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马翎 |
释义 | 本名吴思明(1933----1989),广东汕头人,台湾“综艺侠情派”武侠小说代表作家, “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将门之后。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艺基础深厚。1947年举家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湾,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而始终不能忘情于武侠小说,大二时试作《关洛风云录》一举成名。接着休学一年,同时撰写多部小说在港台报刊连载,一时声誉鹊起。毕业后曾任《民族晚报》记者、《新生报》编辑,仍以武侠著称。1983年于《联合报》连载最后一部作品《飞羽天关》,1985年其作品被腰斩而辍笔。1989年7月中旬病逝于汕头故居。 中文名:司马翎 别名:吴思明(原名)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汕头 出生日期:1933年 逝世日期:1989年7月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台湾政治大学 代表作品:《剑神传》《剑海鹰扬》 性别:男 人物简介由于司马翎弱冠之年即以《剑神传》成名,而在台湾“超技击侠情派”诸子中,其作品最具有“综艺特色,自成一家,故被认作“综艺侠情派”代表作家。他最初署名“吴楼居士”其后改署“司马翎”,到20世纪80年代间或旅居香港,则又有一个“天心月”的笔名。以三个笔名而皆写下经典作品者,武侠小说家中唯其是也。 他的全盛期从1958年开始,以196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到1971年他改行经商结束。笔法新、旧交锗,尤善于运用推理手法铺陈故事情节。在情感描写方面,则善写男女主人公为情所困的心理变化。成功方面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对古龙、上官鼎、易容,萧逸、萧瑟等都有不小影响。 笔名来由:吴楼居士、司马翎、天心月,天心月——各取吴思明三字之半。 作品列表司马翎作品创作年表 书 名 年份 出版社 状态 主 人 公 备 注 01.关洛风云录 1958 真善美 全 石轩中、朱玲 处女作 02.剑气千幻录 1959 03.剑神传 1960 04.仙洲剑隐 1960 05.白骨令 1960 06.鹤高飞 1960 07.断肠镖 1960 春秋 全 沈雁飞、吴小琴 曾用名《修罗扇》 08.金缕衣 1961 09.八表雄风 1961 真善美 载 石轩中、朱玲 署名“吴楼居士” 10.剑胆琴魂记 1961 11.圣剑飞霜 1963 12.挂剑悬情记 1963 13.帝疆争雄记 1963 14.铁柱云旗 1963 15.纤手驭龙 1964 16.饮马黄河 1965 17.红粉干戈 1965 18.金浮图 1965 19.剑海鹰扬 1966 20.焚香论剑篇 1966 21.丹凤针 1967 22.血羽檄 1967 23.檀车侠影 1968 24.浩荡江湖 1968 25.武 道 1969 26.胭脂劫 1970 27.独行剑 1970 28.玉钩斜 1970 29.白刃红妆 1974 南琪 全 龙少腾、狄可秀 延边版易名为《刀影瑶姬》 30.情侠荡寇志 1974 31.人在江湖 1975 32.艳影侠踪 1975 33.杜剑娘 1975 34.迷雾 1979 平凡 - 李十八 港版署名“天心月” 35.剑雨情雾 1981 皇鼎 全 沈神通、陶正直 港版署名“天心月” 36.江天暮雨剑如虹 1981 37.挑战 1981 38.强人 1981 39.惊涛 1981 40.极限 1984 41.刀剑情深 1984 42.倚刀春梦 1982 43.飞羽天关 1985
