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环醇片 |
释义 | 双环醇片,用来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双环醇可清除实验动物细胞内的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减轻肝脏的炎性损伤,防止肝纤维化;可增强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 基本信息【通用名】双环醇片 【性状】白色片 【禁忌】对本品和本品中其它成份过敏者禁用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双环醇。【贮 藏】遮光,密闭保存。 【包 装】铝塑泡罩包装 【有 效 期】暂定三年 【适 应 症】本品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适用于轻、中度慢性病毒性肝炎及非病毒性慢性肝炎的转氨酶升高。对于其他肝病,如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纤维化、药物性肝炎等,百赛诺在相关基础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降酶作用,有待于在临床上开展系统的专项研究。 临床特点经卫生部批准,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由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姚光弼教授主持,包括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等在内的 百赛诺TM三期临床研究单位按照多中心的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对303例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 1.转氨酶复常率高且作用持久,服用百赛诺TM6个月转氨酶恢复正常的病人中停药3个月后70%以上的病人转氨酶仍维持正常水平: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ALT:百赛诺用药6个月,ALT复常率为53.5%;停药3个月后,ALT复常率40.2%,70%以上的ALT恢复正常的病人ALT保持稳定。 AST:百赛诺用药6个月,AST复常率为48.7%;停药3个月后,AST复常率48.7%,全部AST恢复正常的病人AST保持稳定。 2.百赛诺可以使HBeAg和HBV-DNA持续转阴: 用药6个月HBeAg转阴率为20.8%,停药3个月后为29.0%; 用药6个月HBV-DNA 转阴率为39.0%,停药3个月后为45.7%; 用药6个月血清转换率(HBeAg 转阴同时HBeAb转阳)为15.6%,停药3个月后为20.8%; 用药6个月HBeAg和HBV-DNA同时转阴为16.7%,停药3个月后,两者同时转阴为26.0%; 治疗前ALT>200单位/L 的病人HBeAg和血清转换率用药6个月分别为28.6%、25.4%;停药3个月后上升至47.6%和38.1%。 3.百赛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关临床症状均有较大的改善,其中乏力,纳差,肝痛,腹胀和恶心的改善率在80%以上; 4.百赛诺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除极个别病人偶有头晕和皮疹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相关信息抗肝炎创新药物双环醇片(商品名:百赛诺)于2001年上市,2004年4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生产,现已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乙类。 研究显示:双环醇可清除实验动物细胞内的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减轻肝脏的炎性损伤,防止肝纤维化;可增强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此外,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抑制HepG2.2.15细胞株分泌HBsAg、HBeAg和复制HBV DNA[1~3]。 Ⅰ~ Ⅳ期临床试验表明:双环醇片安全性好,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效地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且作用稳定、持续,同时对血清病毒学标志的转换也初步提示有一定的作用[4,5]。 2004年8月,由肝病专家研讨形成《双环醇片临床应用专家意见》供临床医生参考。 用法用量一 慢性乙型肝炎 1.剂量 双环醇片为口服片剂。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常规剂量为每次25mg~50mg,每 日3次。 2.疗程 一般为6个月,必要时可根据治疗指标的应答和转归情况适当延长疗程。 3.停药 病人经疗程治疗达到血清氨基转移酶复常,或伴有病毒学标志应答(HBeAg阴转和/或HBeAb阳转、或HBV DNA载量<105 copies/ml)且持续稳定3个月后,即可参考以下方法逐渐减量停药: 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每日3次的病人,可减量至每次25mg,每日2次,1个月后如血清氨基转移酶持续稳定即可停药; 常用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3次的病人,可首次减量至每次25mg,每日3次,1个月后如血清氨基转移酶持续稳定即可依上法减量停药。 二 慢性丙型肝炎 目前推荐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3次。疗程与停药可参考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意见。 三 非病毒性肝病 对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等非病毒性肝病病人,在去除有关致病因素 (如:酒精、药物等)的条件下,应用双环醇片的剂量、疗程和停药等可参考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意见,或根据病情演变酌情调整。 注意事项1.应用双环醇片治疗期间,临床医生应重视观察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病情的演变,加强治疗过程中的定期检查和治疗结束后的随访。 2.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志愿者餐后口服双环醇片的AUC和Cmax高于餐前服药,考虑本品的脂溶性较强,建议可在餐后1~2小时服用,每日3次的用药间隔时间以6~8小时为宜[6]。 3.毒理研究显示双环醇无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但目前尚无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临床应用双环醇片的研究资料,建议谨慎使用[7]。 4.