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思光学术论著新编(九):康德知识论要义新编 |
释义 | 康德哲学由于意义深远,二百年来,一直是西方的显学。自西学东渐,国人对康德哲学钻研者,亦不乏名家。其中王国维或属最早,其后的张东荪,每语及康德,亦见不凡功力。再而有张颐、郑昕等成为国人习知的康德学者。而当代新儒学如唐君毅、牟宗三等前贤,对康德亦研究有素。然而,就对康德文本的深入疏解,和重点理论的全盘阐释而言,劳思光先生《康德知识论要义》一书,直至今日,还是无法取代的。 书名:思光学术论著新编(九):康德知识论要义新编 作者:劳思光 ISBN:10位[9622019633]13位[9789622019638] 定价:¥113.00元 出版时间:2001-12-1 内容提要对劳先生来说,康德知识论,并不只有孤立的意义,而与一些更普遍的哲学问题和更广面的文化关怀相通。康德对人类认知的分析,补足了中国文化传统最缺乏的一面,因而是国人最应首先吸取的;但康德于严格划出知识限界之余,却不囿于认知的格局,而能借着主体问题的揭示,一方面对人类心灵的理性幻相予以解释,另一方面又对人类作为道德主体所应享有的最高自由予以安顿。读者研读本书,如能循此角度察看,则其于劳先生整体著作中的理论地位,当更能显出。本书架构清晰,讲解分明,论证严密,关心哲学与文化者,特别对康德哲学研究有兴趣者,不可不读。本书于一九五七年初版,现依今日国际征引规格重编。 作者简介劳思光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学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人、台湾清华大学、师范大学及国立政治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华梵大学讲座教授、东吴大学客座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2000-2001年度访问教授。著作包括《中国哲学史》三卷四册、《度德知识论要义》、《历史之惩罚》、《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之路向》、《思光少作集》七卷、《解咒与立法》、《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思辩录》、《思光诗选》等约三十余种。 目录《思光学术论著新编》总序 《思光学术论著新编》编校凡例 《康德知识论要义新编》自序 初版序言(牟宗三) 图片 第一章绪言 一、基源问题的意义 二、基源问题的决定 三、康德知识论脉络的概观 第二章批判前期重要著作中的哲学思想 一、 二、 附论:及 三、 四、 五、 六、 附论:<论空间区界辨别的理性基础) 第三章 《纯粹理性之批判》要义 一、总说 附:基本用语解释 二、感性与时空 (一)空间论证及解释 (二)时间论证及解释 三、理解与范畴 (一)论理解 (二)范畴之决定 (三)范畴问题之探究 四、感性理解之统一活动 (一)超验推述 (二)图型论 (三)纯粹理解之原则 (1)直觉的公理 (2)知觉的先见 (3)经验的比论 (4)经验思想之设准 附论:有关原则体系之总按语 (四)知识限界之决定 五、理性与观念 (一)本体、观念、理性 (二)论理性 (1)逻辑的推理功用 (2)理性之实际功用 (3)统摄或系统化功用 (三)超验观念及其系统 (四)三种形上学之批评 (1)心灵论之批评 (2)宇宙论之批评 (a)关于宇宙论观念一般 (b)四组背反之正反论题及证明 …… 第四章 结语 附录 编者跋 中外辞录及人名对照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