浙江版为浙江文艺出版社之版本,由真善美授权,为大陆最佳版本。延边版为延边人民出版社之版本,由司马翎夫人等非法授权,删改许多。 补充说明: 1.表格中第35-38被合为《武林强人》(三册)。 2.表格中第35-38、40-41被延边版合为《大侠魂》(三册),多处有删节、修改。 3.《极限》链接为其本著,《刀剑情深》链接为《大侠魂》。 4.第29,30,31,32,楼内收录为延边版,故在备注栏保留其链接。 5.据林保淳和叶洪生两位先生说,司马翎后期另有两部连载作品未曾出版---江湖英杰集(中华日报1971.10--1972.2)/飘花零落(台湾新闻报1979.7--1982.1),皆未写完。 6.另有一部《秘境》,据皇鼎出版社广告以及作者手迹得知正在撰稿中,惜无下文。 代表作品《剑海鹰扬》《剑海鹰扬》是司马翎著作之一。小说开头写翠华城被屠,城主罗希羽被黑道魔头——七杀杖严无畏击成重伤后死去。而罗希羽的儿子罗廷玉逃脱后苦练武功,成为天下“刀君”,出山报仇。经过种种曲折奇遇艰难险阻,“一代魔王,终于伏诛”。罗廷玉 “把翠华城从一片废墟中,逐渐建造起来”,最后一举迎娶了三位美貌新娘:剑后秦霜波,才女端木芙,西域佳丽蒙娜。“迫近佳期之时,水陆两路,武林人物之多,可说是盛况空前。 在《剑海鹰扬》中,故事框架并不繁复,而故事情节却极骋千回百折之功。故事情节在不知不觉中波翻浪涌,险象环生,可谓奇中见奇,令人匪夷所思。而斗智是《剑海鹰扬》的另一特色,黑白两道的众多人物都心思缜密,口角伶俐,善揣人意,辩才犀利。小说中许多重要的场面不是依靠武功和势力,而是依靠智谋决定了最后的结局。 小说目录 第1章血洗孤城 第2章 唯我独尊 第3章 妙计巧连环 第4章 江湖儿女心 第5章 刀君剑后 第6章 卧薪尝胆 第7章 诗酒雅集 第8章 剑气扬威 第9章 慈悲为怀 第10章 超人魅力 第11章 护法之战 第12章 君在何方 第13章 仙子查奸 第14章 品花鉴古 第15章 炉边清谈 第16章 大开杀戒 第17章 岂忍卿死 第18章 且赴盛宴 第19章 大敌当前 第20章 见微知著 第21章 开棺救美 第22章 身世之谜 第23章 助敌荡寇 第24章 保证得胜 第25章 侠士风范 第26章 杀透重围 第27章 风帆竞逐 第28章 君后争胜 第29章 情有独钟 第30章 啸傲江湖 第31章 联袂畅游 第32章 玉台铜马 第33章 群雄毕集 第34章 中外武会 第35章 指挥若定 第36章 连赢三场 第37章 出奇制胜 第38章 均在算中 第39章 胜券在握 第40章 威震天下 第41章 胜不骄败不馁 第42章 能战始能言和 第43章 阴谋诡计 第44章 魅剑魔力 第45章 广闻大师 第46章 程老仙长 第47章 爱恨生死 第48章 智勇权谋 第49章 刀头舐血 第50章 不战而胜 第51章 芙蓉如面 第52章 鼎足三分 第53章 刀气如虹 第54章 江河日下 第55章 无头公案 第56章 有情佳丽 第57章 生离死别 第58章 天罗地网 第59章 必有一失 第60章 同仇敌忾 第61章 改过自新 第62章 罪在一人 第63章 虚虚实实 第64章 生生死死 第65章 言必有中 第66章 计中之计 第67章 患得患失 第68章 情重孽重 第69章 父子之间 第70章 最后决战 第71章 剑海鹰扬 第72章 翠华重光 《剑海鹰扬》导读 孔庆东/文 司马翎先生扬刀舞剑20载,挥洒出武侠作品林林总总几十部,其中哪一部堪称是其代表作,可能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人以为,《关洛风云录》、《帝疆争雄记》、《纤手驭龙》、《饮马黄河》等几部,似都可列入司马翎的一流佳作,而最能代表司马氏独特剑法者,则《剑海鹰扬》庶几矣。正如小说的名字所蕴涵的意义那样,这部作品充分展现了司马翎在武侠小说千帆竞进的浩瀚“剑海”里奋力“鹰扬”的佼佼雄姿。 《剑海鹰扬》的故事框架并不繁复,而故事情节却极骋千回百折之功。小说开头写翠华城被屠,城主罗希羽被黑道魔头——七杀杖严无畏击成重伤后死去。