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史美丽
释义

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

人物简介

1963.10出生 山东省栖霞市人 汉族 1984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理学院第二党支部支部委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莱阳农学院基础部(现理学院)任教。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有机化学助教班,修完有机化学研究生课程。

教学方面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面对生物类本科专业讲授《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应用化学专业讲授《有机化学实验》,生物科学专业讲授《天然产物化学》、《天然有机化合物》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能掌握本学科的精髓,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采用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现代电教手段,制作完成了2000多副教学图片,使课堂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加速了学生的感知过程,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多次被评为莱阳农学院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莱阳农学院“十大教学名师”。

积极进行教研与教改活动,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及山东省优秀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奖、莱阳农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及优秀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奖共11项。其中“生物分离技术的研究”获山东省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第一位);“生物分离技术的研究”获莱阳农学院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第一位);“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四位);“有机化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获莱阳农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位)等。所有的教改成果全部应用教学中。教改促教学效果显著。

结合21世纪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的改革,积极进行教材建设,主编及参编教材11部。其中“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主编),“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主编),参与山东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及立体化教材“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参编)。

科研方面,研究方向是“天然产物化学”。能熟练运用现代生物分离技术及波谱分析技术,对活性多糖、淀粉、生物碱、挥发油及植物色素等天然活性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主持及参与省部级重大攻关课题六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五项。其中山东省科技厅研究课题:“芋头新加工技术研究”(第一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研究课题:“芋头淀粉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第一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贰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中药多糖对鸡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的研究”(第四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山东省科技厅研究课题:“灰树花发酵液多糖提取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第二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成功完成技术转让。

公开发表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莱阳沙参多糖胶化性能的研究 莱阳农学院优秀论文奖”(第一位);“莱阳沙参多糖胶化性能的研究”同时首届全国绿色食品学术研讨会一等奖(第一位);“北沙参多糖的分子表征和稀溶液性质的研究”获莱阳农学院优秀论文奖(第二位)。

学术成就概述

科研方向是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能熟练运用现代生物分离技术及波谱分析技术,对活性多糖、淀粉、生物碱、挥发油及植物色素等天然活性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主持及参与省部级重大攻关课题六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七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其中山东省科技厅研究课题:“芋头新加工技术研究”(第一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以“一种芋头淀粉的提取方法”为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专利获第八届香港国际专利发明博览会专利发明奖金奖;山东省教育厅研究课题:“芋头淀粉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第一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贰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中药多糖对鸡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的研究”(第四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山东省科技厅研究课题:“灰树花发酵液多糖提取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第二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以900万元人民币成功完成技术转让;科研课题“灰树花优良品种的应用研究” 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山东省科技厅研究课题“莱阳沙参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并获山东省农牧业科技进步奖贰等奖。公开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