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井绿茶 |
释义 | 双井绿茶是绿茶的一种,原产于江西修水杭口乡。双井绿茶外形紧圆带曲,形似凤爪,锋苗润秀,银毫披露;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厚,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净。 双井绿 - 茶叶简介双井绿茶产于修水县双井村,五代毛文锡所著的《茶谱》记载:“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非常喜爱家乡的双井茶,常常将双井茶分赠给好友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等,并赋诗赞赏。欧阳修的《归田录》中还将它推崇为全国“草茶第一”。后来,双井茶的品质不断得到提高。1985年在江西省名茶评比鉴定中,被评为全省八大名茶之一,并荣获名茶证书,1984年以精致的小包装参加庐山茶叶展销会,博得中外客商、游人、消费者的高度赞赏。 制作工序双井绿 - 采法古代“双井茶”属蒸青散茶类,用蒸气杀青,再烘干、磨碎、煮饮。如今的“双井绿”,分为特级和一级两个品级。特级以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为2.5厘米左右的鲜叶制成;一级以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制成。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整形提毫、复烘6道工序。 鲜叶进厂后,薄摊2-5小时,然后用铁锅杀青,每锅投入鲜叶150-200克,锅温为120-150℃,炒至含水58-60%为杀青适度。稍经揉捻后,即用烘笼进行初烘,烘温约80℃,烘至三成干,转入锅中整形提毫,待茶叶白毫显露,再用烘笼在60-70℃下烘焙,烘至茶叶能手捻成末,茶香显露,此时含水量约为5-6%,趁热包封收藏。 制作工序古代“双井茶”属蒸青散茶类,用蒸气杀青,再烘干、磨碎、煮饮。如今的“双井绿”,分为特级和一级两个品级。特级以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为2.5厘米左右的鲜叶制成;一级以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制成。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整形提毫、复烘六道工序。 鲜叶进厂后,薄摊2—5小时,然后用铁锅杀青,每锅投入鲜叶0.15—0.2公斤,锅温为120—150℃,炒至含水58—60%为杀青适度。稍经揉捻后,即用烘笼进行初烘,烘温约80℃,烘至三成干,转入锅中整形提毫,待茶叶白毫显露,再用烘笼在60—70℃下烘焙,烘至茶叶能手捻成末,茶香显露,此时含水量约为5—6%时,趁热包封收藏。 双井绿 - 茶艺鉴赏选具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 洁具就是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一一加以冲泡洗净,以清洁用具,平添饮茶情趣。 观茶对细嫩茶叶,在泡饮之前,通常要进行观茶。观茶时,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茶叶的天然风韵 泡茶一般视茶的松紧程度,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茶叶,即先将摄 氏75—85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对条索比较松散的高档茶叶,一般采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后冲入沸水。至于普通大众茶,当然是先置茶后冲水了。 赏茶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相,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饮茶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真味。另外,茶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得重新冲泡才是。 双井绿 - 传说“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暖水春晖润畦雨,新条旧河竟抽芽。”这是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山谷(字庭坚)对家乡(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所产“双井茶”赞美的诗句。黄庭坚还常以精制的“双井茶”分赠京师族人及好友欧阳修和苏东坡等。友人也常和诗赞赏。黄庭坚在《双井茶送子瞻》 (子瞻为苏东坡字)诗中曰:“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霖霖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黄庭坚把珍贵的双井茶送给老师苏东坡,自有一番尊师之心。诗中对苏东坡十分崇敬赞赏,说成是:“天上玉堂森宝书”,“挥毫百斛泻明珠”。同时也告诉他的老师说,双井茶的品质十分优异,“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苏东坡品尝了双井茶之后,也赞不绝口,即回赠一首《鲁直(即黄庭坚别名)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诗曰“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 此诗对黄庭坚所赠双井茶作了一番赞扬和表示谢意,说黄庭坚是“江夏无双”,书法亦甚佳;又称赞双井茶为“奇茗”,并且从泡到饮,都亲自动手,不叫僮仆去做。苏东坡对此茶之珍爱,可见一斑。欧阳修也曾赋诗一首称颂双井茶,其诗曰:“江西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茅:草,即茶。古代把灌木型的茶树叫草茶)。