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
释义

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又名斯卡拉歌剧院交响乐团,斯卡拉爱乐乐团)隶属于米兰斯卡拉剧院。斯卡拉剧院始建于1778年,200多年来首演了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的众多作品。斯卡拉歌剧院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佳的歌剧院之一。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驻院乐团;倾注了阿巴多、穆蒂、洛林·马泽尔、伯恩斯坦、捷杰耶夫、祖宾·梅塔和小泽征尔等诸多指挥大师心血的“音乐梦之队”。

概述

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驻院乐团;倾注了阿巴多、穆蒂、洛林·马泽尔、伯恩斯坦、捷杰耶夫、祖宾·梅塔和小泽征尔等诸多指挥大师心血的“音乐梦之队”。很多世界知名指挥都曾经为乐团的演出执棒,如莱昂纳尔·伯恩斯坦、朱塞佩·西诺波利、瓦列里·杰捷耶夫、郑明勋、祖宾·梅塔、小泽征尔、里卡尔多·夏伊等。很多独奏家也与乐团有过合作,如毛拉奇奥·波里尼、安妮-索菲·穆特、罗斯特罗波维奇、马友友、吉尔·沙汉姆等。很多世界一流的歌唱家也都为乐团的演出增光添彩。

乐团简史

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又名斯卡拉歌剧院交响乐团,斯卡拉爱乐乐团)隶属于米兰斯卡拉剧院。斯卡拉剧院始建于1778年,200多年来首演了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的众多作品。斯卡拉歌剧院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佳的歌剧院之一。 位于米兰市中心,与米兰大教堂相距约200 米。该歌剧院建于1778年,它的前身是大公爵剧院,是当时米兰最大的剧院,但不幸于1776 年在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同年开始重新兴建,花了1年零9 个月建成后,经过试验,音响效果出奇的好,其建筑设计师朱塞佩·皮耶尔马里尼也因此而得到极高的评价。这座新古典风格的歌剧院,由于建在拆除了的斯卡拉圣母玛丽亚教堂的房基上,故被命名为斯卡拉歌剧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遭到轰炸,整个演出大厅片瓦无存。战后,意大利政府拨出巨资,以当时最高的标准重建,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剧院之一。200 多年来,斯卡拉歌剧院为世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年四季都要演出第一流的节目,包括歌剧、芭蕾舞、音乐会等等。许多意大利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家都与这座歌剧院的名字相关联,因此它被西方许多音乐家和歌舞演员视为歌剧圣地,以能在此献艺为荣,故斯卡拉歌剧院有“歌剧之麦加”的称号。

1982年1月25日,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迎来历史上的首次演出,指挥是乐团的创建者克劳迪奥·阿巴多。在乐团的第一个演出季中,乐团还与乔治·普莱特、洛林·马泽尔、沃尔夫冈·萨瓦利什、卡洛·玛利亚·朱里尼等多位指挥大师有过合作。

1987年至2005年,里卡尔多·穆蒂担任乐团的首席指挥,并对乐团获得的国际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里卡尔多·穆蒂曾经带领乐团在维也纳艺术节、萨尔茨堡艺术节、鲁塞恩艺术节演出,穿梭于整个欧洲和亚洲。

2006年起,乐团开始与多位世界知名指挥开展新的合作。丹尼尔·加蒂指挥乐团在伊斯坦布尔、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进行巡演;郑明勋带领乐团在华沙、莫斯科和柏林巡演;里卡尔多·夏伊执棒带领乐团在英国、爱尔兰、美国和加拿大演出;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乐团在瑞士卢加诺演出。

演出作品

进入20世纪以后,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继续扩大着它的声望,除了演出普契尼、弗朗切蒂、列昂卡瓦洛和乔尔达诺等人的标准歌剧作品外,还首次在意大利制作了许多外国歌剧,1900年上演了柴科夫斯基的《叶夫根尼·奥涅金》,在1906年、1908年和1911年分别上演了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厄勒克特拉》和《玫瑰骑土》,在1908年上演了德彪西的《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在1909年上演了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在1934年上演了法亚的《短暂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出了一些重要作品,在1955年第一次以舞台形式演出了米约的《大卫》,1957年首演了普朗克的《修土》和皮采蒂的《教堂里的谋杀》,1962年首次以舞台形式演出了法亚的康塔塔《亚特兰蒂达》。与此同时期也有许多作品在斯卡拉举行了意大利范围内的首演,如1947年演出了布里顿的《彼得·格兰姆斯》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三个桔子的爱情》,1956年演出了沃尔顿的《特洛伊鲁斯与克莱西达》,1958年演出了推纳切克的《狡猾的小狐狸》。1920年,托斯卡尼尼被任命为艺术指导,并在随后出现的“伟大的托斯卡尼尼时期”里以有目共睹的精采演出而为乐团建立起新的威望。重新组建了百人的管弦乐团和120人的合唱团,使其长时间处于最佳的合作状态。在舞台和剧场重建时,率领庞大的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在意大利巡回演出,并远征美国和加拿大。托斯卡尼尼时代以斯卡拉在1929年对维也纳和柏林的访问而达到了艺术水准的最高点。最终的挂冠而去是各种原因促成的,其中也不乏政治因素。

1943年,斯卡拉剧院的建筑在空袭轰炸中严重受损,战后,它成为米兰最早得以重建的建筑物之一。重建的工作完全按照原有的设计进行,1948年5月11日,剧院重新开放,揭幕仪式是托斯卡尼尼指挥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演出的一场音乐会,曲目中有罗西尼、威尔第、博依托和普契尼等意大利代表性作曲家的作品。