而罗希羽的儿子罗廷玉逃脱后苦练武功,成为天下“刀君”,出山报仇。经过种种曲折奇遇艰难险阻,“一代魔王,终于伏诛”。罗廷玉“把翠华城从一片废墟中,逐渐建造起来”,最后一举迎娶了三位美貌新娘:剑后秦霜波,才女端木芙,西域佳丽蒙娜。“迫近佳期之时,水陆两路,武林人物之多,可说是盛况空前。”(72章《翠华重光》)小说在大团圆的男性白日梦中完满结束。 如果单看此故事框架,不过是个复仇、成才加上英雄美女的俗套。但故事框架对于司马翎来说,不过是个表演功夫的舞台。正如中国的戏曲舞台上表演什么类型的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如何唱念做打,观众要欣赏的是艺术家的“手眼身法步”。司马翎对于整体的故事系统似乎并不格外煞费苦心去标新立异,他信手拈来一个故事就开始经营,仿佛一位建筑大师,拿着一张简略的草图就开始施工,他的本事和信心不显露在建筑物的外表上边,而是显露在建筑物内部的奇工异巧方面。 司马翎剑法的核心威力有二。一曰奇遇,一曰斗智。 在《剑海鹰扬》中,故事情节在不知不觉中波翻浪涌,险象环生,可谓奇中见奇,令人匪夷所思。 高密度的奇遇当然不是生活的本来样态,而是作家超人想象力的体现。司马翎喜欢险中弄险,让读者看着担心,自己写着开心。如果说一般的武侠小说仿佛走钢丝表演,而司马翎一定要走钢丝的同时还要钻火圈、顶气球、耍大刀,还要谈恋爱——书中除了罗廷玉三美齐收的艳遇外,莲姬跟文达的闪电式恋情也颇惊心动魄,而黑道魔头严无畏的心底居然也埋藏着深深的情孽。小说接近结束,严无畏与昔日的恋人姚小丹相见,知道姚小丹的儿子居然是自己的骨血,而自己却将儿子打成残废了。此时此刻,一对旧日情侣和读者一道,都不禁百感交集。司马翎好像是在不亦乐乎地玩着杂耍游戏,而游戏中却难以遮掩地流淌出了人生的真情。所以,司马翎的奇遇,是不可以“卖弄技巧”简单视之的。 奇遇之外,斗智也是司马翎不可或缺的绝技。司马翎的斗智不是《三国演义》式的各自心怀叵测暗藏机谋,而是喜欢一板一眼讲到桌面上的逻辑推理。本人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讲道:“司马翎的小说除了在结构和情节上的推理设计之外,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笔下的人物也多有‘推理癖’。喜欢辩论、喜欢考核、喜欢斗智,这是司马翎小说人物的‘集体无意识’。在武打中、在对话中,都随时可以看见人物在运用逻辑武器进攻与自卫。当然,这种场面过多时,容易带来‘饶舌’的弊端,不分人物出身和性格,人人话带圈套、语带机锋,这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不过,从总体上看,司马翎还是成功地建立起弥漫到作品字里行间的推理魅力。这对随后的古龙等作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剑海鹰扬》中,则把这种斗智斗口推到了极致,黑白两道的众多人物都心思缜密,口角伶俐,善揣人意,辩才犀利。 小说中许多重要的场面不是依靠武功和势力,而是依靠智谋决定了最后的结局。用小说中宗旋的话说:“须知智慧之为物,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那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而整部《剑海鹰扬》中堪称智慧化身的,当数天下第一才女端木芙。她一个不会丝毫武功的美貌娇娃,仅凭着自己的超人神算,就足可与罗廷玉、秦霜波、严无畏任何一方甚至他们的联合分庭抗礼。(48章《智勇权谋》)端木芙这个形象的光彩大大超过了第一主人公罗廷玉,与其说罗廷玉爱上了端木芙,不如说罗廷玉不得不跟端木芙联合,端木芙的力量迫使已经对罗廷玉芳心暗许的秦霜波主动接受了端木芙跟自己一起嫁给罗廷玉。 当然,如果从女性主义的视点来看,这是地地道道的无能男人的痴心梦想,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其实是智慧战胜了力量,甚至是女性战胜了男性。