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欧阳修在此诗中对双井茶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双井茶的品质所以较好,首先是这种茶萌发得早,“穷腊不寒春气早”因而采摘极早而很细嫩,“十斤茶养一两芽”。接着说茶芽上白毫很多,茶叶包装也很精致,用红纱做茶袋,令人悦目。特别是此茶味道好,使得“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了。 双井绿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十里秀水”的双井村。该村江边有座石崖形成的钓鱼台,台下有两井,在一块石崖上,镌刻着黄庭坚手书“双井”两字。茶园就坐落在钓鱼台畔。这里依山傍水,土质肥厚,温暖湿润,时有云雾,茶树芽叶肥壮,柔嫩多毫。 1985年在江西省名茶评比鉴定中,被评为全省八大名茶之一,并荣获名茶证书;1984年以精致的小包装参加庐山茶叶展销会,博得中外客商、游人、消费者的高度赞赏。 双井绿 - 功能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具体作用有: 主治1.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2.不适宜发热、肾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失眠、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 茶史追溯双井绿茶产于修水县双井村,五代毛文锡所著的《茶谱》记载:"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非常喜爱家乡的双井茶,常常将双井茶分赠给好友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等,并赋诗赞赏。欧阳修的《归田录》中还将它推崇为全国"草茶第一"。后来,双井茶的品质不断得到提高。1985年获优质名茶称号。 《归田录》 宋·欧阳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 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 双井芽生先百草。 双井绿茶已有千年历史,产于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家乡、江西修水杭口乡“十里秀水”的双井村。修水在隋、唐属洪州,毛文锡约公元935年所著《茶谱》载:“洪州双井白芽,制造极精。”宋时列为贡品。 山谷家乡双井茶, 一啜犹须三日夸。 暖水春晖润畦雨, 新枝旧柯竞抽芽。 这是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山谷(字庭坚)对家乡所产双井茶赞美的诗作。黄庭坚还常以精制的“双井茶”分赠京师族人及好友欧阳修和苏东坡等,友人也常和诗赞赏。黄庭坚在《双井茶送子瞻》(子瞻为苏东坡字)诗中曰:“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黄庭坚把珍贵的双井茶送给老师苏东坡,自有一番尊师之心。诗中对苏东坡十分崇敬赞赏,说是:“天上玉堂森宝书”,“挥毫百斛泻明珠”。同时也告诉他的老师说,双井茶的品质十分优异,“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苏东坡品尝了双井茶之后,也赞不绝口,即回赠一首《鲁直(即黄庭坚别名)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诗曰: 江夏无双种奇茗, 汝阴六一夸新书。 磨成不敢付僮仆, 自看雪汤生玑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 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东南去, 画舫何妨宿太湖。 此诗对黄庭坚所赠双井茶作了一番赞扬和表示谢意,说黄庭坚是“江夏无双”,书法亦甚佳;又称赞双井茶为“奇茗”,并且从泡到饮,都亲自动手,不叫僮仆去做。苏东坡对此茶之珍爱,可见一斑。欧阳修也曾赋诗一首称颂双井茶,其诗曰: 江西水清江石老, 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 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 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 一啜犹须三日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 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 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 不改旧时香味色。 欧阳修在此诗中对双井茶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双井茶的品质所以较好,首先是这种茶萌发得早,“穷腊不寒春气早”,因而采摘极早而很细嫩,“十斤茶养一两芽”,接着说茶芽上白毫很多,茶叶包装也很精致,用红纱做茶袋,令人悦目。特别是此茶味道好,使得“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了。 司马光以《双井茶赠范景仁》亦写诗一首,曰: 春睡无端巧逐人, 驱呵不去苦相亲。 欲凭洪州真茶力, 试遣刀圭报谷人。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双井茶亦甚赞誉,谓:“昔贡所称,大约唐人尚茶,茶品益众,双井之白色……皆产茶有名者。” 元代柳贯有诗云:“旧闻双井龙团美,近受麻姑乳酒香;不到洪都领佳境,吟诗真负九回肠。”诗中既赞扬了双井茶,又赞美了江西南城所产的麻姑茶。清代龚鸿著有《双井歌》一首,歌曰: 茶叶妙品称无双, 双井闻名在修江。 春到庄前芽先吐, 云腴竞摘吠村厌。 士女纷纷归来晚, 筠篮满贮唤小双。 问道今年何处好, 明月湾前与钓矶。 这些诗文,将“双井绿”独特之色、香、味、形,描绘得淋漓尽致,无怪双井绿问世以来,名扬天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