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门塘 |
释义 | 水门塘 - 简介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霍邱县水门塘公园,位于霍邱县城北开发区,是一座中型水库。史料记载,水门塘是我国较早的一项水利工程,系楚令尹孙叔敖于公元前622年修建,古称大业陂,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初始蓄水面积万余亩,堤长10余公里,四周筑堤,塘内蓄水,塘内有46个防浪岛屿,被称为皖西“千岛湖”。塘内荻草林木和各种绿色植物自然绿化,林木巍巍,芳草萋萋;岛上数万只白鹭等侯鸟落户栖息,演绎着“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境;清清塘水内,游弋着青鱼、大虾等多种水珍,观之赏心 悦目,钓之休身养性,食之美味爽口;塘内路岛相连,岛上树木葱茏,白鹭争飞;水面烟波浩淼,鱼翔浅底,形成十里长堤十里树,千亩水面万顷波的美景。 1985年以来,先后投资三千多万元,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开发,修筑了一批亭、桥、水榭、翠竹岛宾馆、龙宫等建筑,在业陂岛上兴建了三层纪念塔“业陂阁”和孙叔敖全身塑像。如今的水门塘,面貌变了,公园新了,景观靓了,钓鱼岛幽静散逸,动物岛千姿百态,儿童乐园巧夺天工,古塘好似天堂景,古塘宛若少女情,令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水门塘 - 文化名人水门塘,古名大业陂,与寿县安丰塘同为公元前600多年春秋时代楚国令尹孙叔敖督建,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据说,水门塘的修建早于安丰塘,所以,又被誉为“天下第一古塘”。 孙叔敖身为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在霍邱大兴水利呢?因为孙叔敖从小在霍邱长大,孙叔敖埋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他埋蛇的遗迹仍留在城里,因为是故土,所以对这里的山形水势、地理环境,十分熟悉。霍邱县城是建在一条岗岭上,而县城北边却有一大片洼地,“蛤蟆挤股尿,庄稼水中泡”,十种九不收,成了一片沼泽地,而周围的岗地又缺水灌溉,影响收成。所以,当时流传着“三年旱,三年淹,三年蝗虫飞满天”的民谣。孙叔敖他当了楚国的令尹后,就下决心率领百姓修建了水门塘,雨水多的时候,把水引到大塘里蓄起来,可以减少淹涝面积;天旱的时候,放水灌溉,使周围10多万农田旱涝保收。 水门塘初建时,面积12000亩,周围数十里田地皆赖此灌溉。在“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的丘陵地区,水门塘在历史上对农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可以想见的。“嗣因历年久远,塘身日渐淤塞,蓄水无多,遇旱即涸,附近豪强,逞强侵占,夏则栽秧,冬则种麦,几欲尽先贤之遗泽”。清雍正、乾隆年间,频讼于县。乾隆十六年,知县丁恕勘明占塘户130余家,计种2800亩,每亩追稻六石充公;乾隆十八年,知县张海又追稻1560余石,变价银980两。作为修理塘埂之费用,并将为首占种的郭铨等四人收监惩治,以警冥顽。为了永杜豪强觊觎之心,张海又委托卓有才识、办事周详的巡检张纲赴塘勘定四处界址,测得塘的面积8500亩,塘身周围绵亘58里8分,并于塘田交界处每里高筑一界堆,土堆以内为塘,土堆以外为田。塘内未收的大小麦勒令尽数拔除,士民尽皆悦服,并立碑永禁占塘开垦。张县令在其亲自撰写的《清理水门塘碑记》中感慨地写道:“夫兴利除弊,长民者之责也,苟有利之当兴,弊之当除,即不必沿袭前人陈迹,皆可自我创始。况前人已有开其先者,数千年资其利赖耳,乃任豪强窃据不能踵行而保护之,使前人之遗泽几几湮没于今日,长民之谓何?”张县令还真有点开拓精神,他责成塘长每年农隙之中,率领居民开挖搪心淤土,高培界堆,“使之屹然在望,不可磨灭,庶几塘日深,界日固,而先贤之遗泽所以备潴蓄,资灌溉者将永久而不坏也。”但是,在小农经济的社会里,禁止占种水门塘的“在官之文案虽炳存,而顽民觊觎之心未息”,到解放前夕,水门塘已大部分被豪强侵占,剩余部分沦为荒塘。 水门塘 - 景点传说传说水门塘里有一条金牛,只有在午夜里手摇灵芝才能把它唤上岸来。有一个农民踏遍99座高山,终于采到了灵芝草,半夜时分,他站在三里桥上,手摇灵芝,高喊三声“哦啷,哦啷,哦啷!”只见金牛踏波逐浪而来,走至近前,张开血口,农人一见,吓昏桥下。从此两地民没人能牵住金牛。有了党的富民政策的灵芝草,水门塘这条金牛终于被80年代有胆有识的农民给牵住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水门塘又变成一座风光宜人的水门公园,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胜地。古塘焕发青春,每当春和景明之时,你站在业陂阁上纵目四望,孙叔敖高大的塑像临风而立,辽阔的水面,气象万千,远处烟波浩渺,乳雾迷蒙,近处波光粼粼,闪动着万点金光。在防浪台上建起来的翠竹岛、水晶宫、儿童乐园、生态园,各具特色,塘埂四周栽种的数千株梨树,葱茏繁茂,梨花怒放时节,粉嘟嘟压枝盖顶,好像又筑起了一围雪的长堤,醉人的馨香飘溢数里。放眼塘外,田畴相连,阡陌纵横,麦苗碧绿,油菜花灿如云霞,东湖、西湖遥遥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遐思无限。 水门塘 - 水利作用3月30日,霍邱县水门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成水下部分施工任务。至此,该水库将可正常蓄水确保库区农业春耕生产。 水门塘水库属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融农业灌溉、旅游观光、水产养殖于一体,有效灌溉面积3.9万亩。由于长年失修,经水利部水库安全鉴定核查,认定大坝为三类坝,2008年省发改委批复了水门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主要实施大坝加固、建筑物拆除重建、大坝护坡、堤顶道路、管理设施等工程建设,总投资2826万元。 该工程自2009年10月1日开工以来,各参建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水库早日发挥综合效益,抢晴天、战阴天,节假加班,协同会战,提前完成了水下部分施工任务,为库区春耕生产提供了用水保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