我们不能要求20世纪的武侠小说里男女完全“平等”或者是女性“压倒”男性,正如我们不能要求《西厢记》里的崔莺莺跳墙去找张生,不能要求《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个梁山英雄里一百零五个是女的,只有三个是男的。考察文学作品的观念是否进步,必须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剑海鹰扬》里的端木芙,完全“压倒”了罗廷玉,比矮了秦霜波。在端木芙的智慧的光辉映照下,“刀君”“剑后”都黯然失色。司马翎在此唱响了他“斗智武侠”的最强音,因此本人才推《剑海鹰扬》为司马翎武侠小说的代表作,而端木芙可作司马翎武侠群像的“代言人”。 本人认为,把斗智提升到与武功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更高一筹,是司马翎对“武学”的最大贡献。司马翎通过层出不穷的奇遇和美不胜收的斗智,展现了人性的精妙深微,讴歌了人类的无穷智慧,为中国的武侠小说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一大宗派。在今天21世纪内地新武侠崛起之际,司马氏剑法是值得新一代作家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人物评价小说兼有“北派五大家”之长处而以还珠楼主之奇幻玄妙心法为依归。一九五八年出版处女作〖关洛风云录〗及〖剑神传〗、〖八表雄风〗三部曲,文笔清新跳脱,间有现代意味;刻画江湖人物各尽其致,尤其善于运用推理手法铺陈故事情节。卒以一书成名,时年不过二十五岁而已。 比较起来,司马翎的三十多部作品水准都很平均(可能是全部港台名家中唯一者)。 不论是前期的〖关洛风云录〗、〖剑气千幻录〗、〖剑胆琴魂记〗、〖帝疆争雄记〗、〖圣剑飞霜〗、〖纤手驭龙〗等长篇,及〖鹤高飞〗、〖金缕衣〗、〖断肠镖〗、〖白骨令〗等中篇,或是后期的〖饮马黄河〗、〖剑海鹰扬〗、〖红粉干戈〗、〖焚香论剑篇〗及〖丹凤针〗、〖武道〗、〖胭脂劫〗等书,部部可观,不落俗套,各具创意,殊少雷同;即或偶有失坠,亦瑕不掩瑜。(按:司马翎创作全盛期起自一九五八年,止与一九七一年,中以一九六五年为前、后期之分界。唯晚期以“天心月”笔名所撰 〖强人〗诸书,则每况愈下矣)。 概况而言,司马翎博学多才,擅长写情写欲,斗智斗力。特别是描写男女在情欲焚身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奇正互变,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而其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殆已近乎“道”---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而犹有过之。同辈名家受其影响、启迪者颇多,如古龙、上官、易容、萧逸等皆是,可概其余。可惜他的《浩荡江湖》及辍笔多年复出后所撰最后一部作品《飞羽天关》二书,均因故未能续完,诚属憾事。 专业书评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家中,我唯一“迷”过的只有司马翎,他算得上是个天才型作家。记得当年为了先睹为快,我几乎每天都待在真善美出版社门口,等着看司马翎的新书。后来一集追一集地等烦了,一时技痒才学着写武侠小说。 ——古 龙 我最欣赏的武侠作家唯有金庸与司马翎,尤其是司马翎,我觉得他是目前台湾武侠界的第一把交椅,他的作品非常有内涵,而且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非常真诚、毫无虚假,卓见哲理、俯拾即是……创造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我在武学方面所重视的精神与气势,是受了司马翎的影响。 ——黄 易 我生平最开心的享受就是捧一本好看的武侠小说来欣赏一番。现今我坐飞机长途旅行,无可奈何,手提包中仍常带白羽、还珠、古龙、司马翎的武侠旧作。 ——金 庸 吴先生(司马翎)的文字清新流畅,略带新文艺之风,一反过去讲故事的老套。武侠小说之中所谓“新派”,吴先生有首先创造之功;誉之为“新派领袖”,实当之无愧。 ——台湾真善美出版社创办人(始于1950年) 宋今人 (司马翎)并不是在梁羽生、金庸的早期作品影响下从事创作,而是在旧派武侠小说的熏陶下走入这一领域的。换言之,他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作家之一,完全是自己探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描绘,不但为旧派武侠小说所无,而且也是在梁羽生和金庸的早期作品中所未见的。 ——复旦大学杰出教授、中国文学史专家、武侠小说研究学者 章培恒 把斗智提升到与武功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更高一筹,是司马翎对“武学”的最大贡献。司马翎通过层出不穷的奇遇和美不胜收的斗智,展现了人性的精妙深微,讴歌了人类的无穷智慧,为中国的武侠小说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一大宗派。在今天21世纪大陆新武侠崛起之际,本人郑重指出:司马氏剑法是值得新一代作家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著名学者、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孔庆东 可以用很多词语概括司马翎小说创作的特点,例如新派、现代化、智慧风貌、学识渊博等等。但司马翎最根本的特点,应该是对人性的深切了解和热衷呈现。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武侠研究学者 陈 墨 司马翎小说的男主角通常都品貌端正,有很强的道德感,但同时又不是笨人,是在很多次的道德淬炼之中,使得自己在原本具有的正义感的基础上,更显出侠义精神来。他们与敌较量时都靠气势取胜,这种气势来源于浩然之气、正大刚直之气,所谓“至大至刚,集义所生,沛然莫之能御”。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台湾“中华武侠文学学会”创会会长 龚鹏程 “智慧型”的女侠,是司马翎最钟爱、最乐于刻画的,因此出现的频率也最高。同时,司马翎所赋予女性的“自主性”,实际上无异暗示了“女权”的未来的合理发展。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台湾“中华武侠文学学会”会长 林保淳 司马翎以修习密宗的经验及融合道家“太上感应”之说再创造出了“心灵修练”、“气机感应”、“以意克敌”及“执简驭繁”等等精神力量,对手正在“思考”施展何种招式,都能先一步出手封住其意图,并蹈瑕抵隙,攻其必救。这种写法在《剑海鹰扬》中更蔚为大观。 ——台湾大学校长 李嗣涔 客观分析司马翎作品,约略有五大奇处与众不同: 一、他是台湾最早的“新派武侠”先驱者之一,兼有“旧派武侠”之长。 二、他的小说最具“综艺”特色,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杂学,靡不毕具,且兼容并包。 三、他的小说最擅长结合玄学与武学原理,多发人所未发,独具创见。 四、他的小说人物最讲究身份、气度、门派、来历,而层次井然,合情合理。 五、他的小说故事最注重推理,而写“攻心为上”的正邪斗智,更有波谲云诡之妙。 ——叶洪生 如果论博学,司马翎和金庸是不相上下的,而且司马翎的文笔也是一流的。