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霜天晓角·旅兴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霜天晓角·旅兴 【作者姓名】辛弃疾 【创作年代】宋 【作品体裁】词 作品原文旅兴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注释译文注释①旅兴,在旅途中引起的兴趣。兴,读去声。《诗·周南·关睢序》:“四曰兴。”孔颖达《正义》引郑康成注:“兴者,论事于物,则兴者起也。” ②吴头楚尾,见《声声慢·征埃成阵》注⑦ ③长亭树,今如此,与“树犹如此”的意思相同。见《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注⑧ ④宦游吾倦矣,宦场中的生活,我厌倦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⑤玉人,容貌美丽的人。后来多以此指美人。这里指高贵的朋友。《晋书·卫介传》:“总角,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 ⑥明日落花寒食三句:寒食,约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左右,清明节前一二天。《后汉书·左周黄列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市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译文1、我从吴、楚交界的地方,上了船,一挥棹就有千里之遥。旧愁新恨太多了,没有办法解决,别说它了。看吧!长亭树都长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我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生活,知交的朋友诚心诚意地留我畅饮一醉,并对我说:明天是寒食节,风吹雨打,花都落了,行路艰难,最好还是住下吧!但是圣旨不敢违抗,我还是走了。 2、吴、楚故地的辽阔河岳令我旅途中心潮激昂,想起一支木桨就已带我七尺身躯飘渺远行千里,过去的忧愁和近来的怨恨亦无须再去在意,君不见,古道长亭边葱茂的树木,至今依然屹立于风雨。我已厌倦官场生涯,想起知心友人能够肯真心挽留我一同开怀畅饮,而明日可见万花绽放的人间美景,即使冷粥拌饭度日,我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也不失是一种令我向往的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辛弃疾时年三十九岁。在前一年由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迁知隆兴府兼江西路安抚使,这一年的春天,又召为大理寺少卿。可能作者在赴大理少卿任时,作的这首词。 作者简介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28日,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采纳。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采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