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德里安·菲斯克
释义

阿德里安·菲斯克1970年出生于英国南郊德文郡,于布莱普尔与菲尔德学院获得摄影学士,后移居伦敦,成为摄影师兼制片人,并在之后的5年致力于记录年轻人上世纪90年代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反文化斗争,如环保、非法锐舞派对、反全球化等。他的作品遍及《国家地理》《金融时报》《名利场》《经济学家》等世界顶级传媒期刊。2007年,他被罗特威森出版社评为“世界顶尖摄影师之一”。

人物简介

阿德里安·菲斯克 (Adrian Fisk)于1970年出生于英国南郊德文郡的摄影师兼制片人,由布莱普尔与菲尔德学院毕业后,移居伦敦,为国家地理、金融时报、名利场等一线传媒杂志供稿,同时也在广告业界服务于盛世长城、智威汤逊等4A公司。2003年,Adrian Fisk前往印度,开始探索他一直持有浓厚兴趣的青年社会文化主题。

Adrian Fisk的摄影视角通常都极其贴近生活的世俗性质,“在日益匆忙的快节奏社会中,我们很少有机会去观察、认识和欣赏那些短暂的、不曾停留的画面和表现,归根结底,是我们日常生活背后存在的席位之处。”

Adrian Fisk并不喜欢传统的单反相机,他认为单反相机的大块头给其移动摄影造成了太大的负担和麻烦,相比之下,他更适应于简单的、便于携带的小型数码相机,使他能够随时反应瞬间性镜头的捕捉,其摄影作品也都秉承着自然、原生、直率的特性,它们并非是难以察觉或精美绝伦的图象,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本质,积极,或者消极,不带倾向性、甚至不追求明确的直接呈现。

个人荣誉

2007年,他被罗特威森出版社评为“世界顶尖摄影师之一”。

代表作品

作品遍及《国家地理》 《金融时报》《名利场》《经济学家》等世界顶级传媒期刊。

iSpeak China

摄影师Adrian Fisk的iSpeak China系列给人深刻印象,他让拍摄对象直接在白纸上写出自己的想法,从一

个侧面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众生相。

对于这部作品,他自己解释道:

“他们是谁?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我在中国完成了12,000km的旅行,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找了16-30岁的中国人,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写下什么都可以。然后让他们握着纸,我再把他们拍了下来。” 如果有一个向世界表达自己的机会,你会让自己说什么?

吃饭了吗?我想发财?还是,你爱我吗?

“不,你要先停下来,想一想。”阿德里安·菲斯克,一个脖子前挂着相机的外国人,会这样对你说。

为了等待那句话,他可以和你整整聊上两个小时。

然后,在漫长的闲聊中,你心底的什么忽然被唤醒。

于是,你站在镜头前,手里举着那张纸,毫不躲闪地说出你自己:我们是迷失的一代;我不想计划自己的未来;女孩儿们为什么结婚一定要有房子;我不想要小孩儿;我想去巴黎;没有我的马我什么都不是……

面对这些细小的想法,摄影师阿德里安·菲斯克唯一的任务就是忠实地记录,在他的镜头里,你看到那些鲜有流露的脆弱、爱、温柔、孤独和愤怒。

“iSpeak China”组照由此诞生。许多网友给了这组照片另外一个主题:在这里,读懂中国。 而作为这个创意的发现者和实践者,阿德里安·菲斯克如同自己的照片那样令人好奇。

他们是谁?他们在想什么?

2003年,菲斯克动身前往印度,在那里,他开始以神秘的东方群体为基础,对青年社会文化展开探索。也是在这段时间,中国青年的思想令他深深着迷,“他们是谁?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

2008年的夏天,菲斯克来到中国,行走12500公里,拍下46张照片。每到一处,他主动结交16到30岁的中国人,给他们一张纸,供其写下想法,并为他们拍照。

当不会半句中文的菲斯克将纸笔递给一个中国年轻人时,那个男孩几乎要疯掉了。“这个英国男人想干什么?”对于菲斯克而言,如何消除隔阂是最令他感到费神的事情——不仅仅是西方人与中国人的隔阂,更是身为两个人类之间的隔阂。

访谈作品:iSpeak China系列

《国际先驱导报》:你怎么想到这么做?

菲斯克:我对亚洲很感兴趣,也对青年人感兴趣。我曾在印度住过一段时间,有一个问题想了很久,就是如何才能了解亚洲年轻人的思想精髓和这种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印30岁以下的整体人数是大约11亿~12亿人,这几乎是全球人口的5/1!你将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特殊并且庞大的群体?如何才能知道他们是谁、在想什么?作为一个摄影师,我问我自己如何才能回答,结果就想到可以做一组摄影专辑,通过相机去观察社会底层的人、中产阶级、富豪,为在办公室里的、草原上的、迪厅中的不同人拍照。

Q:是什么给你的启发?

A:是一位叫吉莉恩·韦尔琳的英国艺术家给了我启发和灵感。在她的作品《能说出你真实想法的标语,而不是让你言不由衷的标语》中,吉莉安在伦敦的大街上随机选择过往的行人,问他们是否愿意在纸上写下他们的想法,并举起这张纸让她拍下来。我想我可以借鉴她的想法,并且在中国做同样的事情,给年龄在16-30岁的年轻人一张纸,得到能直接反映他们所思所想的最简明扼要的东西。我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深入到中国的个体之中,并试图找到答案——这4.5亿人究竟是在想什么。

Q:据你所了解,中国人到底在想什么?

