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湾镇
释义
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街道名

石湾镇原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辖镇。2003年9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石湾镇,设立石湾镇街道。该街道位于禅城区东南部,历史文化殷实,魅力无限。被称为“南国陶都”,有“石湾瓦,甲天下,旁及海外之国”之美誉。

石湾镇位于禅城区东南部,石湾镇原为广东省佛山市市辖区。是“中国陶瓷名镇”,2000年,石湾区辖2个街道、4个镇石湾区2002年12月8日,撤销佛山市城区和石湾区,设立佛山市禅城区。以原佛山市城区、石湾区和原南海市南庄镇的行政区域为禅城区的行政区域,2003年9月21日设立石湾镇街道。2006年7月禅城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由石湾、澜石和城南三个街道整合而成新石湾镇街道,行政区域包括原石湾镇街道沿季华路以南部分以及原澜石和城南街道的区域,面积26.62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约30万人。2005年,全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8.46亿元,同比增长16.6%;工业总产值84.77亿元,同比增长18.73%。

石湾镇街道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加工基地和不锈钢制品及材料集散地,现有焊管生产线1000多条,压延生产线150多条,不锈钢加工企业450多家,贸易商户2000多家,从业人员48000多人,拥有佛山澜石(国际)金属交易中心、普澜路不锈钢交易市场、东江龙有色金属物流中心等一大批不锈钢专业交易市场,涌现出宇航、利华达、金澜等一批优秀不锈钢加工销售企业,太钢、宝钢、宝新、浦项等国内外不锈钢巨头纷纷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不锈钢年吞吐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其中装饰类管材占全国的80%。2002年,原澜石镇被认定为广东省不锈钢专业镇,2003年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的不锈钢名镇。

石湾镇街道素有“南国陶都”之称,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誉海外,蜚声国际,而“石湾公仔” 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却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有着源远流长、底蕴厚实的陶文化根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陶瓷经济发达、陶瓷文化最齐备的地区之一。拥有南风古灶、陶师庙、丰宁寺、石湾陶瓷博物馆、美术陶瓷厂、公仔街等旅游文化资源,辖内企业鹰牌陶瓷享有“中国名牌”、“中国建材本土第一名”称号;东鹏陶瓷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500家最具竞争力品牌”以及“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 石湾艺术陶瓷俗称为“石湾公仔”, 五百年薪火不断的南风古灶,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2005年,原石湾镇街道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十佳“中国魅力名镇”。 石湾酒厂更是历史悠久,创立于清朝道光十年(1830年),原名“陈太吉酒庄”,厂址位于石湾朱紫街即现时的太平街106号,迄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是广东真正还在原址生产的中华老字号,以善酿纯正粮食酒而饮誉中外。 石湾镇街道努力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区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原城南街道是省、市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试点单位,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惠景社区是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社区、广东省平安和谐红旗社区、省委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惠景社区、玫瑰社区、丽银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文明社区。惠景社区、玫瑰社区、平远社区被评为广东省绿色社区。原石湾镇街道“星光老年之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星光老年之家”先进单位。

石湾镇街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人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卫生、教育、文体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原石湾镇街道被评为“省教育强镇”;2004年,原澜石街道被评为“省教育强镇”、“省卫生镇”;原城南街道被评为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石梁、湾华、沙岗、石头、鄱阳、塘头、河宕等7条村顺利通过了省卫生村考核小组的考核评估;街道所属各中小学校均被认定为区级以上等级学校。

目前,石湾镇街道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社会治安良好,教育先进,投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整合后的石湾镇街道将按照市、区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心组团核心区建设的大规划,进行新区域的定位和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成从城镇化到城市化的转变,努力建设平安和谐、富裕安康、文明祥和的新石湾。

广东佛山石湾镇为中国十大魅力乡镇之一。这里历史文化殷实,魅力无限。石湾被称为“南国陶都”,有“石湾瓦,甲天下,旁及海外之国”之美誉,有着源远流长、底蕴厚实的陶文化根基,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河宕贝丘遗址就是最好历史见证。到唐宋时期已经非常发达,明清两代最为鼎盛,方圆几公里的小镇有陶瓷107座,陶瓷行业从业人数达6万多人。生产的陶瓷分为日用、艺术、园林、工业、丧葬五大类二十四行。

2 广东省博罗县辖镇

区域概括

石湾镇原是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下西沙河与东江环抱的一个港湾,故名石湾。石湾镇位于惠州西南面,与东莞石龙镇隔水相望,从地图上看,一条东江将两镇一分为二。石湾镇素有“罗浮山下第一镇、东江明珠”之美誉。 石湾镇位于博罗县西南端,地处广州、惠州、东莞三市交界,交通便利,东北距惠州、南去深圳、西到广州均只需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石湾镇是广东省的中心镇,也是全国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之一。

石湾镇处于北纬23°7′25″,东经113°51′ 47″。石湾镇是东江的冲积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在20℃-22.2℃这间,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 ,无霜期达360天以上。

石湾镇是广东省的中心镇之一,也是惠州十八个中心镇之一,全国“千强镇”。位于博罗县的西南端,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2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其中常住人口5.1万人,外来人口9万多人。西部与增城市接壤,南部隔东江、西沙河与东莞市石龙镇和本县园洲镇相望,北邻福田镇。石湾镇经济发展快,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亿元,工业生产总值83亿元,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3亿元,农村人均年收入10080元。石湾镇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基础设施

石湾镇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镇内建有两座大桥,分别与东莞石龙镇和石排镇相通,建有日供水量3万立方米和5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各1间,11万伏变电站两座,公园1个,卫生院2家。2008,总投资3881万元、占地面积501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759平方米的红海口岸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周边乡镇的企业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通关服务。

工业

石湾镇工业起步较早,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工业经济迅速发展。2003年6月,石湾镇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4350亩的科技产业基地等工业园区。园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无论在交通、水电、通讯、业务配套方面都能为投资者带来最便利和最良好的服务。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落户企业50多间,用地4500多亩,投资额达30多亿元,大型企业惠州市红墙化学建材、群力电子文具厂、华盛文具(惠州)有限公司、喜斯达电器有限公司等纷纷落户投产。

