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阡苔茶 |
释义 | 简介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 地理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 特性石阡苔茶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经农业部检验,该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 现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苔茶之乡”称号。国内省内金奖拿到手软,美舆度极高,成反比的是,市场知名度极低.目前石阡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5.8万亩,计划于2011年扩大至30万亩(来自石阡县红头文件)。 地理标志保护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石阡苔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石阡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石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石阡苔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一)品种。 当地群体种。 (二)立地条件。 海拔800m至1300m,土壤为黄壤或山地黄棕壤,土层深度在1m以上,土壤pH值4.5至6,有机质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选用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插条进行无性繁殖。 2. 茶树种植: (1)定植时间分别为早春(2月上旬至3月中旬)和冬栽(10月至12月)。 (2)定植密度:单行栽:每公顷最高株数≤75000株;双条栽:每公顷最高株数≤90000株。 3.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不少于2500kg;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1. 采摘时间和标准:采摘期为春季。禁采雨水叶或露水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至二叶。芽叶完整、鲜活。具体如下表: 级别 标准 特级 全芽、匀整肥壮 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全展叶不超过5%,芽叶完整匀净 二级 一芽一叶半展,一芽二叶初展不超过5%,芽叶匀净 2. 鲜叶运输:应使用透气良好的、光滑清洁的容器装运鲜叶,运输时不得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物品混装、混运。鲜叶采摘后4小时内运到加工厂。 (五)加工工艺。 1. 传统工艺:全手工制作,杀青做形→摊凉→做形→干燥→烘焙足干→提香。 2. 改良工艺:杀青→摊凉→理条做形→摊凉→做形→摊凉→烘焙足干→提香。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芽叶色泽绿润、叶肉肥厚,外形扁平尚直有毫,耐冲泡、冲泡时叶芽竖立,茶汤黄绿明亮,滋味醇厚爽口,栗香显露,叶底嫩绿明亮。 级别 外形 内质 形状 色泽 整碎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稍扁平、略直、有毫 绿润 匀整 洁净 嫩栗香 一级 稍扁平、略直、有毫 绿、 二级 尚扁、略直、有毫 黄绿、尚润 欠匀整 洁净 栗香尚持久 醇尚鲜 黄绿、尚亮 尚完整、明亮 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茶多酚/%(m/m) 18.63-23.9 氨基酸/%(m/m)≥ 3.0 水浸出物/%(m/m)≥ 40.0 硒(以Se计)/(mg/kg ) 0.199-4.0 锌(以Zn计)/(mg/kg) 41.7-65.0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