在唱腔、表演上均具功底。女丑角苟曹珍,表演风格泼辣。生角以李清太、李大吉较有声望。 文献介绍中国戏曲志.四川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18,743页 重庆戏曲志/何 冶主编;重庆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2.--551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