2009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亿元。截至2008年底,镇内有工业企业1085家,就业人数8万多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规模较大的有南亚塑胶、衣之纯服装、恒丰化工、惠州亚华黏胶、专顺电机等企业。2008年10月,总投入9000万元、占地面积119亩、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的广达鞋业吉泰厂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农业

石湾镇农业基础发达,是广东省珠三角十大农业示范区的一个功能区,国家和省分别在这里建立了铁场万亩优质水稻基地、黄西韭黄基地以及占地5000亩的白沙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地,基地主要种植蔬菜、水稻、韭黄、马铃薯、甜玉米等。注册有“伴永康”稻米商标和“黄西韭黄”等农业品牌商标,其中黄西韭黄已通过了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农业总产值3.55亿元,镇级财政可支配收入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80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19387元,完成税收19879.1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1亿元,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22.6亿元。石湾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达国家一类水标准的联和水库是生活用水直引水源, 拥有“中国韭黄之乡”之称的黄西韭黄基地、铁场万亩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和白沙甜玉米种植基地等现代化农业基地,是开发建设悠闲生态旅游业的良好资源。

第三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石湾镇第三产业得到较好发展。目前,镇内有中港城购物广场、新世界购物广场以及富邦购物广场等较大型商场。。其中,房地产和酒店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近年来,投资4.5亿元的丽湾花园、1.5亿元的新怡花园和12.48亿元的奥晨地产·龙湾新城等工程陆续竣工交付使用,首期投资1.4亿元的一品中央已顺利开盘,投资1.2亿元的尚城国际、首期投资4亿多元的皇庭一号公馆已动工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的嘉豪御景酒店已竣工并顺利试业。

交通状况

广汕公路、广惠高速公路与镇内两条主干道石湾大道、永石大道形成纵横交通网络。距惠州、深圳、广州均只1小时车程。水路有东江航线,上可至惠州、河源,下可至广州、香港等地。建有年吞叶量达50万吨的石湾集装箱码头,货轮货运每天直达香港。规划建设中的从莞高速、广汕铁路贯穿全境并设有互通口 。石湾东江大桥、罗浮山东江大桥和建设中的沙河大桥飞架南北,连通东莞市石龙、石排等发达乡镇;石湾大道、明月大道、飞鹅大道和建设中的振兴大道,连接县内福田镇、园州镇以及广州市增城区三江、石滩等周边乡镇 镇内建有两座横跨东江的大桥,分别与东莞石龙、石排两镇相连,村道均铺设水泥路面;现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量共7.3万立方米,正规划建设第三自来水厂(设计日供水量15万立方米);拥有两座11万伏变电站及石湾宾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商务环境优越,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口岸部门均设有办事处,金融、电信邮政等机构一应俱全。目前,正在建设投资总额2.62亿元的十项重点工程。 ——产业基础良好。现有工业企业548家,就业人数4万多人。其中,投资超亿元的企业1家,5000万元1亿港元的1家,1000万元至5000万港元的有65家。主要以塑胶、化工、电子、五金、纺织、服装为主。较大规模的企业有:南亚塑胶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占地900亩,总投资6.4亿美元,首期工程已建成投产。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罗浮药谷项目已签订意向书。

文化状况

石湾镇文化娱乐设施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除镇建有公园和文化广场外,各村组也积极筹集资金兴建文化公共设施,经济较好的村组都建有自己的文化广场、曲艺娱乐中心、运动场、老人活动中心等,我镇还经常在节假日举办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如龙舟赛、篮球赛、电影晚会等,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活跃。此外,近年来,石湾镇非常注重民生建设,努力提高群众的社会福利水平。每年投入近100万元为老人开展祝寿活动,凡70岁以上的老人在生日当天镇都送上一个蛋糕和3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祝寿金。另外,各村每年都会给村民发放福利分红,经济较好的村每年每人有3000多元,除分红外,各村每年还为每位老人发放3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老人金。

石湾未来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城镇和打造岭南最美小镇是石湾未来发展的方向。2009年以来,石湾镇按照 “两个中心、三大板块”和打造岭南最美小镇工作思路,努力抓好新城区、产业园两个中心建设;规划好东北部生态观光农业、中部工业、南部商贸娱乐服务业的“三大板块”功能布局,按照 “三三”招商工程目标和“四个指标、一个带动”的标准推进招商引资。

科学的规划和美好的远景,让石湾得到各地商家的青睐。近两年来,许多经济社会效益好,财税贡献大的企业纷纷落户石湾。2009年以来,全镇共引进企业 285间,投资总额达23.3亿多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首期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中兴项目——惠州市长飞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人民币的惠州市冠耀玻璃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惠州市创仕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广东欧米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东湘大骆驼饲料有限公司、博罗县常美印刷有限公司、华文电子科技咨询(惠州)有限公司、惠州联顺泰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金岛贸易(惠州)有限公司等等。目前,石湾镇有工业企业1200多家,就业人数8万多人,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多亿元。逐渐形成了以化工、电子、五金、制衣、纺织、塑胶、中医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已成功跻身珠三角经济产业链中。南亚塑胶、衣之纯服装、博美化妆品、红墙化工等企业与品牌响誉海内外。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石湾城镇的档次和综合竞争力。2009年以来,石湾镇在启动了沙河大桥、兴业大道、振兴大道、联和水库直供水管辅设工程以及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规划建设骑楼街、文化体育中心、新汽车站、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大楼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大手笔投入,对石湾大道、滘源路、明月大道等主干道进行升级改造。

高效服务 开拓包容

石湾有“廉洁、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康乐宜人的生活环境,在石湾,投资商家不但可以感受石湾人的谦让包容、敢为人先,得到石湾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良好治安环境等方面的高效保障,还可以充分享受优质完善的投资服务。企业在投资咨询、手续办理、项目建设和投产后服务等方面都能得到镇相关职能部门的贴身服务。另外,在石湾投资创业,还能拥有石湾在土地、税收、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投资者得到最大的投资保障。与此同时,随着石湾城乡建设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前来务工的劳动者日益增加,石湾也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和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向企业提供高素质劳动人员,可充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近年来,石湾还定期举办各种庆典和客商联谊活动,如元宵烟花晚会、端午龙舟赛以及各种庆典活动,与各方人士联结友谊,畅谈发展,热情邀请投资商家前来发展创业。与此同时,为帮助投资企业发展壮大,石湾镇还经常组织企业和产品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类发展交易会,为企业搭建发展交易平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春华秋实结硕果,城乡绽放文明花。走进石湾,政通人和、蓬勃发展的亮丽画卷将在你面前徐徐舒展,让你细思品味,感受创业的激情、热情。知礼、守信、创新的石湾人,正期盼与各界人士携手共进,奏响未来美好乐章!

