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舒夫坦方法 |
释义 | 舒夫坦方法(英文:Schüfftan process),也称“舒夫坦合成法”,或“镜子接戏法”,一种特技摄影的方法之一,一种早期电影曾采用的接景方法,1927年,由德国特效师、摄影师舒夫坦(Eugen Schüfftan)在帮助Fritz Lang拍摄《大都会》(Metropolis)时发明,后为各国广泛采用,并被环球公司注册了专利,主要用于摄影棚拍摄。 基本方法舒夫坦方法,具体指将放置在摄影机前面的镜子上所反射出来的景物,与摄影机前面的直接拍摄对象(实景或布景)用一次曝光合成在一个画面中。镜子所反射的景物,可以是实景、绘画、模型或照片等,合成的效果跟同期绘画接景、模型接景相同。实景表演部分则需要将镜子的相应位置的反光涂层去掉。 应用优点运用这个方法,能利用镜子反射的景物里,部分地制作一些必要的特技效果,如烟雾、爆炸、船只沉没、飞机坠毁、卫星上天、金刚下凡等。这些效果,是利用同期绘画接景和模型接景所难以办到的。使用这个方法,还可以获得使被摄对象分离、数量加倍、影像变形、形象变形和出现倒影等许多效果。通过镜子反射出来的绘景拥有无限的景深,保证对焦了的准确性。它的主要原理被应用在后来的正投特效上。 缺点舒夫坦方法的缺点在于,合成摄影时,必须将玻璃上某些需要投射景物部分的反光涂层,按合成的轮廓刮涂干净。另外在前景和背景的结合处因为距离摄影机太近常会失焦,让实景表演和背景之间出现了一圈虚化的轮廓。因为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才能获得预期的银幕效果,因而这种方法现在已经很少采用,而普遍采用运动遮片或蓝幕。 应用此法的著名影片《大都会》(Metropolis,1927),导演Fritz Lang Fritz Lang想把演员放到缩微的摩天大楼背景下,舒夫坦用了特制的镜子来将演员和巨大的、宛如真实的背景融为一体。 《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1927),导演茂瑙 《敲诈》(Blackmail,1929),导演希区柯克 最后的高潮戏发生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里,那时电影胶片的感光度很低,而博物馆又绝对禁止强光,如果按正常方法来拍,光线太弱,无法保证画面质量。希区柯克在博物馆厅内的一角,以45度角放置一面镜子,把镜子反射出的博物馆内部用长时间曝光的方式拍下来。如法炮制多个角度,得以再现博物馆的不同区域,拍摄演员时再从后面打光,成功地完成了这段追逐戏。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