对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在双环醇片治疗过程中出现的ALT升高或先复常后升高的原因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病人依从性不足、不规范服药、不适当地停药或应用其它导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②肝炎病毒高度复制、合并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或病原体感染;③过度疲劳、饮酒等;④体内免疫系统被激活,处于肝炎病毒清除期。 在明确ALT升高的原因后,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做相应处理,如ALT和血清总胆红素轻度升高并且病人精神、食欲较佳,可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继续服用双环醇片;如ALT和血清总胆红素明显持续升高(TBIL>3×ULN),应停药并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5.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疗程结束后也应加强随访。 6.有肝功能失代偿如胆红素明显升高,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及严重心、脑、肾器质性病变及骨髓抑制的患者,谨遵医嘱。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无本品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研究资料,同其他药物一样,应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儿童用药】 12岁以下儿童的最适剂量遵医嘱。 【老年患者用药】 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最适剂量尚待确定。 疗效影响1.剂量与疗程 基础与临床研究显示,双环醇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剂量—疗效”和“时间—疗效”关系,因此适当增加剂量与延长疗程有望提高疗效。 2.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前的ALT水平及HBV DNA载量 双环醇片Ⅲ期和Ⅳ期临床试验表明:对于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且治疗前ALT处于5~10×ULN及HBV DNA载量<106 copies/ml的病人疗效更佳。 安全性双环醇片安全性良好。在动物毒性实验中,剂量相当于人用量的150倍(Beagle犬)和400倍(Wistar大鼠),连续给药双环醇6个月,未显示毒性反应。 Ⅰ期临床试验中,志愿者每日服用双环醇片至450mg,连续4周,其生命体征及各脏器均未出现异常与不良反应。 Ⅳ期临床试验中,2200例病人连续24周服用双环醇片(每次25mg,每日3次),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项目明显异常。研究者判断报告的与双环醇片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4%,且均为轻度或中度反应,除Ⅲ期临床试验曾报告的头晕和皮疹外,还报告了腹胀、恶心、睡眠障碍等,未经停药、短暂停药或短期对症治疗后基本缓解。 不良反应服用本药后,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一般无需停药、或短暂停药、或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1416例临床研究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偶见(发生率<0.5%)头晕、皮疹、腹胀、睡眠障碍以及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异常、总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血小板下降,另有极个别(发生率<0.1%)患者出现头痛、恶心、胃部不适、一过性血糖血肌酐升高。可视具体临床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 药理作用双环醇为联苯结构衍生物。动物试验结果发现:双环醇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小鼠免疫型肝炎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又降低作用,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双环醇对肝癌细胞转染人乙肝病毒的2.2.15细胞株具有抑制HBeAg、HBV DNA、HBsAg分泌的作用。 相互作用尚无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资料。 药代动力学健康志愿者口服双环醇片剂(25mg/次)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房室模型及一级动力学消除规律。吸收半衰期为0.84小时,消除半衰期为6.26小时,药峰时间为1.8小时,药峰浓度为50ng/ml。峰浓度(Cmax)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成正比,而其它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吸收半衰期(T1/2Ka)、消除半衰期(T1/2Ke)、小分布容积(Vd/F)、清除率(CL/F)及达峰时间(Tpeak)均不随剂量明显改变,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多次给药与单次给药相比,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常用剂量多次重复给药体内药量无过量蓄积现象。餐后口服双环醇可使峰浓度(Cmax)升高,对其它动力学参数无影响。该药在人体内主要代谢产物为4’-羟基和4-羟基双环醇。 药理毒理遗传毒性:双环醇Ames试验、CIIL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大鼠灌胃给予双环醇250、500、1000mg/kg,雄性大鼠于交配前连续给药60天,雌性大鼠于交配前14天到妊娠后15天连续给药。雄性、雌性大鼠分别于雌性大鼠妊娠后弟7天和第20天处死。结果显示对妊娠率、吸收率、活胎数、胎仔性别、胎仔体重、骨骼发育、内脏发育未见明显影响。 副作用1.皮肤方面:皮疹。 2.头部方面: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3.消化道方面:胃部不适、腹胀。 4.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异常,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血小板下降。 5.其他症状:睡眠障碍等。 药物过量本品动物毒性试验提示给药相当于人用量150倍至400倍,未出现毒性反应,如误服大量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可对症处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