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室井氏狼鳍鱼 |
释义 | 中文学名:室井氏狼鳍鱼 拉丁学名:Lycoptera muroi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真骨鱼亚纲 目:狼鳍鱼目 科:狼鳍鱼科 属:狼鳍鱼属 化石信息中文名称:室井氏狼鳍鱼 化石年代:早白垩纪 地层层序:义县组 生物群落:热河生物群 化石分布:辽宁省义县金刚山 命名年代:1943年 命名学者:高井冬二(F.Takai) 正型标本日本学者高井冬二命名依据的正型标本是一散乱但基本完整的个体。该化石以日本学者室井渡的姓氏作种名首先记述报道,初始高井冬二把该鱼划入亚洲鱼属。原文记载该化石产自阜新盆地阜新系,并有详细地点和标本编号。正型标本保存于日本东京大学地质研究所。 特征描述室井氏狼鳍鱼体呈纺锤形,略侧扁。头短,头长与头高近相等,但小于体高。全长约为头长的4.5—5倍,体长为体高的3—3.5倍。室井氏狼鳍鱼的头部骨骼的形态特征与戴氏狼鳍鱼很相似,比较明显的差异包括:室井氏狼鳍鱼的额骨宽短,齿骨冠状突较明显,口喙及口内的尖锥形牙齿硕大。脊椎40—41枚,其中尾部椎体较稳定为19枚,有肋骨18—19对。尾柄细而短。背鳍起点略前于臀鳍起点。尾鳍分叉鳍条不多于15根,无尾上骨。鳞片圆形,较厚大。鳞片的核大,偏于顶区,同心生长环线细密。基区约有20条辐射沟。 研究历程1943年,高井冬二当时把室井氏狼鳍鱼命名为室井氏亚洲鱼,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鱼类专家刘宪亭等将其归入狼鳍鱼属,称为室井氏狼鳍鱼。199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鱼类专家金帆等对这种鱼的谱系进行了重新修订,并纠正了原形态描述中的一些谬误。同时指出:室井氏狼鳍鱼化石仅发现于辽宁义县金刚山义县组地层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