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史前稻作研究文集
释义

《史前稻作研究文集(精)》收录了两位作者从事稻作农业考古多年来的论文41篇,并将其分别归类为“史前稻作的生物学研究”和“史前稻作的考古学研究”两部分,集中展示了他们对中国史前稻作的研究成果,以及对稻作起源及其与史前社会发展演变关系的探索和思考。

图书信息

书 名: 史前稻作研究文集

作 者:裴安平,张文绪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精装:345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030245984

条形码:9787030245984

商品尺寸: 26.4 x 18.8 x 2.6 cm

商品重量: 962 g

ASIN:B002GLW8EW

定价: 118.00元

内容简介

本文收录了两位作者从事稻作农业考古多年来的论文41篇,并将其分别归类为“史前稻作的生物学研究”和“史前稻作的考古学研究”两部分,集中展示了他们对中国史前稻作的研究成果,以及对稻作起源及其与史前社会发展演变关系的探索和思考。

本书适合于从事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史前稻作的生物学研究

水稻颖花外稃表面双峰乳突扫描电镜观察

水稻稃面双峰乳突的研究

炭化米复原及其古稻特征的研究

用粒形判别对古栽培稻属性的研究

澧县梦溪八十垱出土稻谷的研究

澧阳平原几处遗址出土陶片中稻谷稃面印痕和稃壳残片的研究

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古栽培稻的再研究

澧县八十垱遗址古栽培稻的粒形多样性研究

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陶片中水稻稃壳双峰乳突印痕的研究

湖南澧阳平原四处遗址陶片中水稻稃壳双峰乳突印痕的演变特征

八十垱古栽培稻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古稻研究

湖南道县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初步研究

茶陵独岭坳遗址红烧土中稻谷印痕的研究

湖南澧县大坪双堰东周遗址4号水井出土古稻研究

长沙马王堆出土稻谷的鉴定报告

湖北江陵凤凰山M167遗址出土稻谷的研究

河姆渡·罗家角出土稻谷外稃双峰乳突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

鲻山遗址古栽培稻研究

龙虬庄出土稻谷稃面双峰乳突研究

长江下游地区骆驼墩、龙虬庄遗址古稻的研究

黄淮地区藤花落、后大堂龙山文化遗址古稻的研究

甘肃庆阳遗址古栽培稻的研究

大连大嘴子遗址古栽培稻米的初步研究

广东曲江马坝石峡遗址古稻研究

石峡遗址M104古稻稃壳印痕研究

广东封开旧屋山遗址古稻双峰乳突及其印痕的研究

广东高州亚公山遗址H5古稻的研究

福建明溪南山遗址古稻研究

中国古栽培稻的研究

水稻的双峰乳突、古稻特征和栽培水稻的起源

中国古稻性状的时位异象与栽培水稻的起源演化轨迹

中国古稻探秘

第二部分 史前稻作的考古学研究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

长江中游7000年以前的稻作农业和陶器

中国原始稻作农业三种主要发展模式研究

Notes on new advancements and revelations in the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of early rice domestication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质疑韩国小鲁里

史前江南广谱经济与稻作农业

史前私有制的起源——湘西北澧阳平原个案的分析与研究

稻作与史前社会演变的关系新探

序言

之所以要编辑这个集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张文绪先生和我在农业考古中曾经有过的十余年共同追求、合作、探索与工作。其中,第一部分“史前稻作的生物学研究”,集中展示的是张文绪先生对中国史前稻作生物学特征的研究成果与重要贡献;第二部分“史前稻作的考古学研究”,主要是回顾我自己在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考古中的探索与思考。

张文绪先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湖南龙山里耶人,土家族,自号“里耶土人”。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西南农学院,是袁隆平先生的师弟。80年代初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做过一些研究,1994年退休后不计名利和得失、不惧辛劳,全身心地投入史前农业考古,多次全程参加湖南道县玉蟾岩与澧县八十垱遗址的发掘,从生物学的角度为中国史前农业和稻作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研究大体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