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数字货币
释义

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数字化不是指扫描。这一点就如同数字签名一样,数字签名不是指将你的签名扫描成数字图像,或者用触摸板获取的签名,更不是你的落款。

历史演化

货币演化史可以简单地分为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两个阶段。其中,实物货币阶段又经历了由非金属货币阶段到金属货币阶段的演化,金属货币阶段又包括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和金本位制度三个历史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货币都具有商品性质,所以马克思把货币定义为“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当货币发展成为一种信用货币之后,货币就演化成了一种纯粹的价值符号和交易媒介,而不再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当货币由实物货币向信用货币演化

之时,货币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币材的使用上,即实物货币以商品本身为材料,或者说货币本身就是商品本身,只不过这种商品是一种公认可以接受为其它商品的等价物的交易媒介。信用货币的材料本身不是商品,而是价值符号的一种载体,其本身的价值在于“装载”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的价值或价格。从信用货币的载体考察,信用货币又经历了两个演化阶段:纸币阶段和数字货币阶段。纸币以特殊防伪纸为材料,而数字货币的价值 “装载”形式则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以磁性材料为载体,其特征是币材已经从传统的实体形式向信息形式(即没有实体的、数字形式)转化。从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看,未来的数字货币将会全面走向信息式货币(数字货币)而成为人类所发明的这一交易工具和价值符号的最终归宿,这一货币形态将完全抛弃其直接的载体,而完全以价值符号的数字式信息形式存在。可见,数字货币的发展也包括两个阶段:非数字式数字货币阶段和数字化数字货币(数字货币)阶段。数字化数字货币是一种狭义的数字货币,其基本特征是货币本身不是物理实体,也不是以物理实体为载体的货币,而是用于网络投资、交易和储存、代表一定量财货的数字化信息。而非数字化数字货币则是以某种介质为载体、存储于指定账户、代表一定量的现行法定货币(纸币)的一种交易工具。可见,非数字化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是联结传统货币与数字化数字货币(即狭义的数字货币)的一种过度形式,而狭义的数字货币才是货币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这一意义上看,货币演化史可以大体上分为这样三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介质货币阶段(纸币和非数字化数字货币)和狭义的数字货币阶段。

从上述货币演化史可以看到,数字货币的定义及其特征需要以其演化形式为基础,非数字化数字货币是以磁性材料为载体的、需要通过电子设备及其网络系统存储和进行功能实现的、用于核算、投资、交易(定价、标价、商价和支付)、预防不时之需和财货贮藏或财货积累的价值工具。而数字化(狭义)数字货币则是指通过网络信息。

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理论上有很多种。

假设说你从银行那里得到数字货币(金额可变,比如说100元)。

银行对金额及其它数据(比如分行号码、所允许的转用次数、有效期可选、是否可追踪)进行了数字签名。

这一串数据可以是用了你的公钥加密的,也可以是不加密的。

你得到这一串数据的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加密传输的,不加密传输的。

不管怎么样,你就得到这么一串数据了。(银行一定是已经从你的账户里扣掉相应的金额了。银行也同时发了一份拷贝给清算服务器。)

这一串数据,不管你复制多少份都代表同一个数字货币(那100元)。所以即使你同时把它给两家百货公司,那也是没用的。

当你把它给接受者的时候,这一串数据可以是用了接受者的公钥加密的,也可以是不加密的。

传输过程可以是加密传输的,也可以是不加密传输的。

当接受者收到它,接受者可以把它存到她/他的银行里,银行间再通过清算银行进行清算。这一点就像跟存支票一样,当然支票比较慢,而数字货币则是非常快因为都是电子的。

如果这一数字货币所允许的转用次数是0,接受者就必须把它存到银行里。

如果这一数字货币所允许的转用次数不是0,接受者就可以把它付给别的人。就如同你可能会耍赖一样,接受者也可能把它付给多个人。应对这一不诚实行为的一种对策是接受者收到数字货币后向清算服务器注册所有权。

当然这样一个过程与转账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这种实现方式要达到不可追踪的目的必须引入类似匿名邮件转发服务的匿名数字货币所有权注册服务。

特征

数字货币是人类发明的货币工具的原始复归:人类发明货币的本来目的只是寻找一种能够表示财富(尤其是商品11)价值的工具。因此,货币作为一种工具存在着这样两个基本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币材问题,即以什么作为货币材料能够有效地实现工具目的的问题;二是财富的量化问题,即是否能够以货币衡量一切物质(如各种实物产品)和非物质(如各种无形的或精神的东西)的价值问题。后者一直是货币无法实现的,而前者通过使用最为原始的办法(即实物货币)得到了并非完美的实现12。并且,当从实物货币向信用货币演化之时,货币作为一种工具的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数字货币则完全实现了作为工具的货币的最终目的。因此,数字货币一方面体现着货币的工具性职能,另一方面也体现着货币走向“成熟”的效率。从数字货币的技术依托来看,数字货币是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必然产物。因此,数字货币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即是体现其实现货币职能的多功能化、纯粹的工具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高效化。这些特征主要是:

网络性

一、网络性:数字货币是在电子信息技术(IT)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字货币的特征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数字货币就是一种网络信息资源,就像传统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一样,数字货币是从货币中分离出来的、同时也是从信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货币和特殊的信息。

(一)、网络是数字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狭义的数字货币(数字化数字货币)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货币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当人类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网络经济时代之后,数字货币将会完全取代传统货币(纸币)。

(二)、网络是数字货币实现其货币职能的基础:在网络经济时代,从投资到生产组织、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种经济行为都将在网上进行,进行这些经济行为的货币支付也同时在网上进行。(三)、网络是数字货币体系的基础:从货币管理方面看,中央银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全方位货币管理,传统货币管理中的现金发行方式、传统金库制度、假币问题和传统银行将不复存在。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方面看,央行扩张或收缩货币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操作,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窗口指导、利率等)都可以在网上得到灵活运用,并且,由于信息成本降低和信息完全化,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从金融体系方面看,传统金融机构将被网络金融机构完全取代,央行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存贷款、支付结算、金融咨询服务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包括邮政储蓄、信用合作、保险等)的开发均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实现。

数字性

二、数字性:数字货币实际上是存储于各网络银行账户上的一组数字。从微观上看,这组数字表示单个经济主体(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机构)拥有其所有权、能够自由运用于投资、交易或财富积累(贮藏)价值的工具。这组数字象征着拥有其所有权者:(一)、拥有这组数字(数字货币)所代表的一定量的财富或价值;(二)、运用这组数字(数字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网上投资; (三)、运用这组数字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网上交易。并且,经济主体还可以利用实际的或观念的数字货币进行核算和标价。从宏观上看,这组数字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供应量、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NI)13。

高效性

三、高效性:数字货币的产生使得货币履行其职能的效率几乎达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境界:(一)、从现金的发行与管理方面看,货币管理当局从发行现金到回笼现金都不必要采用传统的设计、印刷和运输工具进行,而是直接在网络上实现现金的发行

和回笼。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在纸币本位制度下存在的诸如高成本问题、假币问题、安全问题和现金供应量难以确定的问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