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死棋
释义

释义

词目:死棋

拼音:sǐ qí

基本解释

棋局中救不活的棋子。常比喻必败的局面。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六章:“要看到 胡宗南 的主力被我们吸引到这里,成为一步死棋,这对全国战局是大有用处的。” 杨朔 《百花山》:“敌人的残兵败将早被各路解放大军团团围住,乘下的无非是收场的一步死棋了。”

围棋术语

各国围棋规则对活棋都有明确的定义。如《中国围棋规则》规定:“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因而,终局时能被提取的棋就是死棋。对此,《应氏围棋规则》规定得较为明确:“死活有歧见应以‘提取’证明之,提取为死子,不提取为活子。”

用比较通俗的方式阐述:

1. 对方行棋着手后,不被吃掉的棋子,或者即使被提掉又能重新产生出不会被吃掉的棋子,则称为“活棋”。活棋以外的棋子称为“死棋”。

2. 死棋就是整块棋形做不出两个真眼(注意:必须是真眼),也无法构成双活的棋。

在围棋死活的基本形状中,“直二”和“方四”是典型的死棋,“直三”、“曲三”、“丁四”、“刀五”、“花五”等棋形的死活,则取决于轮到哪方走棋。

《日本围棋规则》特别规定,“盘角曲四”是死棋。

象棋术语

1. 定义:又称为死子。指在对弈过程中,本方子已经被对方吃死,从棋盘上已经拿走的子。

(比如:本方的炮被对方的车吃死,本方的炮就是死子。)

2. 注意:一般说死子不是指双方兑子拿出棋盘的子(比如兑车、兑马),而是本方被迫丢失的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