回顾历史

石湾镇历史悠久,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历代无志。《博罗县志》中有关石湾的史料,起于唐终于清,零散而不系统,语焉不详。民国迄今80余年间,石湾史实更无专书记载。及至20世纪80年代,石湾在改革开放中迈上现代化康庄大道,为了更好地鉴古通今,规划未来,1993年1月,中共石湾镇委书记刘达兴提出"要写石湾的昨天、今天、明天",以适应改革开放和教育下一代的需要。于是镇办公室着手搜集资料,石湾、铁场、中岗等管理区召开了父老座谈会,进行调查。石湾中学教师陈海铨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3月写成《石湾史话》(上编),上溯远古至民国止。1994年7月,在博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指导下,石湾镇镇志编写组正式成立,何来副镇长主其事,全镇群策群力,广集资料,编年梳理,分类纂写。10月,《石镇镇志》定稿,凡七章,约三万字。《石湾镇志》记载了翔实的地情资料,叙述了石湾伟大的历史变迁和石湾人民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英雄业绩,是一部社会主义的新方志。《石湾镇志》经编载,是石湾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产义精神文明的又一个新成果。

历史沿革:清朝至民国初年的工业重镇

清朝时期,乃农工产业重镇。

在清代,由于石湾镇土地平坦肥沃,陂水灌溉便利,且多湖泊地塘,农业相当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繁盛。由于商业经济的活跃,石湾地区形成了两个圩市。铁场圩逢二、四、六为圩期,是石湾北部的大农贸市场。石湾号称“石湾市”,已无固定圩期。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省筑广九铁路,西从增城红花地入县界,经石湾西南部的大涌瓦窑、南跨东江至东莞石龙。那时候的石湾成了各种加工业、农工产业的重镇。

当时在西沙河与东江河交汇处有一个地方叫石湾尾,20世纪初,东江中下游的船舶运输,大都以石湾尾和东莞石龙为终点,再由这里经水路或铁路转运到广州、香港各地。石湾石龙一河两岸地带成为东江农工产品的集散地,百业勃兴,熙熙攘攘。从石湾彭屋到瓦窑段两旁都是商户店铺和手工作坊,有金山米(精米)作坊、面粉作坊、油榨坊、糖坊和荔枝干作坊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所产的产品大都销往香港。仅石湾一地就有石湾市场、桥头市场和瓦窑市场等三个大市场。此时的经济兴旺繁荣达到了石湾在解放前的历史最高峰。

民国初年,因战乱而萧条。

民国初年的军阀统治、连年混战给石湾带来破坏性的影响,石湾的工商业陷入严重的不景气局面。石湾居惠州、广州之间,有陆道通博罗。陈烔明叛军进攻广州及败退惠州时都经过石湾,几年的拉锯战,地方的无政府状态,给石湾本已衰落的经济以致命一击。1925年9月,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大举进攻博罗,陈烔明叛军从石湾向博罗方向败退时,沿途洗劫,给石湾造成极大的破坏。石湾尾的工商户如鸟兽散,房舍一间间倒塌,昔日最繁盛的沿江工商区徒剩下一片瓦砾。石湾工商业从此一蹶不振。

社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石湾建设了罗浮山东江大桥和石湾大桥,镇政府引用罗浮山联和水库的清澈库水和东江河水兴建了两座大型水厂,日供水量达8万吨。拥有红海货柜码头,还有惠州海关驻石湾的办事处,周边几个乡镇的企业产品均可在石湾直接报关出口。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石湾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斗转星移,石湾由一个农业区飞跃为一个工业镇,迈上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坦途,成为惠州西部的经济重镇,名列全国“千强镇”。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当地政府还推进保护和弘扬石湾历史文化的工作,在2004年新修编的《石湾镇城镇建设发展整体规划》,正式立了一个“保护历史文物”专项。石湾镇以一镇之力出版一本考古专著,可见其弘扬历史文化的决心和魄力。

地名由来

1371年(明太祖洪武四年)石湾镇正式设立行政建制,当时辖神护都(今铁场、石湾),仙福都和仙都的一部,辖下北镇围、里波水、中岗、上坊、滘吓、鸾岗、洪圣坊、源头、上滘、铁场、白沙、泊头、西埔、黄塘、欧阳等51个村,辖地涵盖今天博罗九潭、福田和增城三江的部分地区。是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下西沙河与东江环抱的一个港湾,故名石湾。

大事记

约五、六千年前 铁场苏屋岗和何屋岗贝丘遗址,出土有新石器陶器等。

约二、三千年前 铁场,青铜文化。出土有东周青铜编钟等青铜器,青绿釉色的 纹陶罐等陶器。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 隶属南海郡傅罗县。

公元一到二世纪 受到中原文化很深影响。铁场苏屋岗东汉墓群,中岗岗头岭东汉大墓(属"熹平四年四月"〈175年〉)。出土有大量铜器、陶器和文字砖等。

八世纪后半叶 唐玄宗敕立的"明月戒坛"刻石立于铁场。铁场成为东江中下游出家僧人的递度受戒之所。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九月 黄巢起义军从福建进入粤东,经过石湾地区进攻广州。至今境内有相传的"黄巢墩"多个。

十到十一世纪 宋朝时,惠州郡守黎岩在铁场村建伏波庙。

宋朝时,石湾建有三大书院:清湾书院、擢桂书院和白沙书院。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僧人自眸在石湾护国寺。

宋雍熙二年(985年) 僧人守容在铁场建寺,因掘地得到"明月戒坛"刻石,遂将新建寺取名"明月寺"。

宋绍至元年(1094年)九月 苏轼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从省城取水道乘舟入西沙河,在源头派泊头圩登岸,廿八日乘肩舆先到明月寺,后上罗浮山。