他的斗智和气势开创了一条新路、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武侠领域,后来的古龙和黄易都是在“气势”和“斗智”上做文章。他当之无愧是一代宗师。只有对武侠真正感兴趣的人,对武侠真正有见识的人,才可能真正明白司马翎的价值所在。他可以作为武侠写作者学习时必学的典范。 ——《昆仑》《沧海》作者、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 凤 歌 人物议论台湾有个司马翎,也在武侠小说里加了“玄幻”成份,而且写侠写情都远胜黄易。不过他的“玄幻”比较土,限于风水之类。 俺刚到美国时,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司马翎的《飞羽天关》。一读之下,惊为天人。以后见到印有他名头的书,一定要搞来翻翻,但每次都感到与《飞羽天关》的作者不是同一人。次数多了,俺都开始怀疑,是不是那些庸俗不堪的东西倒是真的司马翎写的,反是《飞羽天关》背后另有高人捉刀? 台湾的出版社,最下流的就是这一条。读者常常是冲着作者去的,他们就专出冒牌作者的书。 《飞羽天关》写能掐会算的李仙子与流里流气的小关的感情经历。小关本是个韦小宝式的小混混,但是每当事关李仙子的声誉、健康或性命,他的英雄气概就上来了。本来这也正常,共产党员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正常男人在女人的香风迷浪里拍马屁成长,应该如此。但是中国的男作家有几个会这么写? 所以后来读到《鹿鼎记》,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金庸偷师司马翎? 评论文章蒙尘的明珠──司马翎的武侠小说 作者:林保淳 武侠小说是台湾通俗文学的主流,几十年来,以其精采迭见、丰富曲折的情节,委婉细腻、深刻入微的人性刻划,风靡过无虑百万计的读者。据估计,在此期间,至少有四百位的作家投入武侠创作的行列,而创造了逾四千部以上的作品,可谓名家辈出,各领风骚。 纵观台湾武侠小说的发展,凡经四变,早期的先驱作家,衍传著民国初年诸大家的余烈,如郎红浣(1952年的《古瑟哀弦》)之取法王度庐,以「英雄儿女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成铁吾(1956年的《吕四娘别传》)之与蹄风同步,杂揉民间传奇与历史题材;卧龙生(1957年的《风尘侠隐》)以宏伟的结构、精巧的布局崛起;司马翎(1958年的《关洛风云录》)以缜密的思致、严谨的推理见长;诸葛青云(1958年的《墨剑双英》)以斯文的雅致、缠绵的情致取胜,鼎足而三;其他如伴霞楼主(1958年的《凤舞鸾翔》)之精警生动、古龙(1960年的《苍穹神剑》)之初试啼声、上官鼎(1959年的《芦野侠踪》)之新颖出奇、萧逸(1960年的《铁雁霜翎》)之新艺侠情、东方玉(1961年的《纵鹤擒龙》)之变化莫测、柳残阳(1961年的《玉面修罗》)之铁血江湖,亦皆缤纷可观,于传衍民初诸家外,复能渐开新局,属发展时期。1961年以后,上述诸家,锐意兴革,迭有佳作,陆鱼于1961年作《少年行》、司马翎于1962年作《圣剑飞霜》、古龙于1964年作《浣花洗剑录》,开启了「新派」武侠小说的纪元,并且为后来为期十年以上的「古龙世纪」铺奠了深厚的根基,是为鼎盛时期。1977年以后,虽有温瑞安之《四大名捕会京师》广获瞩目,古龙亦仍不时有新作诞生,然多数作家皆渐告引退,武侠小说 渐步入衰微;1978年,金庸小说解禁,以「旧作变新说」,造成至今仍影响深远的「金庸旋风」,更使名家却步;1980年,李凉以《奇神杨小邪》始作俑,引领出一批批 标榜著「香艳刺激」的「伪武侠」充斥坊间,武侠小说几乎到达不堪闻问的地步,是为衰微期。 在此「四变」的武侠小说发展期间,号称「台湾武侠小说四大家」的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古龙的成就最为可观,其中司马翎(1933~1989)的地位更属重要,因为他的创作时期跨越两期,风格三变,颇足以视为一个纵观武侠小说发展历史的缩影。 