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川车灯 |
释义 | 四川车灯是四川民间曲艺品种之一,流行于中国西南各省。车灯的前身为民间流行的车车灯,又叫车幺妹。演唱时,由一二人或数人,两手各执“四页板”自打拍节,亦舞亦唱。并将原有车车灯唱腔整理成适于叙述故事、朴素明快的车灯调;帮腔衬句的调子,可根据唱词内容而灵活运用。车灯唱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可以加衬字嵌字,上下句都要押韵。 历史渊源四川车灯是四川民间曲艺品种,一人或多人载歌载舞说唱故事的新曲种。在四川民间的“车灯调”基础上创造。车灯调又称 “车车灯”、“车幺妹”、“幺妹灯”、“彩莲船”、“跑旱船”。 逢年过节和庙会时演出助兴,一人扮幺妹坐于彩船上,另一人手执彩扇在船旁边歌边舞。另有帮腔,唱词即兴编出。 1951年重庆艺人唐心林对民间“车车灯”加以改革,去掉彩船,不用帮腔锣鼓,改以二胡伴奏。演员两手各持一对15厘米长的竹板(四块瓦)边舞边唱边打。 1953年,唐心林、孙清河、李康生等人对车灯调的前奏、间奏及结尾音乐、锣鼓和伴奏手法秦了较大改动,使其规范化;同时完善了竹板的敲击技法,并形成出场、亮相、台步、身段等表演程式,使国灯的唱腔方式及伴奏基本定型。 1958年到四川省首届曲艺会演中,唐心林改编的《歌唱重庆大跃进》被正式命名为"四川车灯"。从此得到迅速发展,帮腔由一种发展为10余种,表演形式由单人发展为多人。 车灯唱词全为韵文,以七字句为主。每段长度依内容而定。每段末句乐队与演员一齐帮腔,是该曲种的特色之一。 表演方式主要在春节前后演出。表演者3人,1人饰么妹,1人饰小花脸,1人饰车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 外,增加4个手执灯笼的“报子”(打场人)。灯班均由乡村表演技艺较高的老艺人领头,串联一些爱玩灯的人,临时组成“车车灯”队,春节期间四处玩灯,春节一过即行解散。 “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戴墨镜,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扮),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逗乐为主。 么妹在车船内手把车沿,随唱词作出前后仰俯摇摆动作,面露娇羞忸怩状。车夫或艄翁按曲调节拍作推车划船状。小花脸领唱后,其他人帮腔伴唱。 每唱完一段后,在锣鼓声中走“转元宝”、“挽蚂蚁”、“筛莲花”等传统套路变换队形。其表演技巧概括为“么妹要稳,花脸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数腔两部分。唱词多属上下结构,句句押韵,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衬字、嵌词,唱腔为微式调,曲调重复演唱。 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锣、鼓、四面板等。 传承艺人四川唯一车灯艺人夏曼云收徒弟。 “老师,请喝茶。”58岁的陈东华和38岁的叶开友跪在地上,向四川车灯唯一传人表演艺术家夏曼云递上了茶杯。年已六旬的夏曼云通过半年考察,在高家庄娱乐城收下了两名徒弟。濒临绝迹的车灯艺术,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 两把椅子,两杯老酒,在“夏家军”6位弟子的精彩表演中,58岁的陈东华与38岁的叶开友在“大师姐”文莉的带领下,依照传统礼仪,向夏曼云老师叩拜行礼。身着红衣的夏曼云勉励徒弟:“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望你们有恒心,能好好传承、弘扬四川车灯!”接着,夏曼云在两位爱徒的簇拥下,向关心四川车灯生存状况的曲艺界老前辈以及八方来宾致谢。 生活现状四川曲艺界的专家,以及巴蜀笑星李伯清、李永玲、涂太中齐聚一堂,四川车灯唯一传人表演艺术家夏曼云喜收6 个徒弟。 四川车灯对艺人的要求非常高,不仅嗓子要好,而且身段、表演都要好。随着年代的推移,艺人慢慢地被淘汰,目前四川车灯濒临绝迹。与其他濒临失传的四川曲种相似,四川车灯目前只有夏曼云一个传人。夏曼云从11岁便开始学习四川车灯,对这门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激动地表示:“车灯在四川曲种中形式最丰富多彩,如果它灭绝了,将悔恨终身。”