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鲷鱼 |
释义 | 石鲷科有一属二种,肉食性,栖于岩礁及珊瑚礁地形海域,以小型贝类、甲壳类为食,齿板锐利,可轻易咬碎贝类、甲壳类的坚硬外壳,所以英文称为「刀颔鱼」. 石鲷大部分栖息在温、亚热带水域,具有强壮的牙齿和鸟喙般的口部,可将海螺、蚌类、海胆等咬碎吞食,被认为是鱼类中智能相当高的一种。 石鲷鱼:在只有30厘米长时通常被称为“黑色假面翁”或花纹鲷鱼,随着鱼的成长,雄鱼的花纹变淡,又被用其身体被色被称为“银鱼”,口周围的黑色部分较引人注目,据日本记录,在静冈有钓上过一条82.5厘米的石鲷鱼。 身体上有7条横带,随着长大雄鱼身体上的这些横带会变得清晰,口的周围变黑,而雌鱼的口周围也变黑且身体上留有横带,生息于沿岸礁石海域,海胆等硬贝类海底动物是它喜爱的食物,产卵期在4-7月,一般的全长30-50厘米,最大的能有80厘米长,公布在中国浙江以北至日本各地,尤其西日本较多,冲绳本岛以南是否分布,不清楚。在韩国,台湾香港也有分布,夏威夷群岛也有记录,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有会随海流洄游的习性。 可驯化的鱼: 石鲷鱼是海洋动物中可驯化的鱼类,经过人类的驯养,它能像海豚一样,表演很多高难度的精彩节目。石鲷鱼的牙齿细小且多。上齿和下齿能交错地愈合起来。这种牙齿适宜于咬碎特别坚硬的东西,如海螺、海胆、藤壶等贝壳类动物,但对诸如海草等柔软的食物,它却只能摇头兴叹。 鱼类杂技明星——石鲷鱼 身体秀丽的石鲷鱼,不但能演出跳环的节目,还能用熟练的技巧为观众表演推球上坡等有趣节目,被游客称为动物园中的杂技明星。 在一个盛有海水的大型透明水簇箱中,从上面吊下红、蓝、黄、绿、褐5种不同颜色的金属环。经过训练的石鲷鱼,听到水簇馆调驯师的笛声之后,就钻过5只不同颜色的金属环。然后,调驯师又把5只金属环高低不平地放在水中,用不同的笛声为信号,让石鲷鱼有条不紊地忽上忽下地钻过,最后,调驯师把高低不平的五只金属环转成各不相同的方向,这时石鲷鱼会一上一下、忽左忽右再次钻过这5只环。 另一个节目,是在水槽当中放置一张小台子,将一条中间凹的长板,一端搭在台子上,另一端搭在水槽底面,形成一个斜坡,在长板的下端,放置一只高尔夫球。表演时,让经过严格训练的石鲷鱼游到高尔夫球旁,顺着长板的斜坡,一口气把球顺着长板推到小石子上。它每次表演完后,便可得到调驯师所给的一片鲜虾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