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堂村 |
释义 |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苏桥镇司堂村,位于许昌县西北部,东西和本镇陈堂村、吴村谢村相邻,南与桂村乡交界,北靠石梁河。全村辖三个自然村十个村民组,738户农户,农业人口2850人,土地计税面积3885亩,现有共产党员七十人,村两委干部8人,村民组长4人,是苏桥镇土地第一,人口第二大村。 历史传统司堂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一九二八年,在党的领导下暴发了震撼中原的农民武装暴动,有十多位革命前辈壮烈牺牲,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党的地下组织临时支部,当时的地下党员为掩护县委领导被敌人逮捕,惨遭杀害;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为革命现身的地下工作者;全国解放战争后,司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又做出了积极贡献。《人欢马叫》就是以司堂村省劳动模范、省四届、五届人大代表司乾坤为背景编写的。几十年的历史,塑造了司堂人的形象,他们有理想、有志向,他们为有光荣的历史传统而自豪。 村历史造就了司堂村,但由于诸多的原因,历史始终没有改变司堂村。司堂村三个自然村,居住分散,地形复杂,虽经几届支部多次规划,但村庄依旧,面貌未改。司堂村就是这么回事,事实也确实这么回事。全村有八大荒沟十大坑,外加一条村中河,连一条像模像样的路都没有,村不通,组不连,下地溜沟底,串街走河沿,遇到阴雨天,遍地是泥丸。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条件,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人历史造就了司堂人,但历史也改变了司堂人。近十年来,针对司堂改变面貌这一问题,村两委本着识大体、顾大局的原则,深入调查,认真研究,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行了细致的合理规划,力图实现村村有路,组组相通。原则上坚持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农民生活,改变农村面貌。几年来,我们依靠集体力量和外援资金,修南北大路两条,东西大陆一条,街道三条,全长4600米。但切合本村实际状况,对于这个人多地广,地形复杂的行政大村,是微不足道的,距离解决行路难问题相差甚远。 经济发展综述历史的原因和落后的条件,制约了司堂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民收入还仅仅靠粮食种植和一部分瓜果蔬菜,经济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科技含量低,多余时间闲散劳动力则依靠外出打工,人均纯收入低于本地平均水平。群众文化生活贫乏,教育环境还相当落后。特别是税改以后,村级收入主要来源农业税地方附加,这笔款项对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村级机构,有形无形的费用开支常常使干部处于被动和尴尬。 为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面对本村当前状况,村两委经过认真讨论,并深入群众摸实情,改变农村面貌落后,农民经济贫穷,已成为我村第一要务。村两委决心借这次驻村工作队为我们提供的难得机会,在工作队的指导帮助下,为群众办实事,解疑难。我们总的工作思路是:着眼大局抓规划,着眼长远抓教育,着眼根本抓调整。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规划拟定在全村范围内修路二千七百米,桥三座,既考虑农业生产,又照顾农民生活,从总体框架上,纵横交叉,联通三个村十个组。按照规划预算,需要资金25万元。 教育为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对学校校舍、器具、器材进行维修和添置,拟定新增课桌椅50套,办公桌14张,安装雨搭24个,并粉刷教室墙壁和搭办公室顶棚,门窗更新,另购电化教具增补图书,预算需资金3万元。 调整抓农业结构调整。拟定以村集体土地70亩为基地,引进技术资金,培育种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的名优品种,示范引路,以点代面,推广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增值增效。以农户家庭为主发展庭院经济,扶持养殖专业户,每年发展一批,带动一批,逐年增加,形成规模。 村两委有决心有信心,在“三个代表”工作队的帮助指导下努力实践,把理想变为现实。因为这是恩惠百家,福泽百姓的大事业。有志者事竟成。村两委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有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司堂村2800多村民,一定会发扬光荣的传统和作风,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