宋景炎元年(1276年) 南宋二王行朝进入广东,沿潮州、惠州、东莞向珠江口撤退,曾路过铁场、石湾。

元至元廿一年(1284年)五月 区钟等率起义军在石湾截击元军粮道,执杀护饷的元大将合剌普华于中心岗(今中岗),震动元廷。

明洪武四年(1371年) 建石湾巡检司,驻在石湾,主管缉捕盗贼等事。

石湾正式行政建制。

明隆庆四年(1570年) 倭寇流劫铁场村一带。

大饥荒,瘟疫流动。县建石湾社仓,主管平 赈济等事。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知县孙章在石湾增建五马公书院。

清嘉庆七年(1802年) 羊屎坑陈四起事,焚掠石湾。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 知县马德滋首倡捐"膏火"(教育赠款)给清湾书院,又"判乡中官荒一区,将租银归院"。

清咸丰十年(1860年) 基督教传入博罗,伦敦公会牧师于铁场竹园设"福音堂"。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石湾周、姚二姓大械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省筑广九铁路,西从增城红花地入县界,经石湾南部的大涌瓦窑,南跨东江过石龙。

1925年10月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6月周恩来到石龙,东征军先遣队经石湾、苏村进攻博罗。

1938年10月16日 日本侵略军攻占石龙,石湾随着沦陷。石湾一带处于日军直接控制之下,铁场以北地区,日军控制力较弱,为半游击区。

1942年12月 中共博罗县委书记(特派员)黄慈宽把县委机关搬到石湾湖山乡,直接领导石湾地区的抗日斗争。

1943年夏 东江纵队通?quot;博西青年自修会"成员,冯敬儒等人的关系,组织了源头、西头、西埔、滘吓和中岗等地的群众实行联防,开展反对李潮伪军的斗争。

东纵独立二大队韦伟、曾文中队,在石湾袭击了伪县府,消灭了伪县警第一中队的一个排。

1943年11月初 东纵独立二大队智袭铁场邹屋祠堂的伪县警第二中队,俘敌50多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50多支。

1944年4月 百余日军和二百余李潮伪军,围攻源头茹屋。茹屋组织起120多名武装民兵,配合东纵独立二大队的宋晋小队,奋战了三昼夜;三百余红军在西埔集中,三路赴援,打退了日伪军多次的增援和进攻。击毙日军自少佐以下70余人,伤敌一批,源屋茹屋以"南抗日英雄村"的美名载入史册。

1944年10月下旬 李潮伪军攻占鸾岗,企图劫收稻谷。独立二大队星夜开赴鸾岗、滘吓、中岗的联防队立即驰援,炸毁敌人占据的碉楼,赶走伪军一个中队,并击退数百增援伪军的反扑,保卫群众将粮食抢收完毕。此役毙伤伪军60多人,缴枪20多支。

1945年8月下旬 石湾光复

1945年冬 独立三大队炸掉永宁圩自卫队的炮楼,缴获机枪2挺,步枪几十支。

1946年初 里波水人刘祥在石湾创办新兴华火柴厂,生产"麒麟牌"火柴,拥有2台造火柴机。它是石湾第一间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

1947年夏 大洪水,石湾头造失收。洪水过后,"沙河围防洪复堤委员会"开始组织筑建沙河围(增博围博罗段的前身)。

1949年10月14日 石湾解放,建基层人民政权。石湾属第五区,有两个乡:清湾乡和铁场乡。清湾乡第一任乡长周江,铁场乡第一任乡长朱文广。

1950年冬 开始土地改革,历时六、七十天,铲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分得土地。

石湾成立沙河围水利会,在里波水堵口筑闸。

1953年上半年 土改复查完毕,确立了劳动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冬 在珠江水利局领导下,开始修建增博大围。

1954年夏 开始农业合作社化运动,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4年5月-6月 东江暴涨,石湾尾堤围崩决。民工万人上堤,筑成石湾新围。

1955年夏 开始高级农业合作社运动。到1956年冬实现高级农业合作社化,基本上是一个自然村成立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劳动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确立。

1957年夏 石湾在机关单位、学校开始反右派运动。

1958年10月1日 罗浮山人民公社成立,辖石湾。

1959年1月 铁场人民公社成立。

1959年6月16日 东江特大洪水,高程7.36米,流量12300立方米/秒(东江历史上最大流最),石湾为重灾区,全部堤围没顶。7月,洪水退后,全面动员复堤堵口。

1959年冬 始建设小电排站。至1963年先后建成石湾、里波水和源头圩3个小电排站。

开始架设电力线,石湾成为全县第一个用电的地区。

1961年8月 石湾鸾岗一带大内涝,晚造没有插秧。"三年自然灾害"效果最严重的一年,部分地区饥荒。

1962年 国民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1963年上半年 各大队全面通电。铁场一带大旱,联和水库的水放清,大部失收。

1964年冬 开始挖铁场排洪渠,以解决排除内涝问题。

1966年基本完工。

1964年 开始搞"四清"运动

1965年5月 开始搞"无产阶段文化大革命运动"。

1966年冬 开始挖联和排洪渠。1967年基本完工。

1968年7月26日 县级机关、单位、厂矿、学校"清理阶级队伍",人员集中在石湾批斗,号称石湾"大牛栏"。

1970年冬 开始兴建第二批电排站,校大的有里波水电排站(新建9台机级,约1400千瓦)、中岗电排站(6台机组,约780千瓦)。

1972年冬 开始统一排涝指挥。

1974年 开始农田田园化建设。

1977年 石湾电排站系统初具规模,内涝灾害基本排除。

1978年秋 从铁场公社分出九潭公社。

1979年秋 第一个"三来一补"企业--铁场彩灯厂开办,揭开对外开放的序幕。

1980年8月 中共铁场公社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原副书记刘达兴当选为党委书记,周应富任公社管委会主任,开始全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

1980年冬 发动实行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迈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1981年11月 发动筹备铁场人民公社委员会迁到石湾,以适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新形势。1982年底完成。在各大队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4月 成立石湾农工商发展公司,开始建立经济实体,办实业,搞活经济。

1983年12月 撤销人民公社,土地归乡(村)农民集体所有。

1984年 撤销铁场人民公社,成立石湾区人民政府,刘达兴任区党委书记,周东良任区长。此为行政体制的重大改革。166年生产队变为475个村。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开始大种林果,发展商品农业,推行农村定产达标投包制度。

