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油阴谋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石油阴谋

作 者: 斯特恩 著,石晓燕 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1

字 数: 281000

版 次: 1

页 数: 286

印刷时间: 2010-8-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8621838

包 装: 平装

定价:¥46.00

编辑推荐

《石油阴谋》:石油=财富、权力,甚至是统治世界?拨开迷雾探根求源破解百年石油迷局世界大战、国家冲突、跨国公司的幕后摆脱不了“石油阴谋”比石油战争更为血腥,比政府腐败更让震惊!

一部用血与火的文字记载惊险故事的书。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所上演的种种阴谋,但我们需要知道世界上的哪些事情“被阴谋”了。

内容简介

虽然为石油而起的硝烟未曾弥漫中华大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与之永世“绝缘”。更何况,面对石油金融化燃起的浓浓战火,我们早已不能置身其外。——黄晓勇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石油阴谋》是一部集故事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精彩作品,它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允满悬念与离奇,它的知识性让你有一种醍醐灌顶、相见恨晚的感觉。以石油为题材的书。很少能像这《石油阴谋》·样如此精彩纷呈。、当今世界,石油虽然是个谁都绕不开的话题,但“石油阴谋”却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当最后的幕布被拉开,你会发现承载金钱与权力的石油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阴谋与争斗。《石油阴谋》为你记载的就是自石油被开采以来一直到石油工业高度发达的时代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谁都无法否认,自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西方世界的首选燃料以来,石油一直是世界上一些血腥战争的起因。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为确保其石油供应而采取推动冲突升级、支持腐败政府或者暴力统治的行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石油是一个重要因素;石油还引发了苏伊士运河危机、两伊战争、比夫拉战争以及发生在安哥拉和乍得的冲突……

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虽然我们无法感受硝烟与战火下的石油阴谋,但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石油的历史与现状意义重大。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 在血与火中: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

1900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是一场反对外国势力的起义。义和团运动爆发以后,马库斯·塞缪尔再也不能在中国销售石油了。他在得克萨斯州第一口“自喷”油井所在的纺锤顶油田做投机买卖也赔了钱,因为他在北婆罗洲的那口新油井生产的石油有股很难闻的气味,这使其失去了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不想在家里用这样的石油取暖。

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

壳牌与标准石油公司的惨烈竞争

石油、暴力与革命:巴库和墨西哥

石油为战争输血

第2章 拼死争夺:中东是如何被瓜分的

英国军队已经占领了巴格达,但1918年11月,他们违反了就在一周之前达成的停战协议,又占领了摩苏尔。在英国军队逼近巴格达时,英

国战时内阁秘书长莫里斯·汉基阁下在给鲍尔弗的信中这样写道:“控制这些石油的供应成为战争的首要目标。”而法国得到的“礼物”则是英国已经占领摩苏尔的既成事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为人知的石油战争

欧洲国家为什么在中东地区开战?

巴黎和会:有多少石油内幕?

石油巨头的丑恶嘴脸

《阿奇纳卡里协定)):有史以来最大的卡特尔

第3章 财富与革命:向拉丁美洲进军!

在20世纪剩余的时间里,暴力战争在拉丁美洲这些石油生产国之间不断发生,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尽管受欢迎的“左翼”反对派反对美

国支持的许多政权,并且美国政府和石油巨头察觉到了外国跨国公司的“剥削”,但还是希望确保他们继续有权使用拉丁美洲的油田。

血色黄昏:石油公司与墨西哥革命

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宠儿

石油巨头染指国家战争

第4章 石油:现代战争的致命武器

日本人很快就明白了一点,即尽管开发了合成燃料技术,他们要发动大规模战争还是需要保证其石油供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侵略

中国的日本人不知道他们就在位于哈尔滨西北部的1959年才被发现的储量巨大的大庆油田的正上方。)

出卖埃塞俄比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决战

石油令希特勒着魔

入侵苏联:石油与意志的较量

石油巨头与希特勒的交易内幕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国法本公司

美国石油公司援助纳粹

石油公司大发战争横财

阴谋诡计、宣传资料和间谍活动

要挟美国

中东战争

石油为德日军队敲响了丧钟

争夺中东石油霸权

第5章 誓死争夺:石油生产国的控制权之争

1972~1976年,仅伊朗一个国家就购买了美国价值100亿美元的武器。事实证明,在武器装备方面欧佩克成员国总体上都是大手笔的买家,所以甚至有人暗示,美国制造石油震荡,是一种石油公司向石油生产国提供购买武器的资金的策略。

美国的如意算盘

石油公司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双簧计”

扶持萨达姆上台

要挟世界:欧佩克挑战西方国家

石油换军火的阴谋

第6章 “冷战”:不为人知的石油战争

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军火贸易始于1981年3月9日——两伊战争开始7个月后。在伊朗支持者的赞助之下,美国政府成立了两个虚拟公司。第一个公司从美国政府购买武器,以很小的进销差价卖给第二个公司。第一个公司获得的利润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转账给康查斯。

非洲“冷战”

安哥拉内战:为石油而战

比夫拉战争:谁是幕后黑手?

苏联为何入侵阿富汗?

两伊战争:为什么而战?

让美国难堪的“伊朗门事件”

第7章 推翻萨达姆: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关于“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真相,“阴谋论”的说法即使没有数千种,也有数百种。一些人关注的是袭击事件本身,例如,有人声称,

美国空军击落了第四架飞机,阻止了其袭击计划的执行。南美洲的许多报纸和电视台认为,冲入五角大楼的是导弹,不是飞机,因为没有飞机进入大楼的任何图片,而且那个洞“太小了”,不可能是一架飞机撞出来的。

第一次海湾战争

禁飞区:不宣而战

“石油换粮食”丑闻

小布什入主白宫:凭什么?

“9·11”:美国的阴谋?

“持久自由行动”

第二次海湾战争

第8章 为了石油:不惜一切代价

近年来,美国和其他石油进口大国给这些石油生产国政府提供越来越多的财政支持和军事援助。这些政府因提供石油而侵犯人权的行为经常被轻描淡写.而社会“稳定”则被视为高于民主。

觊觎拉丁美洲

“石油换医生”

非洲:没有被遗忘

穷尽一切手段

……

第9章 为石油而杀戮

第10章 未来:我们究竟还有多少石油可以利用?

结语

致谢

译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