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手诊
释义

手诊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诊断学科。在东西方医学中都可以找到研究痕迹和成果,手诊在当代已经成为专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活。手诊与命运测试等不可同类比,属于完全不同领域。

定义简介

手诊的概念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根据黎黍匀专家定义)。运用视觉、触觉等,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无论西医的视、触、叩、听,还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其视、望均排第一位;手诊主要是指对手部的望诊,这种方法中西方都有,主要分为气色形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

发展历史

手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手上的纹路,发现了疾病与纹路的规律性变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充实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疾病经验。手纹诊病也是其中一分支。

古代

唐朝王超的《水镜图诀》记载有根据观察幼儿食指内侧表浅静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推断病情。到了明代,小儿食指指纹诊法渐被医家提出并广泛应用。清代的一些医学家积极探索研究望诊、手诊,去伪存真,先后编著了《清太医手诊谱》、《行色外诊筒摩》、《四诊诀微》、《望诊遵经》等,汇集历代手诊之法。清代《小儿推拿广义》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病的方法。手诊已经成为中国医学临床辅助诊断的一部分。

民族

手诊也是我国民族医学诊断的常用方法。藏、蒙、维吾尔、傣、彝、朝、哈萨克、瑶、壮、苗、回等医学体系,都有系统的手诊内容。如瑶医认为手五指通五脏,手五指分属五脏,每指各属一脏腑,拇指属脾胃,食指属肺与大肠,中指属心与小肠,无名指属肝与胆,小指属肾与膀胱。而在藏医学中,手诊和尿诊成为其核心诊断手段。

西方

手诊不仅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著有《亚里士多德手相术》,该书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7世纪的克鲁医生开始关注指纹研究;1823年泼金杰出版了有关指纹纹路的论文。不久,指纹成为侦探领域的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的著作《皮肤纹理学与疾病》详细记述了掌纹与疾病的关系。

不久,指纹成为侦探领域的重要手段。手诊正式应用于医学诊断,是近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研究进展。其中我国涌现出许多有水平的手纹专家、学者。他们为手纹的研究而努力不断,精神可嘉。手诊的概念就是,专业人士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

中医

中医理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基本原则。“邪之所凑,其气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就是疾病,正,就是抵抗力,阴阳离决,是病危、病故。根据手诊、舌诊、甲诊、脉诊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自然条件而异,中药按君、臣、佐、使,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按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调理机体,使之相对平衡,减轻痛苦,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它同经络诊法、腧穴诊法、时辰诊法及气质诊法一样,虽一般诊断专著未载,尚未能普及于临床,但确属医诊法学之重要内容。经过医学、生理、心理等学者们的努力,把这一历经几千年的潜在经验逐步变成显科学。

当代著名中医学董建华说,“欲穷临床,首重于诊。诊法之中,望闻问切,至为重要。 观古往今来,为名医者莫不精此四者之道。然四诊之外,又有五气六运可稽,易经八卦可演,千般诸法,精穷奥蕴。前贤双调和孙思邈叹曰: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1956年,我国制定了十指纹分析法,并应用于临床和司法系统。1966年之后,我国一些医院用手纹和足纹特征来识别婴儿,使皮纹学应用于临床。后来出现了许多著名掌纹医学专家,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掌纹医学专著。“从外知内。”“视其外,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疾矣。”“有诸内,必形诸外。”“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手掌信息关全身。”这些认识,是古代医学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该事物的整体,这是全息论的基本定测。《论语》也讲“人焉廋哉”,就是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必然要在外部表现。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十指连心。”现代解剖学证实,手神经直接着大脑,当脏器有病变时,就由自律神经传到大脑,然后,再通过脑髓神经把变化情形显示到双手上。

手诊是一门先进的中医学科,等同于掌纹诊病学和掌部医学。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手纹、手型、气色形态、皮纹、指甲在手掌与健康相对性的医学研究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所以“手诊”在当前的研究阶段应该称之为“掌部诊病学”或“掌部医学”或“手诊学”。