1985年9月 新石湾中学(完全中学)基本建成,正式开课。以石湾中学为中心的新的教育布局形成。

1985年秋 四大商品农业基地形成;粮食基地9.6万亩(双造计), 蔬菜基地近万亩, 塘鱼基地5000多亩, 林果基地2-3千亩。

1986年 石湾东江大桥奠基。这是自力集资举建大型基础设施的开始。

1987年3月 石湾镇建制。中共石湾镇委员会成立,刘达兴任书记。石湾镇人民政府成立,周东良任镇长。

1988年初 石湾镇房地产公司成立。正式筹办城镇建设。

1989年7月1日 石湾东江大桥正式通车。主桥长142米,引桥长559米,全长701米,桥面宽12米,中间车道宽9米,主桥桥身距离江面15.8米,耗资1700多万。石湾的对外交通根本改观。

1990年秋 石湾-福田公路建成。全长17公里。以石福公路为主干,形成全镇的水泥路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1990年底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450万元,农业总产值5800万元。工业比重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业,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结束。石湾镇成为亿元镇,走上了工业化道。

1991年2月 石湾镇公安分局成立。

1991年4月 石湾镇公安分局被评为广东省公安系统先进集体。

1991年6月 石湾镇党政大楼建成。

程控电话大楼土建工程竣工。

1991年底 农田耕作和运输手扶拖拉机化。拥有手扶拖拉机2443台/27232马力。

1992年 《石湾镇建设总体规划》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实施。石湾镇的城镇建设走上科学化、规划化的道路,向着"到2000年建成现代化的中等滨江城市"的目标迈。《石湾镇建设总体规划》1993年荣获广东省"建制镇规划方案"一等奖。

大型商住楼宇金华康乐园等动工兴建。金华康乐园占地1000亩,计划投资30亿元。

湖山管理区集体经济结硕果,年收入120万元,首先实行农民退休制(男60岁,女55岁退休,每月由管理区发退休金)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学生免费入学)。

1992年12月 2450门国际线路程控电话开通使用。提前达到"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

1993年 设立石湾人民政府常驻香港办事处。通过在香港举办招商会等多种渠道,大力吸引外资。香港金华(亚太)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金华康乐?quot;、香港东泰电子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东江第一城"、台湾华迪亚建股份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福祥名厦花园城"、香港新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石湾花园"等大型商住楼宇区均在蓬勃兴建中。兴建石湾大道。石湾大道由石湾东江大桥直达铁场管理区竹园村,接连广汕公路,宽40米。计划投资7500万元。

1993年6月 石湾第二自来水厂动工兴建。第二自来水厂设在西田管理区永宁村,计划投资3000万元,设计日供水量5万立方米。引罗浮山联和水库之水,为将发展为20万人口的明天的石湾提供充足的生活及工业用水。

1993年12月 罗浮山东江大桥横跨西沙河和东江,桥长1400余米,宽23米,计划投资1亿元,是迄今东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大桥。

永石大道动工兴建。永石大道宽60米,南连罗浮山东江大桥,北达西田管理区永宁村与广汕公路相接,计划投资7500万元。

领导班子:

镇委书记谭锦旺同志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镇委副书记、镇长林伟涛同志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

镇委副书记林伟涛同志主管党群、政法、工业、党政办、组织、信访办、交警、交通工作;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朱焕文同志主管“三农”、供水、农村维稳和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

副镇长陈厚培同志主管两桥、双拥、统侨、供电;

副镇长钟容柱同志主管财贸、统计、窗口收费、城镇建设、城巴,协管信访工作;

副镇长叶志辉同志主管国土、新城区开发、房地产开发工作;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孔庆林同志主管纪检、外来工、环保安全生产工作,协管工业工作;

镇党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徐景新同志主持人大日常工作,负责民政、卫生、依法治镇工作;

镇党委委员、镇武装部部长李建利同志主管武装工作,协管工业和台商、港商工作;

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朱新华同志主管派出所工作,协管信访、两桥、维稳、废旧回收工作;

镇党委委员李银想同志主管妇联工作,协管党政办和计生工作;

镇党委委员马伟雄同志主管计生工作,协管“三农”、水利建设、供水和农村维稳工作;

镇党委委员刘才庆同志主管宣传、文教、科技,协管城镇建设;

镇党委委员徐林忠同志主管工业基地开发建设和产业公司工作,协管国土和新城区开发工作。

镇委委员、财政所所长李耀健同志主管财贸工作,协管城巴工作。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73735

男 35236

女 38499

家庭户户数 11931

家庭户总人口(总) 47921

家庭户男 23991

家庭户女 23930

0-14岁(总) 13867

0-14岁男 7300

0-14岁女 6567

15-64岁(总) 56357

15-64岁男 26482

15-64岁女 29875

65岁及以上(总) 3511

65岁及以上男 1454

65岁及以上女 205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1521

3 广东省化州市辖镇

简介

石湾镇地处化州市中部,辖10个村委会108条自然村,总面积99.05平方公里,总人口4.28万人。

石湾镇地理位置优越,省道、村道纵横交错,梅石线贯穿全境,河茂铁路从南面经过,交通便利。该镇积极发展“三高”农业,初步建成了优质水稻、糖蔗、水果、北运菜、淡水鱼养殖、养猪生产基地,是化州市最大的糖蔗生产基地之一,形成颇具特色的“城郊型”农业。该镇积极发展民营企业,利用近城和交通便利的优势,以梅石线为依托,建立了1050亩的石湾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以皮革、手套为主,五金、木器、纸器、食用油等加工业蓬勃发展的加工工业体系。

该镇教育业蓬勃发展。新化九中占地积110多亩,被誉为化州市最美丽、功能最完善的普通中学之一。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0305

男 15921

女 14384

家庭户户数 7535

家庭户总人口(总) 30100

家庭户男 15792

家庭户女 14308

0-14岁(总) 11076

0-14岁男 6454

0-14岁女 4622

15-64岁(总) 16381

15-64岁男 8019

15-64岁女 8362

65岁及以上(总) 2848

65岁及以上男 1448

65岁及以上女 140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9472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辖镇

