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舒县
释义

春秋时舒国,汉置舒县,故城在今安徽庐江县西,隋更名庐江,《清一统志》旧说及府县志,皆以舒城为古舒县,而以庐江为古龙舒,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为郡治,隋书庐江县注,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隋志所云,置郡之地,与齐志合,是舒与庐江皆为郡治,而今之庐江,即古之舒县明矣,又按汉志庐江郡,所领有舒、龙舒二县,左传文公十二年杜预注,今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明是舒县在东,龙舒在西,今舒城在庐江之西,则舒城之为龙舒,尤为明证,且其县唐时所置,取古舒城为名,後人泥其名,以为即古舒县,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

舒县与龙舒县考

《三国志·吴书》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这里的“庐江”指庐江郡。“舒人也”,指周瑜系东汉末年舒县人。如今地望之争,名望之争激烈,说周瑜是今舒城人,说周瑜是今庐江县人。到底周瑜是何县人氏?东汉末的“舒”,是舒城,还是庐江?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依据史志记载和历史事实,对古庐江郡舒县和龙舒县进行一次研究考证,实事求是地加以辨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古今县名考无法退回时间实证,仅是研究,各县边界怎能千年不变,舒县、龙舒相邻,古代划分当今相互交错才是,无论所属,实属一家。

一、汉庐江郡治舒县于今庐江县城西南

三国战乱,庐江郡分治为二:魏庐江郡治六安、吴庐江郡治皖城(潜山),原庐江毁于战祸;至西晋复庐江郡,治舒县,行政中心在今舒城县县城东北处

二、“舒县即舒城县”之说,显属谬误

从上文舒县考可知,汉舒县即今庐江县,非今之舒城县,对龙舒县(即今舒城县)考证如下:

第一,从舒城县建置沿革看。

舒城县,古为郡舒,后又分立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国。汉置龙舒县。应劭曰:龙舒县,即郡舒之邑。《辞源》:舒鸠故城在今安徽舒城县。《安徽人物大辞典》注释:“舒城县取古龙舒县为名,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置龙舒县,属庐江郡。后汉改龙舒侯国,后复罟龙舒县。南朝宋废,梁时为潜县地,隋为庐江县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始置城县”。

第二,从舒城县的现存地名看。

古龙舒即今舒城县。舒城县境至今仍存有“龙舒”名,宋《太平寰宇记》:“龙舒河,在舒城县南三里”。现“龙涧口水库”即“古龙舒河”口。舒城县不仅有“龙舒河”,而且有龙舒山。《舆地记胜》:龙舒山“在县(桐城)西北三十里,与舒城、六安接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龙舒山,在安徽舒城县西南八十里,接桐城县界,即龙眠山也”。《舒城县志》有“南溪,一名欧溪,发源县西孤冲,南入巢湖,盖即龙舒之水也”。山此可见,只有龙舒县(今舒城县)有“龙舒”二字,有“龙舒山”、“龙舒河”、“龙舒水”,三、汉舒县为今庐江县和舒城县,晋舒县为今舒城县 根据史实,七门堰是刘邦侄子刘信在舒县建立的,位于今安徽舒城干汊河镇境内,因此汉舒县包括今庐江和舒城的部分。

考证地名、县名,“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地近则易核,时近则易明”。杜预(222-284年)注《左传》早《太平寰宇记》700多年,他据当时史实对《左传》加以注释,以“庐江(郡)南有舒(县)城(今庐江县城池埂),舒(县)城西南有龙舒”。

光绪《安徽通志》辩讹关于“古舒县古龙舒县考”也明确记载:“旧说及府志皆以舒城为古舒县,而以庐江为古龙舒。按,萧齐志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为郡治。《隋书》庐江县注: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据隋志所云置郡之地与齐志合,是舒与庐江皆为郡治,而今之庐江即古之舒县明矣”。“又按,汉志庐江郡所领有舒、龙舒二县,杜预注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明是舒县在东,龙舒在西。今舒城在庐江之西,则舒城之为龙舒尤为明证,且其县唐时所置,上取古舒(县)城为名,后人泥其名,以为即古舒县,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

综上所述,汉置舒县(今庐江县),龙舒县、龙舒侯国(今舒城县),三国时期,庐江郡分治为二;魏治六安;吴治皖城;晋复庐江郡,治舒县。复隋始建庐江县,唐始建舒城县。

“凡史志所载之州,郡、县、邑,必详其建置,释以今地”,“甚至一山、一水、一镇、一地方位偶移或分属两邑,辄列为数名数处,钩稽考证,误者正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