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门村 |
释义 | 1 广西区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地处县境西北部,距县城约50公里,面积2396公倾,4600人,以壮族人为主。 ◎ 村情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地处上林县西北部,距离上林县城约50公里,总面积2396公倾,现有人口4600人,以壮族人为主。总耕地面积3200亩,人均土地不足0.7亩。石门村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石门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的农作物是稻谷和玉米,间种少量黄豆、饭逗、绿豆、花生,经济作物有桑树,几乎没有什么矿产资源。 ◎ 悠久历史石门村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并出现了神话传说中的龙母文化。石门村具有悠久的革命战争传统,在明代,广西暴发了一次历史上规模仅次于金田起义的八寨起义,当时的石门叫石门堡,属八寨中的剥丁寨,是八寨起义的最南端重要关隘。在上个世纪中期,石门成为上林县下北区革命的发源地,是蓝庆义同志领导的游击根据地,是粤桂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五团第一次会师的地点,也是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16师与粤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二十二团会师的地点。 ◎ 文化教育石门村非常注重文化教育,解放初期,石门就成立了塘石乡第一中心校,1957年在石门创办广西第一间民办初中。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石门村人才辈出。解放前,石门考上大学的有10人;解放后,石门村出国留学的有7人,博士生导师1人(谭永红,现任桂林电子工大校长)。在读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8人,大专以上的203人,中专107人。其中正省级1人(蓝庆蔚,早年在苏联参加周恩来组织的地下党,回国后参加八路军,后来成为解放军某军区的司令员),厅级干部3人,县处级28人,科级52人,军队干部15人(团级2人,营级5人,连级8人),有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51人。 2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石门村地处安溪县感德镇东北部,距离镇区12公里,与剑斗镇、永春县横口乡毗邻,是革命老区村之一,全村总人口3089人,分24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角落。全村山地面积22000亩,耕地面积1140亩,茶园面积2600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茶叶为主与外出劳务相结合,村内建设水电站1座。 3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一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故乡石门镇桐乡市西北部,背靠着悠悠古运河,同石公路横穿越村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49户,总人口1179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264万元,实现了税率收入13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90元。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石门村党支部、村民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强经济、促发展”的要求,对照“全省小康示范村”的建设要求,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软硬件建设,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局部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各类配套设施齐全”的目标。实现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把石门村构建成为村强民富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4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西江镇东部。东与坝子村,南、西南与瑞金云石山乡,西与瑞金云石山和本镇莲石村,北与莲石村相邻。总面积3.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71亩,22个村民小组,582户,3136人。主要农作物是稻。该村石灰石丰富,烧制石灰历史悠久;地下水资源丰富,特别是灌塘泉,水质好、恒温、无污染。 5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茅塘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涟源市南部边陲秀丽的龙山脚下。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本村人口1763人,外来人口3600余人)。方圆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9亩(其中水田760亩,旱地669亩),2007年GDP达5亿元,人平均收入8800元。 “八千里农军闯市场”,是石门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抢抓机遇,以市场为依托,以工业为主体,以贸兴工,以工促农,走出了一条“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把农村建设成城镇”的石门之路。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在几届村支两委班子的带领和努力下,短短几年的时间,“三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而带动全村人民快速迈向了小康。一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工业化进程势头强劲。境内的省级农村改革实验区­­­——石门工业区拥有民营企业28家,总产值达4.8亿元,形成了以湖南五江集团为龙头,岳峰塑料厂、商海铝制品厂、石门包装厂为骨干的企业集团。产品主要有保温瓶、热水器、咖啡壶、铝制品、搪瓷、纸箱等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俄罗斯、法国、日本、意大利、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上缴国家税收2000余万元。二是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农业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南方最大的肉牛企业——天华牧业有限公司落户石门。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生产绿色食品。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建立了肉牛加工线,对肉牛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效益,形成种草、育肥、屠宰分割、深加工、科研等集科工贸一条龙,逐渐发展成为了湖南继加华牛业、亚华乳业后的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带动了宏兴养殖场等一大批养殖大户和农户养牛的发展,促进了全村的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积极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等项目,以保持生态平衡。三是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石门工业区原有老区的基础上新增了狮子街的修建和石门新区的开发,使城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同时积极加强了自来水厂,垃圾场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城镇的“扩容提质”。 石门村经济的发展还在涟源、娄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区内经济为社会闲散劳动和下岗职工提供了3600多个就业岗位,为市场繁荣,社会稳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机。 石门村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其他各项事业也齐头并进。如今,石门村村级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市场经济适应能力明显提高。依法治村意识加强,村民素质大大提高。弘扬正气,争比贡献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石门村得到发扬,实现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先后于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2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03年被定为“娄底市基层党建示范点”,2004年被定为“省级小康示范村”,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06年被定为“娄底市新农村试点村”。 茅塘镇石门村位于涟源南部山区。这里,曾经是湘中地区最贫困的一个山村。然而,不甘贫穷的石门农民由闯荡四方提蓝小卖起步,在积蓄了一定的资金后,又纷纷返回家乡办厂兴业。