手掌是健康的晴雨表

手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真可谓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也。 比如说如果一个中年人的手背面上出现褐色的斑块,则说明此人的胆囊方面已经出现了问题,如胆囊炎;如果一个女子的生命线末端有明显的三角形纹符号,则说明此女子有痛经史;如果一个人的生命线靠掌心处均有众多胚芽纹,则说明此人体质比较差,容易感冒;如果一个人的命运线的顶端或者末端如果有竖形的岛纹,则这极有可能是胃下垂;如果一个人的太阳线被干扰线干扰成"井"字纹,则提示此人的血压偏低。

人类和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一个智慧的大脑以及一双会劳动的手。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手为五行所化,为五脏之端,祖国医学有运土入水而止泻,运水入土以养脾之说,皆基于五行之理。手兼天地之灵,蕴天地之造化。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诊断原理

手诊的原理。人体的器官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器官有任何不良的压力和损伤,将通过矿物质等物质进行传递到皮肤表层,并牵引皮肤,形成凹凸形态。人们经过长期观察、积累、对照,选择概率高的现象当作诊断的标准。比如,从来没有线路的某个手的部位,突然发现有纹路出现,就预示着该地方出现了不良的干扰。

涉及领域

手诊涉及的领域。手诊涉及人体八大系统,300多种信号,100多种病态现象的特征。由于认识的角度不一,手纹的探索一直吸引大量人群进行。手诊对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运动)系统,有重要参考意义。其中多数的心血管疾病、免疫不良疾病、过早衰退、亚健康预防、亚疾病的回复等,可以通过手诊的进行得以纠正。

诊断流程

诊断流程:提交清晰相片——发送邮箱——3天内诊断——诊断完成——发送诊断结果——提交防治意见— —列举使用药物、营养、饮食、心理、运动等领域建议——继续沟通

注意:相机拍手纹的时候,相机要求像素应该在800万以上较好,拍照的时候,手不摇动,并对目标静止3秒以上才按快门,这样能够得到质量高的清晰图片,利于诊断。

手诊数据化

【摘要】 中国黍匀营养研究院通过对手诊的历史、定义、原理的概述,对手诊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阐述。手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研究、应用、评价等方面相对滞后,使手诊的推广和应用没有获得社会的重视。手诊的指标通过数据化评估、测评,使诊断流程化、标准化、评估数据化,为手诊的诊断结果得到科学解释,为临床诊断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为中医数据化的探索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模式,对推进和完善中医量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手诊原理

手诊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其原理是运用视觉、触觉等,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如根据人的手形、指甲、掌纹、指纹、指节纹、手掌软硬及手掌气色等,采取望、摸、推、压、点、掐、按等方式获得病情信息。掌纹诊病主要分为气色形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也有将手纹、手型、气色形态、皮纹、指甲综合研究得出结论。所以手诊也称为“掌部诊病学”。

根据徐凌波研究,证明手诊对痔瘘的判断有临床参考意义。验证表明,痔瘘手诊总的临床符合率为79.3%,痔为84.2%;肛瘘为82.1%;肛裂为73.9%;肛周脓肿为66.7%,经卡方检验,P〈0.01,判别显著,说明手诊符合率高。

手诊是中国的医学传统、民族诊断的特色技能。《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见其色,知其病,命曰名;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其认为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的外在变化,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唐朝王超的《水镜图诀》记载有根据观察幼儿食指内侧表浅静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推断病情。

手诊评价存在的问题

对于手诊的结果评价和档案设计,手诊还有不少没有完善的地方。首先,手诊的位置确定存在大量的模糊的说法和研究方式,需要对确定性的共性的区域进行规范;其二,手诊的纹路识别对应没有进行量化描述,评价过于模糊,需要对纹路的大小、长短、方位意义进行明确表示;其三,手诊结果的描述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得出的结果多为个人的经验阐述而不是共性的评价指标,导致判断结果不一致、模糊化,需要进行量化描述和清晰化判断。其四,手诊在描述结果的同时,疾病症状的描述差异大,导致沟通过程产生重复性、过度简单、夸大结果的问题,需要进行层次的划分和描述。

