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棘针 |
释义 | 中文学名:水棘针 拉丁学名:Amethystea caerulea 界:植物界 科:唇形科 属:水棘针属 分布区域:蒙古,朝鲜,日本,俄罗斯及伊朗,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等 名称【所属卷】:Amethystea Linn. 【中文名】:水棘针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基部有时木质化,高0.3—1米,多分枝;茎四棱形,紫色、灰紫黑色或紫绿色,被疏柔毛或微柔毛,以节上较多。叶纸质或近膜质,三角形或近卵形,3深裂,罕不裂或5裂;裂片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或重锯齿,中间的裂片长2.5-4.7厘米,宽0.8—1.5厘米,无柄,两侧裂片长1—3.5厘米,宽0.7—1.2厘米,基部不对称,下延,无柄或近无柄,叶面绿色或紫绿色,被疏微柔毛或几无毛,背面无毛;叶柄长0.7-2厘米,紫色或紫绿色,有沟,具狭翅,被疏长硬毛。松散的二歧腋生聚伞花序,复组成总状圆锥花序,被疏腺毛;萼钟状,长约2毫米,具10脉,其中5脉高起,外面被乳头状突起及腺毛,里面无毛;齿三角形,渐尖,长约1毫米或略短;花冠蓝色或紫蓝色,花冠管内藏或略长于花萼,无毛;檐部二唇形,外面被腺毛,上唇2裂,裂片与下唇侧裂片同形,为长圆状卵形或卵形,下唇3裂,中裂片扇形;能育雄蕊2,着生于下唇中裂片近基部,向后伸长,自上唇裂片间伸出,退化雄蕊2,着生于上唇裂片下,花冠筒中部,线形或几无;子房无毛;花丝略长于雄蕊,无毛。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合生面占腹面达2/3以上。花期8—9月,果期8-10月。 分布及生境产滇西北为主,滇东北亦有少数,习见于田边、旷野、路边及河岸沙地等开阔和略湿润的地方; 用途及功能昭通地区药用,作荆芥代用品。 文献来源Amethystea caerulea Linn. (1753); Benth. (1836), in DC. (1848); Forbes et Hemsl. (1890); Diels (1912, 1913); Dunn (1915); Kudo (1929); Hand. - Mazz. (1934), (193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