乡镇概况

石湾镇地处南流江下游,位于合浦县城正北11公里,镇境北部为低丘陵,南部为南流江冲积平原。合(浦)灵(山)公路过境,南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坐落在该镇正中央沙朗村,交通方便。石湾镇区域优势明显,地理环境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平均气温22℃左右,全镇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80多公顷。辖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4万。

地方特产

石湾白花塘米酒,在区内外享有盛名;该镇具有地理优势,以镇北部山区村委大力发展畜牧业,全镇年均鸡出栏290万羽,生猪出栏32000头,以镇南部大力发展经济农作物,年均种植花生l.5万亩,甘蔗1000亩,蔬菜2.7万亩,黄麻0.5万亩,冬辣椒1万亩。烟花炮竹行产品畅销国内外。

旅游资源

境内大浪古城遗址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遐迩的南国星岛湖,“十里淡水银滩长廊”和射马岭观音庙、古代校马场等都是很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

文教卫生

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7所,幼儿园17所,卫生院1所,卫生所18所,还有娱乐城、影剧院、灯光球场、图书室,广播、电视等文化设施。

经济成就

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84亿元,工业总产值0.78亿元,财政收入41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17元。

引资项目

一是矿产资源开发,该镇主要矿产资源有钛铁矿、金矿、石灰石、河沙、卵石;二是水力资源开发。沙儿江可开发筑坝蓄水发电;三是山区资源开发。有5万亩残林地,可开发造林种果。四是农业综合开发。可在大田、红锦、张屋、桥头等山区村一带建设万亩速生丰产林、万亩优质水果、万亩香蕉生产基地;可在东江、周江、沙朗、垌心、汉马、汉水一带建设万亩蔬菜基地。五是淡水养殖。可在大白水库搞100亩以上网箱养鱼, 并在大白水库坝脚连片开发l00亩鱼塘搞立式养殖。 六是开发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农产品加工、保鲜、运输服务业。七是旅游资源开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1250

男 22727

女 18523

家庭户户数 11032

家庭户总人口(总) 41226

家庭户男 22716

家庭户女 18510

0-14岁(总) 11941

0-14岁男 7001

0-14岁女 4940

15-64岁(总) 25551

15-64岁男 13930

15-64岁女 11621

65岁及以上(总) 3758

65岁及以上男 1796

65岁及以上女 196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0069

5 湖南省衡东县辖镇

基本概况

石湾镇地处县城以北35公里的湘江东岸,北连株洲、湘潭,西临衡山,京珠高速、107国道隔江而行,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石湾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附近西北湘江东岸“回澜山直插江中,石峰卓立于高岸,湘江百折至此潆回”而得名。早在明清时期,石湾就是湘江流域一水路重镇。回澜山是镇内名胜古迹之一,素有“小雁峰”之称。历代文人骚客,多会于此,饱览风物,撰文赋诗。大革命时期,为党和人民作出了贡献的李洁、李广两烈士,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在衡山城市南马庙,牺牲时年龄分别只有15岁和13岁,人们把她们的遗体合葬在风景优美的回澜山附近的山上。

位于兴源村的菩萨岭,自然风光秀丽。

石湾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基地,享有“瓷都”的美称,民营企业发达,二三产业蓬勃兴起。企业产品主要有瓷器、氧化锌、精氧化锌、瓷器花纸、机油、柴油、沙石、瓷泥等。石湾镇山林广布、土地肥沃,通过速生丰产林和名优特经济林建设,全镇山林已形成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木材蓄积量达9万多立方米。油茶、板栗、广柑等高效经济林已经或逐步形成丰产态势。林业已成为全镇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主体在石湾镇内的“株洲--石湾”杉木林基地在全国林业系统很有名气。石湾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是全省小城镇建设的典型的样板。

基础设施

两条水泥路面县道X006、X007,分别与衡东县城、新塘镇相连。现拥有衡东县第五人民医院、衡东县第六中学、自来水厂、变电站、加油站、泥鱼套水电站、茶石水电站及晓霞峰宾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同时,农贸市场、超市、金融、电信、邮政等机构也一应俱全。工业主要以瓷器、氧化锌、精氧化锌、沙石、瓷泥为主。较大规模的企业有:湖南省光明瓷业有限公司、衡东县石湾镇氧化锌厂。

历史文化

衡东县从1986年7月起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较大范围的文物普查和勘测工作。到1989年止,为时整整三年半,打开了地下文物宝库。古遗址31处。经过考古专家对大批发掘出来的石器、陶片鉴定,双凤村大樟桥遗址均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

交通

石湾镇北连株洲、湘潭,西临衡岳,湘江、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纵贯南北,107国道隔江而行,湘江可行驶千吨级船舶,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座落在东面京广铁路线上的石湾火车站,是各企业铁路货运的重要集散点。

2009年投入使用的石湾农村客运站不仅开行往返各村、镇、县际、市际班车,而且开通了石湾镇镇巴,目前已开通:1号线 先锋瓷厂——新停车场(每隔10~20分钟一趟,上车1元)。

农业

2006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衡东县国土资源局联合将东至泥塘村,南至茶石村,西至红星村,北至京珠高速公路为界范围内的2339.4亩农田列为省级投资土地管理项目,向国内公开招标,招标范围: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于2007年1月6日完工,总投资规模为368.63万元。2009年5月1日又将全镇范围内农田列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达27000亩。主要的农产品为稻谷、茶青、木材、油茶、板栗、广柑等。每逢农历日期尾数为1、6,均为石湾镇墟日,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农产品交换。

工业

石湾镇,号称“百年瓷都”,石湾、先锋、光明、湘江“四大瓷厂”,拥有11座隧道窑,4座辊道窑。如今,已将资源整合,改烧煤为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组建石湾瓷业集团,建成陶瓷工业园,正在致力于开发高精尖产品——纳米陶瓷,目前主要产品有正德系列兰海棠,川子莲釉下青花19CM,16CM,14CM,13.5CM,13CM,12.5CM碗等.釉上彩金口,银口正德系列,金菊工系列,罗汤系列及戈三大碗,民族碗,6-9寸斗碗,英碗等数十个品种数百种花面。其中的“正德汤碗”经国家轻工部质检监测中心测定,一级品率达97.5%,跨入全省、全国轻工系统产品先进行列。

湖南省光明瓷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多年来一直从事日用陶瓷的专业生产,拥有一批技术娴熟的生产人员及技术人才,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GB1142189标准,并且于2002年全面通过ISO9001,2000认证,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厂内占地面积2.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5万平方米,目前拥有两座隧道窑,一座辊道窑,六条联动生产线,一条园盘生产线,八个生产车间,日用瓷器年生产能力三千万件。

位于泥塘村的衡阳市威力陶瓷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与河北邯郸市二瓷厂、江西景德镇市陶瓷学院等单位联营合作,“送”出技术人员培训,眼界开阔天地阔;“请”进来专家学者,观念更新气象新。执意要生产出高科技的环保产品,奉献于千百万用户!