司马翎本名吴思明,广东汕头人,1956年自香港负笈来台,就读于政治大学政治系,于大二时(1958)以《关洛风云录》一举成名,截至1985年《联合报》连载未完的《飞羽天关》止,廿多年来,完成了三十多部的作品,其间三易笔名:1960年以前,以「吴楼居士」为名,发表了《关洛风云录》、《剑神传》、《仙洲剑影》、《八表雄风》等作;1961年,改用「司马翎」名义,发表了《圣剑飞霜》、《挂剑悬情记》、《纤手御龙》、《帝疆争雄记》、《剑海鹰扬》、《人在江湖》等大多数成名作;1970年,因故一度辍笔,偶有所作,则以「天心月」为名,在香港报刊登载了《强人》、《极限》诸小品;1980年后,拾笔欲重回江湖,复因病魔缠身,无法专力投入,仅有《飞羽天关》(未完)、《飘花零落》两种。从他的创作历程而论,以司马翎为名的一段时日,是成果最辉煌、收获最丰硕的黄金时期。早期名家,如卧龙生、古龙皆对他赞不绝口,宋今人称许其为「新派领袖」、张系国赞誉之为「作家中的作家」,叶洪生则认为其生前名气虽逊于二龙(卧龙生及古龙),「实则却居于『承先启后』的枢纽地位,影响甚大」,在老一辈读者群中,司马翎往往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以他部部扎实、精采不凡的作品质量而言,理应能让他的名声永持不坠才对;然而,除了老读者之外,他受重视的程度,却远远逊于闻名遐迩的金庸、古龙、梁羽生诸「大师」,除了叶洪生先生对他「情有独锺」之外,几乎没有人愿意为他推介;从受欢迎、流传的层面而言,似乎亦不及卧龙生、诸葛青云、东方玉、柳残阳等拥有广大的新旧读者,在武侠小说出租店中,他总是委委屈屈地蜷伏在偏僻的角落。窥其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是司马翎过早中辍写作生涯,1971年以后,他归返香港经商,在此时期,由于武侠小说出版界的混乱情势(主要是著作权法问题),「司马翎」之名,几乎成为一切冒名伪作的代名词,非但如《艳影侠踪》、《神 剑侣》等猥滥诸作,假其名以问世,就是金庸的作品,在出版商运作之下,也大量以「司马翎」的招牌,伪版印出,如《一剑光寒四十州》、《独孤九剑》(即笑傲江湖)、《神武门》、《小白龙》(即《鹿鼎记》)等,造成了读者「司马翎就是金庸」的错误印象,在金庸挟媒体的雄厚力量席卷了台湾武侠小说界之后,司马翎的光芒,被掩盖殆尽,虽然晚期欲有所作为,已是时不我予了。其次,司马翎成名期间,台湾学术界仍然视武侠小说为旁门小道,所有的武侠作品,包括金庸在内,都不能登大雅之堂,自然没有任何人愿为他张目、推介了;而1980年以后,由于金庸旋风的影响,尽管相关的武侠论述,得以大量正式披露,却在「商品化」的传销策略主导下,集矢于金庸一人,论者几乎「无暇」顾及其他的作家,司马翎还是无法引人注意。1985年以后,大陆兴起一股「武侠小说热」,学界亦顺风驶船,展开以武侠小说为主的通俗小说研究工作。大陆的研究、论述,层面较广,眼界较杂,在芸芸武侠作家中,司马翎倒算是一颗较引人瞩目的新星,陈墨《新武侠二十家》,即以他为「台湾小说四大家」之一。但是,由于大陆出版界鱼目混珠、张冠李戴的情形,较诸台湾更形混乱,司马翎的作品中,夹杂著许多伪作,大陆学者眼目迷蒙,有如「盲侠」,「听音辨位」之能既少,自然只是迎风乱舞、向壁虚说了。以陈墨为例,在《司马翎作品论》中所分析的三部作品,《河岳点将录》、《黑白旗》分别为易容、红豆公主所作,唯一的司马翎作品《金浮图》,也是他较「媚俗」的一部,这却导致他评论司马翎为「二流作家」的定位。 事实上,以他的小说艺术造诣而言,在金庸的流丽高华、古龙的诡奇悬疑、梁羽生的典雅平正之外,他能以朴实厚重的风格,独树一帜,在武侠作家中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平心而论,司马翎的际遇与他的武侠作品成就,是有一段相当大的落差的,他宛如一颗蒙尘的明珠,未琢磨的璞玉,亟待有识者的发掘,重新为他作定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