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是仪 |
释义 | 是仪(汉桓帝延熹年间-吴大帝赤乌年间),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因为被北海相孔融嘲笑“氏”字是“民”字无上,所以改姓“是”。三国时东吴官员。 人物生平是仪生于汉桓帝延熹年间(158年─167年)。早年曾在本县及本郡任官,后来避乱江东,依附扬州刺史刘繇。刘繇被孙策打败后,是仪迁居会稽。孙权接手江东后,征召是仪,命他专门掌管机密事项,官拜骑都尉。后来随同吕蒙袭取荆州,拜忠义校尉。荆州平定后拜裨将军,封都亭侯,守侍中。黄武年间与将军刘邵在皖成功诱敌及击败魏将曹休,任偏将军,兼顾尚书事,参议诸官事务,兼领辞颂,并且教导诸子读书。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迁都建康,留下太子孙登镇守武昌,命是仪辅助太子,太子尊敬是仪,有事都先咨询是仪才实行。后来是仪进封都乡侯。嘉禾元年(232年),跟随孙登迁居建业,拜侍中、中执法,继续参议诸官事务和兼领辞颂。嘉禾三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孙权派是仪出使蜀汉,巩固与蜀汉关系;是仪完成任务,后拜尚书仆射。 赤乌五年(242年),孙权先后立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但孙权宠爱鲁王孙霸,待遇似乎和太子一样,是仪当时领鲁王傅,觉得不妥当,多次上书要求孙权有所决定,明确储君地位。自己领鲁王傅时亦尽忠劝谏鲁王。 是仪八十一岁时病逝,死前要求节葬。 历史概况古文简史【三国志】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后依刘繇,避乱江东。繇军败,仪徙会稽。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蜀相诸葛亮卒,权垂心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仪嫌二宫相近切,乃上疏曰:「臣窃以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籓辅。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但臣言辞鄙野,不能究尽其意。愚以二宫宜有降杀,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书三四上。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 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现代文简史是仪,最初是县吏,后避乱与东吴孙权,任其为骑都尉。跟随吕蒙袭击关羽,平定荆州后,任裨将军,封都亭侯。黄武年间,大破魏将曹休,迁偏将军,入朝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妆兼领条辞讼;又奉命教诸公子书学,后辅导太子,蜀相诸葛亮卒。是仪出使蜀国,修固吴蜀联盟,后拜尚书仆射。是仪清廉忠直,为官数十年,未曾有过失,终年81岁。 历史评价孙权: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陈寿:①是仪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②是仪,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仪清恪贞素,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徐众:①古之建姓,或以所生,或以官号,或以祖名,皆有义体,以明氏族。故曰胙之以土而命之氏,此先王之典也,所以明本重始,彰示功德,子孙不忘也。今离文析字,横生忌讳,使仪易姓,忘本诬祖,不亦谬哉!教人易姓,从人改族,融既失之,仪又不得也。②是仪以羁旅异方,客仕吴朝,值谗邪殄行,当严毅之威,命县漏刻,祸急危机,不雷同以害人,不苟免以伤义,可谓忠勇公正之士,虽祁奚之免叔向,庆忌之济朱云,何以尚之?忠不谄君,勇不慑耸,公不存私,正不党邪,资此四德,加之以文敏,崇之以谦约,履之以和顺,保傅二宫,存身爱名,不亦宜乎! 性格特征1、是仪为人正直而不畏强权。典校郎吕壹经常检举朝中官员,一次吕壹诬告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孙权问百官有没有听闻,百官因畏惧吕壹而说有,唯独是仪说没有。在孙权多番严厉质问下,是仪仍然如实说没有,没有丝毫动摇。最后孙权相信是仪,刁嘉亦得以清白。是仪为官数十年来从未有过失,即使是吕壹亦从来未检举过他,孙权因而感叹:“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若果人人也像是仪那样,又何须法令规管人呢?)” 2、是仪清廉而不治家产,衣食都不是贵重精美的,而且又时常救助贫困者,家中又无储蓄。孙权知道后多次要增加他的俸禄,赐他田地住宅,但是仪每次都辞让。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