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玉昆 |
释义 | 1 清代北方著名评话家石玉昆,约公元1856年前后(清文宗咸丰中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字不详,号问竹主人。 是北方著名之讲唱艺术家,擅长讲《忠烈侠义传》,原稿有三千余篇。其后经人编为小说,成《三侠五义》一百二十回,《小五义》一百二十四回,《续小五义传》一百二十四回,先后出世。 ◎ 成就古典说部《三侠五义》又经俞樾之改编,名为《七侠五义》,辞句较雅洁,但《小五义》等多杂方言,不脱评话家本色,实校改本之《七侠五义》为胜。中国子弟书、单弦(北方一种牌子曲)等说书艺人。石玉昆(约1810~1871),字振之,满族,天津市人。石玉昆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以自弹自唱西城子弟书(即西调)著称于世。他不仅弹唱俱佳,而且还说唱《龙图公案》(《包公案》),很受市民欢迎。《龙图公案》根据旧本中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别出心裁,改编成侠义英雄白玉堂等人辅佐包拯为民申冤办案,并且平定藩王作乱的故事。其中人物描写细腻,情节曲折,富有生活气息。这部书的说唱曲词,现存50余种。另外,保存下来的还有《青石山》、《风波亭》等数种。石玉昆说书的内容由当时的文良等人笔录下来,称为《龙图耳录》(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印本)。光绪初,北京隆福寺街的聚珍堂书店曾以木活字排印《三侠五义》、《七侠五义》行世,流传甚广。现代的评书艺人大多根据这两种版本进行演出,影响颇大。相传石玉昆的演唱以巧腔著称。现在单弦的曲牌里的〔石韵书〕就是石玉昆演唱赋赞类唱词的唱腔,可见其对各曲艺形式的影响之大。 ◎ 轶事清代道光年间,北京城里来了一位技艺高超的曲艺艺人石玉昆,他表演的“包公案”,内容丰富,精彩动人,一时风靡了北京城。有人把石玉昆的说唱内容记录下来,抄录改编,编成一部一百二十回的《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晚清鸿儒俞樾先生称赏其酣恣淋漓而又点染细腻的文笔,叹为“如此笔墨,方许作平话小说;如此平话小说,方算得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鲁迅先生赞叹小说中那些智勇双全、志薄云天的侠客义士:“独于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绘声状物,甚有评话习气”。《三侠五义》在北京上海先后出版,作为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代表作品,形成一股传统公案侠义小说的狂潮。 2 江苏省京剧院导演◎ 概要石玉昆,1943年l2月出生,兴化市人。江苏省京剧院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协会理事,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毕业于中国戏校及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分配在江苏省京剧院工作。 ◎ 成就曾导演京剧、地方剧、电视剧40余出(部),其中京剧《宝烛记》获'82江苏戏剧百花优秀演出奖、导演奖,并参加全国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获文化部首届文华奖,《红菱艳》获'88京剧新剧目汇演优秀新剧目奖与省政府通令嘉奖,并参加北京第二届中国艺术节;《青蛇传》获'92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新剧目奖、优秀导演奖及文化部第三届文华奖;《荣辱鉴》获'86江苏新剧目调演优秀演出奖与导演奖、'90江苏省首届"紫金杯"导演奖;《徐福》获'95江苏省首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等。此外,还导演了京剧《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扬剧《母亲河》、《王昭君》、《铁面情》、《我想有个家》、越剧《情断龙脉》、淮海剧《半世奇缘》、电视剧《草莽皇帝》、《唐伯虎三哭》等在省内多次获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