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指导意见及培训大纲 |
释义 | 发布信息法规名称: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指导意见及培训大纲 法规类别:规范性文件 制定机关:水利部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修改日期: 法规文号:水人教[2005]377号 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指导意见及培训大纲 一、概述为加强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规范水利专业理论培训工作,根据《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工作提供指导。各地可结合实际,依据《大纲》,灵活安排培训课程,开展培训。 1.1培训目标 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水利行业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改善水利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专业能力,使水利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更新专业能力建设内容,拓宽专业能力建设渠道。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地(市)、县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领导干部和省、地(市)、县三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专业理论培训工作。 1.2 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构建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是开展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据水利行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结合相关水利学科(专业)内容,水利领导干部水利专业理论的知识体系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水资源管理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重点,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本内容,同时注重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适当涵盖水利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水利领导干部专业理论的知识体系分为:水利综合知识、水利专业知识和水利法律法规知识三个部分。 (1).水利综合知识:为水利领导干部需要了解、掌握的综合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央的治水方针、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思路及其实践、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水权与水市场理论、国内外水利发展概况及先进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经验、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水利建设主要成就、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水利系统组织结构与基本职责、所在地区及流域水资源分布情况等内容。 (2).水利专业知识:为水利领导干部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水行政管理、水利规划计划、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村水利、水旱灾害及其防治、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利征地与移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农村水电、水利科技管理、水利经济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3).水利法律法规:为水利领导干部在水事活动中应掌握的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包括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水利产业政策等法律、政策规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全面学习掌握相应的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分管水利工作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则以学习掌握水利综合知识和水利法律法规为主。 1.3 培训课程 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课程体系一览表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建议学时 课程类别 水利 综合 知识 1.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8 必修 2.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8 必修 3.中国水资源条件及特点 8~12 必修 4.水能资源基础知识 4~8 选修 5.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 4~8 选修 水利 专业 知识 6.水行政管理 4~8 必修 7.节约用水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4~8 必修 8.水旱灾害及其防治 4~8 必修 9.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 4~8 必修 10.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4~8 必修 11.水利工程管理 4~8 选修 1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4~8 选修 13.农村水利 8~12 选修 14.水利征地与移民 4~8 选修 15.农村水电 4~8 选修 16.水利科技 4~8 选修 17.水利规划 4~8 选修 18.水资源综合管理 4~8 选修 19.水利经济 4~8 选修 水利 法律 法规 20.法律基本知识 4 选修 21.水法律知识 4~8 必修 22.相关政策法规知识 4~8 选修 说明: (1).根据调研结果,地(市)、县党委和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党政 领导干部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5~7天;省、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10~15天;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15~25天。各地可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2).教学安排中,课堂讲授可大体占三分之二,研讨交流及结合培训内容进行的参观、考察所占时间以不少于三分之一为宜。 (3).各地区、各单位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特点和学员需求,适当进行取舍,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1.4 培训方式 (1).集中脱产培训。一般采取聘请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授课的形式进行。在集中培训期间,可围绕当前水利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组织与水利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活动。 (2).业余自学,统一考试。制定管理和考核办法,鼓励和支持水利领导干部业余自学,并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然后组织考试(考核)。 (3).远程网络培训。积极组织开发、制作远程培训课件,通过网络等远程培训手段进行培训。 (4).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将以上三种培训方式灵活组合、合理安排培训。 二、课程培训纲要2.1 《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课程名称: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课程类别:必修 学 时:8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水利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科学内涵,掌握资源水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水利转变的意义,提高领导和驾驭水利工作的能力。 课程重点: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资源水利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3.资源水利的保障体系; 4.水权与水市场理论。 讲授内容: 1.资源水利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2.资源水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资源水利的体制保障; 4.如何认识和理解资源水利的理论和实践给水利发展带来的变化; 5.水权管理基础理论; 6.各地实践资源水利的成功案例; 7.水权交易与建立水市场案例分析。 2.2《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课程名称: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课程类别:必修 学 时:8学时 目的要求: 1.使学员全面了解与熟悉中国水利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客观分析形势,总结治水经验,把握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领会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准确把握新时期治水思路,统筹规划好水利发展,做好当前水利工作。 2.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实现水利现代化是客观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学习培训使学员系统了解与熟悉水利现代化的内涵,评价方法和标准,了解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进程,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有效倡导和推进各地水利现代化建设。 重点内容: 1.中国古代、近代主要水工程及其治水思路; 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成就; 3.水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水利发展战略; 5.水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6.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和物质基础。 讲授内容: 1.中国古代、近代主要水工程及其治水思路 1.1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典型水工程; 1.2中国水利史; 1.3中国水利志; 1.4中国古代治水思路。 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成就和基本经验 2.1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改革与发展成就; 2.2防洪抗旱减灾情况; 2.3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4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2.5水土保持情况; 2.6水利法制建设情况。 3.水利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3.1水利发展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3.2水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4.水利发展战略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资源保障作用; 4 2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探索和基本经验; 4.3形成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 4.4水资源综合规划。 5.水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5.1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5.2到2010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 5.3大力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作用; 5.4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 5.5加大水利改革力度的主要工作; 5.6强化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的重点工作。 6.实现水利现代化 6.1国家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关系; 6.2国外水利现代化的经验与进程; 6.3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 6.4全面推进我国水利现代化构想与进程; 6.5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