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户藩 |
释义 | 水户藩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个藩,位于常陆国(今茨城县中部及北部),藩厅是水户城。藩主是水户德川家,与尾张藩及纪州藩并列为德川御三家,石高35万石。水户藩是幕未初的雄藩之一,军事实力和长州藩看齐,在安政大狱时才实力消减。 藩史在安土桃山时代,统治常陆国的主要大名的佐竹氏,佐竹义宣在关原合战中支持西军,战后被德川家康惩罚,义宣移封到出羽国久保田。转封水户藩的是武田信吉,一年后信吉突然病逝,并无儿子继承藩领,因而需要选出新的藩主。然后到家康十男赖将入主水户。1609年赖宣移封到骏府藩。由家康十一男赖房(当时仍为鹤千代丸)成为藩主,并加增至28万石。在元禄时代,进行检地,石高增加到35万石。 1636年赖房被幕府赐姓为“德川”,正式成为水户德川氏。由于水户德川家经常前往江户,当时不少人称水户藩主为幕府的“副将军”。 第二代藩主光圀喜好文学。编写了大日本史,在水户藩领内自成了水户学学派,因此光圀对水户藩影响亦不少。第三代藩主纲条因为藩内借贷问题严重进行藩政改革,不过因为重税,人民要求将改革罢免执行者松波勘十郎,最后失败告终。1716年,家继急病逝世,纲条有机会成为将军,不过幕府决定由纪州藩的吉宗继任将军。 1831年,藩主齐昭大力执行藩政改革,建设藩校弘道馆,积极登用人才,特别是较年轻的一辈,包括户田忠太夫、藤田东湖、安岛带刀等人物、对全领土进行检地以及停止定府制(藩主留守江户城)。 幕未时期,先后有“樱田门外之变”[2]及“天狗党之乱”。樱田门外之变是藩士在外门埋伏,暗杀井伊直弼的事件。天狗党之乱是由水户藩士藤田小四郎发起,他们在筑波山起兵,最后被幕府及水户藩派兵围剿,主要起兵将领的尸首在水户城暴晒[3]。 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齐昭三男)是来自水户藩。废藩置县后,成为了水户县,经过合并后,成为茨城县的一部份。 藩校弘道馆是江户时代未期最大的藩校[4],位于水户城三丸之内。当时齐昭执行藩政改革而建设的藩校。1868年在会津战争中烧毁。1872年政府下令改建成公园。 历代藩主武田德川家 亲藩 - 15万石 武田信吉(1602年-1603年) 德川纪州家 亲藩 - 20万石→25万石 德川赖宣(1603年-1609年) 水户德川家亲藩- 35万石 德川赖房(1609年-1661年) 德川光圀(1661年-1690年) 德川纲条(1690年-1718年) 德川宗尧(1718年-1730年) 德川忠翰(1730年-1766年) 德川治保(1766年-1805年) 德川治纪(1805年-1816年) 德川齐脩(1816年-1829年) 德川齐昭(1829年-1844年) 德川庆笃(1844年-1868年) 德川昭武(1868年-1869年) 支藩 水户藩总共有四个支藩。 高松藩 - 位于赞岐国,1642年立藩,初代藩主是赖房长男赖重。 守山藩 - 位于陆奥国,1661年立藩,初代藩主是赖房四男赖元。 常陆府中藩 - 1661年立藩,初代藩主是赖房五男赖隆。 宍户藩 - 位于常陆国,1682年立藩,初代藩主是赖房七男赖雄。 家老山中家- 松冈城2万5千石。 山野边氏 - 最上义光子孙。 松平氏- 德川赖秀八男松平赖泰。 铃木氏 - 杂贺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