地方特产

石湾土菜源远流长。

清朝时期,我镇的黄椒就因清脆可口、色味俱全,被赐为“贡椒”。

石湾脆肚等土菜也早已名闻遐迩。

脆肚具有鲜、辣、美、便的地方特性,始终保持乡间土味的优良品质。

回澜自古赛龙舟,得冠英豪聚酒楼,

生肚茶油黄椒焖,香融嫩脆响神洲。

下面介绍脆肚的详细作法:

用料原料 猪肚1个(约300克),红尖椒150克。

调料 A料(盐4克,味精、白酒各3克,胡椒粉2克,红油10克,姜片5克),醋3克,糖2克,葱段、剁椒各5克,蚝油6克,香油2克,色拉油100克。做法将猪肚用刀背排展,改成长15厘米、宽0.5厘米的条状,用A料腌制2分钟。红尖椒切成长10厘米、宽0.5厘米的条状。

锅上火,放入色拉油50克烧至三成热,倒入红尖椒爆炒至八成熟,倒出备用。

另起锅,倒入色拉油50克烧至三成热,投入姜片、剁椒爆炒出香味,倒入腌制好的猪肚条,煸炒至八成熟,依次加入蚝油、醋、糖、红尖椒炒熟,散上葱段、淋香油,出锅装盘。

小贴士在清洗猪肚时要加入盐、面粉、醋反复不断的搓洗,去掉猪肚的粘液和腥味。

风土人情

皮影戏

皮影戏俗称影子戏是一种以渔鼓说唱与纸型或牛皮影子相结合的摹拟戏。声腔分道情、四平、神仙腔、昆腔及小调五类。明代,用渔鼓伴唱,多为一人班;清代为二人班,增加锣鼓、课子、胡琴,一人打锣鼓,一人耍菩萨(影型),甲唱乙和,绘影绘声。影型镂花古朴、细腻,为民间剪纸雕刻艺术珍品。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剧本等都被吸收为影子戏桥路,剧目多达2000余出。乡里人家有喜庆,必请班子入户,演唱一出或数出连台戏,左右邻居围而观之,很是热闹。1966—1977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四旧”禁演。1978年影子戏复起,1979年农村形成影子戏热,演出队伍由80多个增加到217个,演员400多人。1980年,湖南省在衡东举办全省皮影戏会演,衡东代表队的寓言剧《老鼠告状》和童话剧《哪吒闹海》获一等奖。

冬至挂“风肉”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冬至,全国各地都有过节的习俗。由于关注点不一样,方式便各显其异。广东人重视家人团聚,美美地吃上一顿;少数民族地区重视打糍粑,一次打上数十斤米或数百斤米,不算稀奇;衡东则重视挂“风肉”。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得称上10斤8斤猪肉,切成长形条块状,抹上淡淡的一点盐,挂在通风透气的北屋,任其自动风干。20多天后,长出一层薄薄的白霉,即成“风肉”。切成薄片,瘦肉鲜红有光泽,肥肉通明透亮,与风萝卜同炒,色彩诱人,味道香甜,很是可口。在春节的筵宴上,是一道极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同时,也有在这一天“风鸡”、“风鱼”的。

“地菜子煮鸡蛋”

同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类似,农历三月三,衡东有食用“地菜子煮鸡蛋”的习俗。民谚为: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据说吃了腰不痛。届时,县城里将会出现一道独特风景线:随乡入俗的饭店、宾馆,会作为风味小吃隆重推出,招徕顾客;菜市场,则有人会从田野采来并洗净后,扎成一小束一小束,供市民选用。家庭主妇的篮子里,则会比平常多出几把地菜子来;农村随处可采,农民是自采自用。 地菜子,又名荠菜。《诗·邶风·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性喜温和,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全草含荠菜酸、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类等成份。嫩株可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近用治肾炎,乳糜尿等症。

半夜年饭

“鸡冇叫,狗冇咬,半夜吃饭衡山佬。”这是形容我们这里吃年夜饭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大年二十九的下半夜,家家户户就起床操办起年夜饭来了。当大年三十刚过去几个小时,也就是大年二十九的下半夜,人们就已经吃过了年夜饭。这里的年夜饭不是守着“春晚”吃了,比“春晚”整整提早了15个小时。

为什么半夜吃饭呢?

据考证,因为过去穷人家都欠了点债,或地租,或高利贷。一年到头了,债主要来收债了,可还不起债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躲。

可俗语又说,叫化子也要过年啊。穷人难道就连过年的权利也就没有了吗?

于是只好全家在大年三十天未亮之时,把年饭吃了,躲到外面去,任你债主上门来讨逼。

天黑了,债主回家过热闹年去了,穷人们也就回在到了家中。把早上没有吃完的饭菜炒热再吃,谓之“投年”。所以过大年,只吃两餐又成了一风俗。

现在人们再也不必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为躲债而外出了,这风俗现在慢慢退化。

春节

大年初一,一年的开始,拜年的礼节是少不了的。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郞”今天是儿子给长辈拜年的日子。

清早起来,父母就摆好了果盘,端上了米酒,等着儿子们起床来行行拜年礼。过去拜年的礼节比较繁,要鞠躬作揖。现要简单多了,只要问候一声就行。

酒是一定要喝的,叫“挂红”,大概是酒冲脑门心,脸部血管膨胀充血,满脸红光的缘故吧。脸红了,喻示一年红红火火,顺心顺意。

喝完了父母的拜年酒,就要给左邻右舍的长辈拜年。东家进西家出,喝一杯酒,品一口茶,其乐融融,过去的矛盾、意见,纠纷冲突都在这串门拜年中消失,真是“新年一拜泯恩仇”啊。

