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食材密码 |
释义 | 食材密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是由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1日出版的关于食材图解以及食材速查的手册。 食材密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 作 者: 甘立森 编 出 版 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字 数: 240000 版 次: 1 页 数: 244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223023351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美食 >> 保健食谱 营养 定价:¥35.00 编辑推荐图解食材,了解南北之果蔬谷肉,表列营养,提示饮食中ABCD。中国营养学会专家作序,权威、实用的食材速查手册。 内容简介营养学界有一句话:“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指出:“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除母乳对0月~6月龄婴儿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然而面对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各色食物材料,究竟应该吃什么?怎么吃?吃营养还是吃健康?吃得贵是不是就是吃得好?……这些却都成了困扰人们的又一难题。 《食材密码》即针对目前生活中常见的食材进行图文介绍,内容涉及食材不同的俗称、主要成分、营养特点、食用方法、食用注意事项等,以期读者通过这本书对这些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食材有概念上的了解。 图书目录序 说明 第一部分:五谷类 第二部分:蔬菜类 第三部分:畜禽肉类 第四部分:鱼虾蟹贝类 第五部分:蛋类 第六部分:水果类 第七部分:坚果类 第八部分:奶类 第九部分:菌藻类 第十部分:油脂类 第十一部分:调味类 第十二部分:饮品类 附录一:各人群一周食谱举例 附录二:不同烹饪方法对食材营养成分的影响 附录三:食物酸碱平衡论不足以成为膳食依据 附录四: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食材 书摘插图第一部分:互谷龚 我国历史上对于“五谷”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黍、稷、菽、麦、稻(《周礼》);另一种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豆(《淮南子》)。古时候,人们把大麻的子当食物。所以麻归于粮食类。后来麻主要用以纤维织布,便不再列入五谷之中了。黍指玉米,也包括黄米;稷指粟;菽指豆类。 “五谷”的词意演变到现代。已泛指各种作为主食的粮食,统称为粮食作物,或者称为“五谷杂粮”。包括谷类(如稻米、小麦、玉米、高粱等)、豆类(如大豆、蚕豆、豌豆、赤豆等)、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以及其他杂粮。 从古至今,“五谷杂粮”都在中国人饮食结构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所以才会被称为“主食”。 “五谷”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8族维生素。虽然到了现代。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粮食在人们饮食结构的占有比率逐步缩小。但是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考虑。还是应该每日摄入足够量的“五谷杂粮”。《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们日常的饮食调养,强调以“五谷为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我国人均谷类、薯类及杂豆的日摄入量为250-00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