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晶砚
释义

“水晶砚”历史悠久,宋代书画大家米芾在其所著《砚史》中云:"信州水晶砚,于它砚磨汁倾入用。"当可证实宋代已有水晶制砚之说;民国马丕显在其所著《砚林唑录》中说:"宋代有水晶砚,福建有水晶砚石。"水晶是名贵宝石,其多制作为工艺美术品,又因其材源少,硬度大,雕作难,代价高,故将其雕作砚台极为罕见。

砚台,是中国文人书房中的珍贵用具,“四宝”之一。以往,每谈及名品砚,总不外“端、歙、洮、澄”,当然,这四大名砚,堪为中国诸石砚之首,然而国的水晶砚,亦属出类拔萃之品,它的历史和价值,与“四大名砚”难分伯仲。

水晶,宝石之一,古称“水精”、“水玉”、“白附”、“千年水”、“黎难”、又称“赤石英”、“紫石英”、“青石英”,因其为透明晶体,故常呼之“水晶”。其纯洁透彻的晶体,能使一定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通过,具有旋光性、压电和电致伸缩性质,硬度七级。

水晶,有无色透明和紫、黑、粉红等各色。紫色的称“紫晶”,烟黄褐色的称“烟品”,黑色的称“墨品”。水晶是名贵宝石,故多制作为工艺美术品。又因其硬度大,材源少,雕琢难,代价高,故将其雕琢为砚台者极为罕见。清代乾隆皇帝颇嗜砚台,然而从其内府所制《西清砚谱》巨著中,尚未见宫中藏有水晶砚。

水晶砚历史悠久,宋代大家米芾在其所著《砚史》中云:“信州水晶砚,于它砚磨汁倾入用。”当可证实宋代已有水晶制砚之说。民国马?显在其《砚林唑录》中说:“宋代有水晶砚,福建有水晶砚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砚集》中有“近代长方水晶砚”一方。砚长21.2厘米,宽12.8厘米,厚2.1厘米。我曾于电视中瞬见上海一位藏家有方“蝉形水晶砚”,似与我藏“宋代蝉形水晶砚”形同。

拙藏“宋代蝉形水晶砚”长11.5厘米,宽8.2厘米,厚3. 2厘米,椭圆,其形若蝉,雕有首、目、颈、腹与双乳足,与我另一藏品“宋代龙尾鱼子纹蝉形砚”全似,但仅及其三分之一大小。此式为襟代之常雕砚式,它是从唐代“箕形砚”、“风字砚”中衍化而成的砚式。我这方“蝉形水晶砚”,无色透明,晶莹剔透,雍容典雅,线条丰腴,精洁可爱。从“蝉”形背、腹的晶体中,可以清晰地透视人、物;在“蝉”腹中还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竖纹,如对着日光、灯光照射,可见酷似虹状的折射光,七彩缤纷。绮丽怡人;还可从一条“石隔”中隐约见到一层“朱砂”锈迹,水洗不脱,当是“水晶砚”年代久远研磨朱砂所存“墨”锈之证。在砚之“蝉颈、蝉腹”中,有不少似经“梳理”的粉白色丝状“水晶棉”,或散或聚或团或缕,若素纱扬空,轻烟荡漾,其绵密柔韧之状,确实巧夺天工,旖旎醉人。

砚由箕形、风字表发展到蝉形,除因体形相近外,似与古人所谓之“蝉义”有关。我国由汉代开始,不少名物、珍品,常冠以“蝉”字,如“蝉冠”、“蝉冠”、“蝉珥”、“蝉冕”等等。因为汉代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纹为饰,后以“蝉冠”作显贵之称。唐代钱起《钱考功集》中有诗曰:“一人解蕙带,三人偶蝉冠。”蔡邕《独断》也说:“大尉以下冠惠文,侍中加貂蝉。”古代铜铸饮器口外沿,常雕有“蝉纹”,颇似蝉形,故《金石素》注有“居高饮清之义”之句。此外,古代流语有“蝉花”、“蝉翼”、“蝉鬓”、“蝉衫麟带”等冠以“蝉”字的美好名词,而古人于夏、秋季节,吟咏“鸣蝉诗”者不可胜数,足见“蝉”形之美。

余箧中藏宋代蝉形水晶砚一方,琢以蝉形,线条丰腴,质地通透,若人喜爱。

《史记·屈原传》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蝉,饮露不食。以蝉形作砚,有喻文人清高之意。蝉形砚自宋代始,是继凤字砚、箕形和抄手砚后又一经典砚式。

水晶,古称水精、水玉、白附、千年水、黎难,又称赤石英、紫石英、青石英,因其为透明晶体,故常呼之为水晶。

水晶砚历史悠久,宋代大家米芾在《砚史》中云:“信州水晶砚,于它砚磨墨汁倾入用。”当可证实宋代已有水晶制砚之说。民国马丕显亦在《砚林唑录》中说:“宋代有水晶砚,福建有水晶砚石。”

此种质地硬度大,雕琢颇难,故成砚者极为罕见。然水晶砚本不易下墨,多属玩赏砚,文人亦拿它研朱,一般更多的是把玩和欣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