拜年还讲究一个“早”字,俗话说“拜年拜得早,吃个豆腐脑,拜年拜得迟,吃块萝卜皮”说的是早来拜年有好东西吃,来迟了就只好啃萝卜皮了。

初一一般吃素。最常备的菜肴是北瓜和芋头,取“百事通达”和“遇事顺利”之意。

现在习俗改了很多,大鱼大肉一样地吃。拜年也不讲究迟早了。也不讲究“初一崽初二郞”的顺序了。大家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回来过年,“家就是年,年就是家”,这个家既可以是父母家,也可以是岳母家。

行政区划

ShiWan

421431

辖:迥澜峰居委会;真桥、荷花塘、杨梅、红星、茶石、泥塘、甲枣、兴源、源头、坪里、坪源、泉水、塔水、枣山、双峰、上桥、导子坪、光明、西塘、风景、清水、石坝、贺家、三步、鳌洲25个村委会。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1721

男 16198

女 15523

家庭户户数 9067

家庭户总人口(总) 30376

家庭户男 15512

家庭户女 14864

0-14岁(总) 7303

0-14岁男 3821

0-14岁女 3482

15-64岁(总) 22125

15-64岁男 11294

15-64岁女 10831

65岁及以上(总) 2293

65岁及以上男 1083

65岁及以上女 121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0574

6 陕西省横山县辖镇

1、历史

早在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石湾一带即有大量先民生息居住,进行原始狩猎和农牧生产。石湾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原冢在石湾曾辖的高柏山(石湾南15公里,今属子长县)。古代石湾曾是不同部落更迭和多民族汇聚的地方,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的格局。千百年来,山川几经沧桑,人民饱经忧患。1946年10月石湾解放,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石湾人民为创建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2、地理位置

石湾镇位于横山县城南部80公里之处。地跨东径109°37′ˉ109°2′、北纬37°5′-37°00′之间,北靠横山山脉南麓,南依安定山北坡,由大理河从西向东贯通,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镇总面积17091公顷,170.9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为2600公顷。我镇地貌属于典型性的丘陵沟壑区,但具有丰厚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粘土、瓷土、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3、基本情况

石湾镇辖区共有行政村15个:白狼城 阳 岔 姜清滩 大水沟 羊圈沟 火石山 旋水湾 高 川 史家坬 石 湾 沙 界 方 界 石仁坪 麻地沟 清水沟 所辖15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3581户,总人口为17098人,其中城镇居民为261户,673人。 全镇2009年农村经济收益情况:农村经济总收入4081.3万元,其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3536.5万元。按照行业 划分:农业收入2049.3万元,林业收入51.6万元,工业收入93.2万元,牧业收入262.3万元,建筑业收入80.7万元,运输业收入390.8万元,商饮业收入212.4万元,服务业收入132.3万元,其他收入808.7万元;总费用(支出)为1055万元,其中生产费用777万元,净收入为3026.3万元。农民外出劳务收入2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77.7元。

4、主要交通要道

(1)干线公路:吴定公路(307国道)穿境由东向西穿越镇区10个行政村,长25公里,柏油路面。 (2)县乡公路:古(水)---公路,路经双城、艾好峁,全长74公里,黄土路面;横(山)---石(湾)公路,起自横山邵家洼经殿市、韩岔、高镇到魏家楼与国道衔接,全长82公里,黄土路面;石(湾)---子(长)公路,由石仁坪经子长高台进入子长县城,全长78公里,子长段柏油路面,石湾段黄土路面;中(青湾)---子(长)公路,起自白狼城中青湾抵达子长县城,全长49公里,柏油路面。

5、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引)

总人口 15930

男 8168

女 7762

家庭户户数 3742

家庭户总人口(总) 15708

家庭户男 7973

家庭户女 7735

0-14岁(总) 5478

0-14岁男 2814

0-14岁女 2664

15-64岁(总) 9701

15-64岁男 4972

15-64岁女 4729

65岁及以上(总) 751

65岁及以上男 382

65岁及以上女 36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4711

6、人物志

石湾人民勤劳、朴实、耿直、善良和勇于进取,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奏光绪皇帝特批修建石湾“永义仓”和勤公慕义救灾的诸生梁殿元;李大钊亲自介绍的横山第一个共产党员,立志社会改革舍生取义的李绍膺;刘志丹的贴身警卫,战功卓著的军级老红军谢文祥;对推进大生产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杨步浩等,是石湾人民引以为荣的杰出代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聪明务实的石湾人民,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7、特色产业

(1)大明绿豆:大明绿豆主要种植在我镇沙界、方界、麻地沟、阳岔。它耐旱、耐瘤等,适应性强,被誉为粮食中绿色珍珠,是我镇的畅销商品。目前,已成为农村商品经济中最有生命力的支柱产业。大明绿豆以粒大(粒径3.2-3.6mm)、粒重(千粒重在6.5-80克)、色鲜(油绿)、在多次农展会上赢得了国内外客商和专家们的青睐。

(2)陕北白绒山羊分布在陕北地区4个县区,其具有产绒量高,绒质优秀,遗传稳定,在绒纤维细度、长度和产绒量方面近到国内先进水平,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羊产业为陕北地区农业发展,脱贫致富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主业。横山县石湾镇水大沟村位于石湾镇西十公里处,307国道穿境而过,所辖一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71户,765人,有山有水川自然条件较好。羊只年出栏1500只,现有存栏1100多只,现有草地两千亩,优质水地草地200亩。大水沟村彻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达到三三治,三分之一的人从事种植业,三分之一的人搞养殖业,三分之一的人搞劳务输出和其它副业。养羊又是搞养殖的重点产业,所以该村大力发展陕北细毛绒山羊,使该村这一产业搞成优质的产业,搞成科学的产业,搞成前景扩阔的产业,搞成带动整个群众致富的龙头产业,牧业收入达到总产质的三分之一。彻底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增加了农民收入.

(3)脱毒马铃薯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的马铃薯新品种即应用马铃薯进行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生产原原种、原种进行推广,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 脱毒马铃薯产量高,且薯块大小均匀,表面光洁,商品性能好,市场售价高,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40%,亩增加效益300元以上,品质优,熟期短,病害轻,卖相好,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8、联络方式

联系地址:横山县石湾镇人民政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2: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