1955年,在斯卡拉剧院的建筑旁边建起了一座斯卡拉小剧院,这是一个专门以演出早期歌剧和小规模的当代作品为主的剧院,开业当天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出了西玛罗萨的《秘密婚姻》。

纠纷

由于1990年开始接手斯卡拉歌剧院的总经理丰塔纳 (Carlo Fontana)与音乐总监里卡多·穆蒂出现分歧,于2005年2月被管理层解雇。此举引起剧院员工强烈反对,员工发动罢工行动,剧院陷入分裂。剧院管理层发表声明,指出现时“急切需要团结剧院的管理层”。2005年3月16日,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及其他工作人员推行投票,大比数通过针对穆蒂的不信任动议,并要求罢免新上任的总经理梅里 (Mauro Meli)。一场由穆蒂指挥的音乐会于演出前几天被逼宣布取消。意大利的文化部长乌尔巴尼 (Giuliano Urbani)支持穆蒂,并促请管理层迅速采取行动,确保一切运作畅顺及维护歌剧院的声望。2005年4月2日,穆蒂宣布辞职,并表示剧院工作员对他充满“敌意”。

乐团成员

1.指挥:郑明勋

郑明勋以钢琴演奏开始音乐生涯,在7岁时与首尔爱乐乐团合作进行了首演。在1984—1990年担任沙尔布鲁克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1987—1992年担任佛罗伦萨市立剧院的首席客座指挥,1989—1994年任巴黎巴士底歌剧院的音乐总监。2000年担任法国广播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

郑明勋录制的唱片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包括与巴士底歌剧院管弦乐团合作录制的奥利维埃·梅西昂的《图伦加利拉交响曲》和《冥间闪电》、威尔第的《奥赛罗》、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麦克白夫人》等;与罗马国立圣西西里亚学院管弦乐团合作录制的宗教音乐。

郑明勋对现代人性和生态问题深有感触,现为韩国荣誉文化大使。2008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第一指挥,并被称为“亲善大使”。

卡多.穆蒂

2.音乐总监:里卡尔多穆蒂

2000年是里卡尔多·穆蒂首次在斯卡拉歌剧院登台演出,自1986年任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以来,穆蒂探索了歌剧风格的多样性。

穆蒂大师把自己与斯卡拉爱乐乐团的关系融为一体,使乐团的艺术质量提升到世界公认的杰出的国际水准,给人们留下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声音和音乐个性的印象。于1988年荣获维奥蒂金奖,1997年为尼诺·罗塔的作品录制唱片获得唱片金奖,完成了在斯卡拉歌剧院录制的贝多芬全部交响曲。与乐团拓宽了唱片的曲目,如:普契尼、卡塔拉尼、蓬基耶利、马尔图奇、卡塞拉和罗塔的管弦乐作品。

1996年穆蒂率领这支米兰的管弦乐团首次访问维也纳,在维也纳音乐者联合协会音乐厅(金色大厅)参加维也纳音乐节的闭幕式演出。1999年穆蒂再度率斯卡拉爱乐乐团重访维也纳,并首次参加萨尔兹堡音乐节的演出。

来华演出

1.北京演出

2008年9月13日,来自意大利的斯卡拉爱乐乐团为中国国家大剧院首届秋季音乐会揭幕。这也是该乐团首次访问中国。斯卡拉爱乐乐团其前身是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驻院交响乐团,有着230多年的悠久历史,号称欧洲的“古董乐团”。音乐会以著名的《威廉·退尔》序曲拉开了序幕,上半场三首曲目分别是意大利歌剧界三巨头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的三部经典歌剧传世作品。下半场,乐团则以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压阵,显示出乐团对交响乐的出色驾驭能力。在本次音乐会上,亚裔著名指挥郑明勋挥洒自如的指挥让在场的所有观众为之倾倒。

2.上海演出

2008年9月12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亚裔指挥家郑明勋指挥斯卡拉爱乐乐团为上海市民举行了庆典音乐会。演出的曲目上半场是四首意大利歌剧序曲、间奏曲,可以视之为这支歌剧院乐团最拿手的保留作品;下半场是柴科夫斯基的《f小调第四交响曲》。音乐会以罗西尼的歌剧序曲《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开场,更为激昂的《威廉·退尔序曲》被放到了第二首。乐团对《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精致的演绎,其展现出的非凡魅力,便已经让在场听众迅速进入了欣喜的状态,并在曲目结束后给予了乐队非常热情的反馈。在这首充满着罗西尼所特有的力度渐强风格的作品中,斯卡拉爱乐所流露出的顺畅自如是那样恰到好处、细致入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且回味至今的是乐团的木管声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与大管这四者之间的巧妙对答,既有明快润泽的音色,又有生动鲜活的表现力,乐师彼此之间的默契更通过毫无瑕疵、衔接缜密的呼应、配合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示。乐团一直保持着大编制的弦乐声部。弦乐素质是颇具水准,音色柔润细腻。《威廉·退尔序曲》充分展现出乐团良好的平衡感,铜管声部也表现不俗,整个曲目真辉煌热烈又没有让音乐流于媚俗的喧嚣,尾声高潮处轻而易举便表达出了席卷一切的气势和荡气回肠的昂扬斗志,让听众不得不叹服于这种热烈而开阔的气息。《曼侬·莱斯科间奏曲》同样演得催人泪下,焕发出不俗的光彩——厚重的弦乐带动起强烈的情感起伏,瑰丽、典雅而又动人心魄。整个音乐会赢得了一次又一次欢呼和掌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