A:通过30天与他们的接触交流,有一个问题被多次提到,那就是计划生育问题,这使我意识到计划生育政策给年轻人带来的影响之大。比如性用品商店中的女孩写“我不想要小孩”,她是所有采访人当中唯一落泪的。她并不想结婚,可是父亲非常想看到作为独生子女的她能够找到归宿,在她出嫁的第二天,父亲就去世了。她说她丈夫是一个不错的人,可是她并不想嫁给他。所以她不想要小孩,因为她不想让她的小孩承受她曾经承受的这一切。还有一个男生说,“如果我有一个妹妹就好了”。“为什么人们要结婚”这是另一个女孩写的,她也经历着同其他独生子女同样的压力。

中国立场,中国方式

丛林、草原、高原、城市、乡镇、乡村、田野,30天里,菲斯克最大程度地进入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在那里生存安家的人们。常常是到了一处,他和翻译会停下来,喝茶,并观察周围。某一个人看起来蛮有意思,菲斯克会说:“大卫,我们试试这个人”,然后他的翻译会走过去,自我介绍并且解释他们要做的事。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竟然点头同意他们的邀约。

Q:会不会根据情况选择拍照的场地和背景?

A:不会。我想做的只是让他们觉得舒服,因为被拍照总会多多少少使人不自在。我要做的不仅仅是拍照,还要拍他们的想法。你可以看到,大多数的照片里的背景都是私人场合,因为这样会使他们达到最佳状态,也会更舒服自在。

Q:与中国年轻人交流有困难吗?

A:不,交流没有问题,因为我有翻译。

其实进展过程中最难的是,这就像是一项耐力和毅力的考验,我们每天的平均行程是417公里,这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过坐飞机完成的。大部分都是火车,出租车,摩托车,还有马(在内蒙古时),每天的平均睡眠为5~6小时。每天醒来睁开眼睛那一刻,我想的都是iSpeak China,闭上眼睛睡觉的时候,才停止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是,对于遇见的每一个人,我都很想深入内心,但让人们开诚布公地与你交谈并不容易,同时伴随的还有不间断的旅行。在我15年的职业生涯中,这也许是我做过的最困难的事,但是我要说这可能也是我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Q:怎样的交流在你看来是完美的?

A:我是外国人,因此很多人在回答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他们代表中国,比如一个政治专业的男生说,“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不要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很显然,他说这话是因为我是一个外国人,而他的立场是代表中国。我对年轻的中国人如何想与世界沟通感到惊奇。他们不想要西方对抗东方、东方对抗西方这样的东西,我能感觉到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整体。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又不希望西方世界告诉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他们要自己的方式。

这很好。但是我要说的是,中国人接受到的来自西方媒体的信息有一些失真,当然西方媒体出于某中政治原因的确会妖魔化中国,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报道是积极正面的。而有时我感到中国人只听到一些来自西方媒体负面的报道,这也是人们生气的原因。

很多西方人错了

对于菲斯克来说,在中国的30天,令他完完全全重新认识了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是的,即使是他结识了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了解了他们的想法,甚至知道了他们喜爱怎样的表达,菲斯克更愿意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仅仅是具象的、而非整体的中国。“我不知道以前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来自哪里”,当然,他到现在也还没有明白,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完美的沟通方式,让彼此毫无障碍地完成思维的碰撞和来自内心的交流。我们所了解的是,他还在路上,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也许永远都不会停止。

Q:这段旅行让你对中国有何认识?

A:整个旅程都很有趣。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中国和印度。所以对我来说,亲自到中国去看看并且去感受中印之间的差异将是很有趣的经历。当我来到中国,并看到那些不同之处时,我完全惊呆了,中国要比印度发达得多,在发展上至少超过了印度20到25年。令我惊讶的是中国之大,这并不仅仅是地域上的,而是那种当你走进城市中时发现自己被高楼大厦环绕,身边的一切都那么那么大。我意识到,将来的中国对世界而言有多么的重要,不仅仅在经济上,还包括政治和文化上。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要想真正了解某些东西,你必须到那个国家或者去认识那个国家的人。

Q:在做这个项目之前,你来过中国吗?

A:没有,这是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来之前有些人告诉我中国人不是很友好。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到了之后我才发现这里的人们是那么的友好,善良。中国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与西方很不同。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的话,就无法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并且我觉得这是很多西方人犯的错误,他们不会开放他们的思想去理解中国人究竟是谁,事实上他们只是需要转换一下交流方式而已。我这么做了,我看见中国人非常积极的一面。

谁在拍摄中国

因其神秘的过往和鲜明的现代性,中国正吸引越来越多外国摄影师的到来。透过每一架相机,我们都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罗伯特·卡帕(匈牙利),展现战争时期的中国士兵和百姓。

马克·吕布(法国),见证从上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迁。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荷兰),关注中国人的家庭。

丹尼尔勒·马蒂奥利(意大利),拍摄中国街道。

贝尔恩德·哈格曼(德国),关注睡眠中的中国人。

贾斯汀·格里哥利亚(美国),关注穿睡衣的中国人。

先锋语录

外国摄影师的中国“iSpeak”田野试验:

中国年轻人不想要西方对抗东方、东方对抗西方这样的东西,我能感觉到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整体。

要想真正了解某些东西,你必须到那个国家或者去认识那个国家的人。

中国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与西方很不同。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的话,就无法理解真正的中国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