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时空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理论与方法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尹晖 著丛 书 名:出 版 社: 测绘出版社ISBN:9787503011283 出版时间:2002-12-01版 次:1页 数:108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测绘学

内容简介

《时空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深入地讨论了顾及空间和时间关联信息的动态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理论、方法及实际应用。全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变形分析研究现状及进展;变形分析与预报方法综述,叙述和分析了现有国内外变形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概括性地评价和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场合;DDS法用于动态变形分析与预报,比较了时间序列分析中的BOX与DDS法,系统而详细地讨论了一种动态变形分析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其建模步骤,提出了描述变形体稳定性及稳定性判据的依据;讨论了多因子关联分析及动态预报模型的建立,包括用基于灰关联分析的系统状态模型来建立变形因果关系方程和将等维新息和等维灰数递补相结合的动态预测法来进行变形成因分析和预测的新思想、新方法在第五章空间动态变形模型及其预报方法中,作者提出了用灰关联聚类分析方法来描述空间点之间的关系,推出了多点的时空非线性动态模型,使局部单点的变形分析转向空间多点的整体分析,该内容属于当前正在开发研究的新领域。

结合应用、面向应用、介绍基本理论和方法、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是《时空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理论和方法》的基本立足点。在附录中还详细给出了各种算法的程序。

《时空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理论和方法》可供从事变形监测和工程测量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变形观测的研究内容

1.2 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3 本书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变形分析与预报方法综述

2.1 动态系统与模型

2.2 变形分析与预报方法

2.2.1 确定函数法

2.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2.3 趋势分析法

2.2.4 模糊线性回归

2.2.5 自适应过滤法

2.2.6 时间序列分析法

2.2.7 马尔柯夫模型

2.2.8 卡尔曼滤波法

2.2.9 灰色GM模型法

2.2.10 突变模型

2.3 分析与比较

第三章 DDS法用于动态变形分析与预报

3.1 ARMA模型描述

3.1.1.ARMA模型

3.1.2 ARMA模型的物理解释

3.2 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2.1 Green函数

3.2.2 系统稳定性判据

3.2.3 Green函数的递推算式

3.3 模型的建立与建模方法

3.3.1 建模的一般步骤

3.3.2 Box建模法

3.3.3 DDS建模法

3.3.4 两种方法的比较

3.4 DDS法建模与预报

3.4.1 模型参数的初估计

3.4.2 模型参数的精估计

3.4.3 模型适用性检验

3.4.4 模型修正

3.4.5 模型预报

3.5 应用实例

3.5.1 建模与预报

3.5.2 T8~T18缝区稳定性分析

3.5.3 三种建模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立多因子关联分析及动态预报模型

4.1 引言

4.2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4.2.1 基本概念

4.2.2 累加生成与累减生成

4.3 灰关联分析方法

4.3.1 构造灰关联因子集

4.3.2 灰关联度计算公式

4.3.3 关联序

4.4 多因子关联分析及同步预测的新方法

4.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4.2 GM(1,N)模型

4.4.3 有效因子的确定

4.4.4 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

4.5 组合动态预测方法及其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4.5.1 模型建立的条件

4.5.2 GM(1,1)模型

4.5.3 模型精度评定

4.5.4 灰色动态预测模型

4.5.5 分析与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动态变形模型及其预报方法

5.1 引言

5.2 贫信息条件下的多点非线性模型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模型参数A,U的求解

5.2.3 还原预测模型

5.2.4 模型检验

5.2.5 特1列

5.3 灰关联聚类分析

5.3.1 模糊聚类分析的数学基础

5.3.2 灰关联聚类分析

5.4 灰关联聚类法用于链子崖T0~T6缝区整体变形分析

5.4.1 链子崖概况

5.4.2 链子崖变形监测系统

5.4.3 T0~T6缝区地质分析

5.4.4 多点变形的灰关联聚类分析

5.5 链子崖危岩体多点变形模型的实例分析

5.5.1 模型建立

5.5.2 与单点预测模型比较

5.5.3 关于贫信息的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 DDS法源程序

附录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源程序

附录3 GM(1,N)模型算法源程序

参考文献

·收起全部<<

前言

监测和分析地壳运动、工程变形的理论和方法是当今测绘学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变形体的具体情况、条件,产生形变的原因(机理)差异很大,因此其相关技术方法、手段、分析评价理论也有较大不同。但总体上在这一领域中,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且很有价值。本书以作者的博士论文“顾及空间和时间关联信息的动态变形模型及其预报方法”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变形分析研究现状及进展;②变形分析与预报方法综述;③DDS法用于动态变形分析与预报;④多因子关联分析及动态预报模型的建立;⑤空间动态变形模型及其预报方法等。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变形研究领域向时空性、整体性、非线性和可靠性方向发展,也为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有关变形研究书籍中增添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供有关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由于变形体的结构、组成物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外力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建立合适的确定性模型困难,因此,对局部地壳范围内(特别是滑坡及高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活动规律和趋势分析,以及对它们活动状况的预报等问题的研究,通过揭示变形观测数据序列的结构与规律,建立动态预测模型,反映变形特征,推断变化趋势,就成为一种快、省、好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用数学模型来逼近、模拟和揭示变形体的变形规律和动态特性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在动态变形分析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建模应顾及到信息量的多少,单点分析没有利用监测点之间的相互关联的信息等。对此,本书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实现变形监测目的,解释变形机理,验证设计,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预测和避免灾害发生,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书与国内外已出版的同类书籍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及独到之处:

1。开拓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由于变形体的时空特征明显,影响因素复杂,以往只是做单点的变形分析,多点的空间整体分析几乎是个空白。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将局部单点的变形分析转向了空间多点的整体分析。首次提出了用灰关联聚类分析方法来描述空间点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多点的时空非线性动态模型,这种分析方法能充分利用各类采集到的信息,发挥整体积极作用,改变以往静态的单点分析为更接近现实本质的动态分析,更为完整和全面地反映变形体的状况。它与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