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史学新秀奖 |
释义 | 活动宗旨全国“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主要面向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在读本科学生。举行这一评选活动,旨在推动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建设,强化基地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史学研究能力,加强各兄弟基地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参评范围凡教育部批准设立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的21所高校历史学院(系)各专业在校本科生,均可参加评选;本科毕业生亦可提交论文参加本次评选。有关高校包括:(排序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 奖励办法对获奖者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1、 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及其作者将授予“史学新秀奖”,颁发证书和奖金。 2、 本次评奖将设立特等奖和一至三等奖,其中: 特等奖 1名 奖金2000元人民币 一等奖 2—4名 奖金1200元人民币 二等奖 6—8名 奖金 700元人民币 三等奖 10—12名 奖金 300元人民币 3、 优秀论文获奖者在其他条件合格的情况下,将优先免试被接收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组织工作本次评奖工作由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教授、副教授组成评奖委员会并负责论文评审。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评奖活动的学术顾问机构。 参评办法1、 上述高校历史学院(系)各专业在校本科生及毕业生将参评论文寄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请在信封上注明:第X届全国史学新秀奖征文。 2、 论文寄送前,请各兄弟学校组织初评,并推荐其中的优秀者寄送本次评奖委员会。每所学校推荐的论文数不超过6篇,推荐论文请附上“评语”并注明“建议奖项”。 3、 所有推荐参评论文,将由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再次进行评审,拟定获奖论文目录及作者名单,经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公布。 历届获奖者名单第六届(2009年)第六届“全国史学新秀奖”评选揭晓 在教育部高教司和高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第六届“全国史学新秀奖”评选工作已圆满结束。“全国史学新秀奖”评选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具体组织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国21所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的本科生,目的在于提高基地生的史学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热情,发现史学研究新秀,推动历史研究新生力量的培养。 本届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赛论文98篇,评选委员会经过四轮严格评审,优中选优,最后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5名。现予公布。 一等奖(2名) 赵永磊 关于《史记》“贬天子”问题的解读 厦门大学 龙 荻 菲利斯·施拉夫利与20世纪70-80年代的反《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运动 南开大学 二等奖(7名) 陈晓曦 事件·文本·解读——以民国时期“双烈女事件”为中心 南开大学 李 飞 汉代驯象考论——娱乐、祥瑞与文化交流中的象 北京师范大学 林超超 从《阿Q正传》看辛亥革命时期的乡土社会 华中师范大学 张 杰 越南战争中美国国会与总统的外交权力之争 武汉大学 贺绿原 晚清关中官绅在公益事业上的合作与冲突——兼论公共领域理论在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东北师范大学 黄壮钊 明代白银财政之滥觞 中山大学 田 婧 论爱尔兰学术对加洛林文艺复兴的贡献 首都师范大学三等奖(15名) 刘 凯 晚唐两宋龙虎山天师道研究——以龙虎山天师世系为中心 中山大学 谈冠华 上海解放初期的文艺改革:以评弹团为中心的考察(1951-1954) 华东师范大学 念新洪 试论20世纪初期留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国学成分 四川大学 乌 兰 浅论四世达赖喇嘛对蒙藏关系的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 曹振明 具有市场化色差的军费筹措——宋代军事经济及其思想浅析 西北大学 高嘉懿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的交锋 华东师范大学 徐之凯 论圣殿骑士团的兴亡 华东师范大学 王 敏 1762年伦敦公鸡巷鬼魂事件及其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 许 博 水利、环境与社会——清代石羊河流域水案新探 兰州大学 郭 涛 古希腊战船初探 东北师范大学 江天岳 “连吴”方针对诸葛亮北伐进程影响刍议 北京师范大学 黄 瑜 在圣贤与灵验之间——柳宗元“罗池神”形象的历史塑造与变迁 厦门大学 何 珵 民族主义的历史想象——以19-20世纪初德意志史学家对古希腊“20年过渡时期”研究为个案 华中师范大学 靳 煜 清代中朝边界争议考辨——从中朝边界争议看朝鲜的民族主义 复旦大学 杨 悦 华北抗日根据地基层选举运动新探——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为例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全国“史学新秀奖”评选委员会 第七届(2010年)在教育部高教司和高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具体组织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已经圆满结束。 “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国27所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暨211学校历史专业的本科生,目的在于提高基地生的史学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热情,发现史学研究的新秀,推动历史研究新生力量的培养。 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赛论文138篇,分别来自全国27所高校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史学新秀奖”评选委员会经过四轮严格评审,优中选优,最后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9名。获奖名单详见本站“学院公告”栏目。在此特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向参与评选活动的师生表示感谢。 一等奖 学校名称 作者 论文题目 上海大学 程浩 《银雀山汉墓一号木牍重审》 厦门大学 苏显华 《金元时代主首制度研究》 南开大学 史志强 《伏惟尚飨:清代中期立嗣继承研究》 二等奖 学校名称 作者 论文题目 陕西师范大学 葛洲子 《开皇元年中枢构成与隋朝专制皇权的强化》 北京大学 郭洪伯 《西汉内史与三辅再考——兼论西汉的“郡国并行”体系》 南开大学 刘小朦 清代祁州药王庙与药材市场——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中山大学 卢树鑫 蠲免钱粮与均田摊粮:以文斗寨为例试析清水江下游地区清代田赋征收的形式与演变 中山大学 莫冠婷 1897年美国领事协助广东当局购炮案初探 华中师范大学 王锐 药方只贩古时丹——法家学说在近代中国片论 武汉大学 薛梦潇 《<礼记·月令>篇简帛文字辑证》 复旦大学 赵四方、金菊园 藏之箧笥的“志愧书”——杨廷和《视草余录》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章管炜 《论新五德终始说与<世经>帝德谱的形成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 张子青 “亶洲”地望考辨 三等奖 学校名称 作者 论文题目 兰州大学 陈峰焦 葛家湾村落社区天主教传播模式的调查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陈洋 从“机构林立”到“二位一体”——日本在东北所建殖民机构的演变 首都师范大学 纪雪娟 《“谋道不谋身,为法不为名” ——契嵩生平及思想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林秋云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族与村社——以闽南一个村落为对象的个案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刘怡 近代语境下洋商与下层民众冲突模式:以1924年万县木船船工与洋商冲突事件为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 王雯菲 《“普韦布洛号”危机初期美国的政策选择》 武汉大学 吴春宏 《明清时期黔楚边境的府卫纠纷与贵州地方改制——以黎平府与五开卫为例(1413—1727)》 云南大学 吴剑文 《土司视角下的民族自觉研究——以<贵州南龙桥土司安健劝滇蜀桂黔诸土司文>为例》 上海大学 徐尹蕾 《景教更名考——兼论7-8世纪国际政治因素对宗教传播的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