值得庆幸的是,夏曼云收到了6个热爱这门艺术的徒弟,她将教会他们车灯板的慢板、快板、摇板、碰板等技巧。用长约15厘米、厚约1.5厘米的木板奏出多变的节奏,配合唱词,展现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将四川车灯发扬光大。 艰难历程川民间曲艺品种,一人或多人载歌载舞说唱故事的新曲种。在四川民间浒的“车灯调”基础上创造。车灯调又称“车车灯”、“车幺妹”、“幺妹灯”、“彩莲”、“跑旱船”。逢年过节和庙会时演出助兴,一人扮幺妹坐于彩船上,另一人手执彩扇在船旁边歌边舞。另有帮腔,唱词即兴编出。 1951年重庆艺人唐心林对民间“车车灯”加以改革,去掉彩船,不用帮腔锣鼓,改以二胡伴奏。演员两手各持一对15厘米长的竹板(四块瓦)边舞边唱边打。1953年,唐心林、孙清河、李康生等人对车灯调的前奏、间奏及结尾音乐、锣鼓和伴奏手法秦了较大改动,使其规范化;同时完善了竹板的敲击技法,并形成出场、亮相、台步、身段等表演程式,使国灯的唱腔方式及伴奏基本定型。 1958年到四川省首届曲艺会演中,唐心林改编的《歌唱重庆大跃进》被正式命名为“四川车灯”。从此得到迅速发展,帮腔由一种发展为10余种,表演形式由单人发展为多人。车灯唱词全为韵文,以七字句为主。每段长度依内容而定。每段末句乐队与演员一齐帮腔,是该曲种的特色之一。 列入非遗2008年6月14日是中国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一批非物 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酉阳摆手舞、车灯、永川豆豉酿制技艺等16个项目榜上有名。至此,重庆拥有的国家级“非遗”已达29项。 这次公布的名录包括第二批非物遗产510项,以及第一批非物遗产扩展名录147项,牛郎织女传说、汉字书法、中医药文化、太极拳、端午节民俗、黄帝祭典等均榜上有名。 重庆市入选的项目共有16个。除了车灯、秀山民歌、酉阳摆手舞、酉阳民歌、梁平抬儿调等传统音乐、曲艺外,市民熟悉的永川豆豉、涪陵榨菜、荣昌折扇等传统制作技艺也位列其中。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市非物遗产进入国家级名录数量的增加,各项抢救和保护工作步伐也逐渐加快。以川江号子为例,国内首部川江号子大型专著《川江号子》已问世,首条川江号子展示木船也将在奥运会前送到南岸洋人街向公众开放。 据了解,目前除29项国家级非物遗产外,还有62个市级项目,为今后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2007年,重庆市市专门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遗产项目配套了130万元保护资金,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杨娟 濒危现状为了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省曲艺团从年初就开始加强演员的业务基本功训练,特邀团内外已经退休的四川扬琴演唱艺术家徐述、刘时燕,四川清音演唱艺术家肖顺瑜、四川金钱板表演艺术家罗世忠、四川车灯表演艺术家夏曼云等老艺术家传授传统的曲艺唱段及传统曲艺板式技巧。 在演出中,濒临灭绝的车灯重新登台,传统的板式打法和唱腔令台下观众一次次地鼓掌叫好。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声乐专业大学生张小东表演的扬琴。他的老师徐述说,张小东是学习美声的,但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慕名到曲艺团登门求教。虽然只上了五节课,但他的演出博得了头彩,令人感叹曲艺后继有人。 相关词条江西莲花落 杭州评话 绍兴莲花落 宁波走书 四明南词 绍兴平湖调 南京白局 福建建瓯鼓词 湖北小曲 长阳南曲 大调曲子 恩施扬琴 江西道情 襄阳小曲 江西清音 南昌清音 胶东大鼓 于都古文 福州伬艺 锦歌 河洛大鼓 湖北渔鼓 瑞昌船鼓 宜都梆鼓 扬州清曲 杭州评词 长沙弹词 无锡评曲 山东八角鼓 三棒鼓 杭州滩簧 凤阳花鼓 小热昏 宜春评话 永新小鼓 温州鼓词 徐州琴书 淮海锣鼓 南丰香钹 湖北大鼓 萍乡春锣 福建南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