由于手诊还存在以上的各种问题,带来了手诊在临床上的应用缺乏广泛性,也为手诊在远程诊断、科普推广、海内外交流等方面带来极大的障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将影响到手诊诊断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手诊指标数据化评估

手诊各种指标的数据化利于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的制订,对促进手诊的发展和传播有重要意义。由于手诊的评估没有进行数据化的指标,而是采用信息识别的粗糙方式诊断,造成诊断结果模糊化,降低了手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利于手诊的传播和沟通。当前手诊很难获得西方国家认可的原因,其中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诊断的模糊,二是解说结果的模糊,三是无法量化沟通。通过设计程序、评估、结论等方面的标准化、数据化,能够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3.1诊断流程化

诊断流程分非网络诊断和网络诊断模式。

非网络诊断:接受诊断——专家诊断——评估结果——列举使用药物、营养、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的建议——设立档案——跟踪调整

网络流程:提交清晰相片——专家接收——诊断完成——发送诊断结果——提交防治意见——列举使用药物、营养、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的建议——设立档案——跟踪调整

注意:网络诊断要求使用相机等工具,一般拍手纹时,要求相机像素应该在800万以上较好;拍照的时候,手不摇动,并对目标静止3秒以上才按快门,这样可以保证得到高质量的清晰图片,利于诊断。

3.2诊断评估标准化

诊断流程表(略)

把症状统计出来,得出结果,填写表格:

检查项目 系统 诊断状态 正常按10计

1 消化系统 
 指数为

2 免疫系统 
 指数为

3 呼吸系统 
 指数为

4 神经系统 
 指数为

5 循环系统 
 指数为

6 内分泌系统 
 指数为

7 生殖泌尿系统 
 指数为

8 骨骼系统 
 指数为 3.3诊断评估数据化

为了把八大系统的诊断结果进行标准化诊断,我们设置健康体质满分为10分,非健康状态依次下降。而每个系统有不同类型的毛病和症状,以关注“重者先、轻者后”的原则评价,即取症状相对严重者为评分对象。具体如下:

打分规则。设定所有人群的健康体质为10分。

1)、机体混乱体质:属于9.0-10分,取中间值9.0分

2)、急性炎症类:属于8.5-8.9分,取中间值8.5分

3)、慢性炎症类:属于7.8-8.4分,取中间值8.0分

4)、疾病类、结石类、增生类:属于7.0-7.7分,取中间值7.5分

5)、肿瘤类、心脏病:属于6.0-6.9分,取中间值6.5分

6)、重病类:属于3.1-5.9分,取中间值4.5分

7)、急救类:属于3.0以下

以下省略,见原文。

通过对诊断的流程化设计、诊断结果的标准化、数据化,可以比较准确地将手诊分析结果表达出来。

意义和价值

手诊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的传统诊断技能,长期以来为各民族所广泛使用。随着民族医学和民族卫生课题的研究深入,手诊需要通过现代的标准和沟通模式在社会推广和传播,以服务于各类人群,促进疾病的预防,利于健康的维护,对我国推行“治未病”的行动和项目是一种积极的促进。

由于手诊的研究者来源不同、方向不同、表述不同,造成极大的沟通障碍,尤其是当前信息化的社会,如果不对手诊进行数据化、现代化的整理和认可,就会给手诊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困局,不利于民族健康技能的发扬和推广,也不利于海内外的文化交流和研究。手诊的数据化,不但能够利于民族医学的繁荣发展,也对中医数据化的积极探索,为众多中医领域的量化、标准化提供积极模式。

通过对手诊的数据化评估,建立模式花、标准化的流程,对手诊的现代化进程和推广具有积极意义。由于该领域的探讨者还为数不多,因此,手诊的数据化模式还有可能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为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作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诸国本.民族医学——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J]. 亚太传统医药,2005(1).

2、徐凌波.百例痔瘘手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7(3).

3、王晨霞.“掌”握你的健康[M] .广西:漓江出版社,2007.

4、唐政.《手诊秘笈》,2010,豆丁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