十年时间,蓬勃而顽强的草根经济迅速发育壮大,一个以民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现代新村拔地而起。石门人用自己的双手在这方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改天换地的神话。 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石门村,工业园区和街道就占了全村面积的一半。以五江集团为骨干,这里会聚了由28家企业形成的企业集群,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搪瓷生产基地和保温瓶生产基地,包括10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省,远销西欧、俄罗斯及东亚、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年工业总值突破4亿元,年出口创汇达600万美元。草根经济的蓬勃生命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以工业反哺农业,以现代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石门村以肉年养殖加工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也如火如荼。由五江集团投资1.5亿元的天华牧业有限公司,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安格斯牛与本地黄牛杂交,通过与中科院动物遗传研究所合作,采取先进的胚胎分割移植手术进行繁育,成功培养出适合南方地区喂养的优质肉牛品种—湘中黑牛。天华牧业由此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良种肉牛繁殖基地。为了普及和推广湘中黑牛,为广大山区农民提供一条切实的致富门路,天华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涟源及周边县市发展基地20多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2000多户。农户喂养一头由天华牧业供种的湘中黑牛,比喂养一头本地黄牛要多收入一千元以上。 2005年,天华牧业投资5千万元,建立了可年屠宰10万头肉牛的现代化屠宰加工厂。天华牧业生产的“湘中黑牛”系列牛肉产品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向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产品,将走上北京奥运餐桌。2005年,天华牧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天华牧业的龙头带动下,石门村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肉牛养殖行列。全村共发展肉牛养殖大户20户,肉牛存栏达600多头,种植牧草800多亩,建沼气池30余个,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改善了全村的生态条件。 为了打造一个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在企业主们的鼎力支持下,近三年来,石门村先后投入2000万元进行街道的绿化、村级公路的硬化以及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的配套。完成了2400米主要道路的硬化和绿化,修建了6600米通组水泥公路,完成了村小学的建设改造,建起了垃圾填埋场,自来水送到了家家户户。党员电教室、村级图书室、电脑室、标准化篮球场、娱乐健身场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还组建了两支腰鼓队。工余时间读读书、上上网、健健身已成了石门村大部分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早晨和傍晚,在草地河畔,在健身场所,在球场广场,都可见三五成群的人或翩翩起舞,或散步谈心,或打球运动,成为了石门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秀美的村庄、健康的风尚、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营造了石门村良好的人文环境。连续5年,石门村被涟源市评为治安模范村,计划生育先进村。2005年,石门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06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6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阿旺镇石门村该行政村隶属东川区阿旺镇,距阿旺镇政府所在地10 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辖马安、中山、小海等12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18户,有乡村人口1730人,其中农业人口1730 人,劳动力104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5人。 全村国土面积15.61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9 ℃,年降水量1300毫米,适合种植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534 亩,人均耕地0.99亩,林地990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9.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8 元。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1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34 亩(其中:水田194亩,旱地1340 亩),人均耕地0.99 亩,主要种植包谷、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 9906亩,草地11975 亩。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有路灯。全村有305户通自来水,有11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9%)。有424户通电,有19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9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45%和4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5户(分别占总数的13%和 13%)。 该村到镇道路已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0公里。摩托车3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0亩,有效灌溉率为13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2 亩。 到2006年底,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7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9.8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6万元,占总收入的31 %;畜牧业收入95万元,占总收入的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8 头,肉牛130 头,肉羊815 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5.87 万元,占总收入的7 %;工资性收入63万元,占总收入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98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2人(占劳动力的8%),在省内务工82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08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包谷、特色产业。 该村建有小学1 所,校舍建筑面积350 平方米,拥有教师7 人,在校学生134人,距离 阿旺镇中学1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4 人,其中小学生105 人,中学生29 人。 村委会驻地石门坎得名。清属东川府清宁里,民国属会泽县小营乡。1952年属驾车区阿旺乡。1958年划归东川市,属新村区。1959年属阿旺人民公社设石门管理区。1961年划归小营公社。1964年底划归寻甸县。1966年属阿旺公社,石门大队,后改名红门。1981年复名。1984年5月重新划归东川市,改设乡,属阿旺区公所。1988年1月改建为村公所,属阿旺乡人民政府。2005年撤乡并镇,隶属阿旺镇人民政府。石门村位于阿旺镇西面,南、北、东分别与该镇木多、发罗、阿旺三村相连,西与寻甸县金源接壤。属阿旺镇高寒山区,它最低海拔2400米,最高海拔3200米。全村所辖面积15.6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534亩,林地面积9906亩。石门村有人口1670人,12个村民小组,是阿旺镇重要的彝族聚居地,有699人,占全村人口的41.86%,主要分部在拖潭4组。 7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扬溪镇石门村石门村地处扬溪镇东部,东南部与伏岭镇相接,扬北公路中心点。全村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有石门、岭下、近坑3个自然村,分为5个村民组,1780人,其中党员38名。全村土地总面积10408亩,其中水田1050亩,桑园310亩,山林面积8336亩,森林覆盖率达74.8%。村集体办有油厂、茶场、水库等。 石门村历史悠久,为全县人口大村之一,人杰地灵,从这里走出一大批有相当影响的知名人士,其中被誉为“徽帮菜系”创始人之一的路文彬是该村人氏,现在路文彬的后裔继承祖业,为徽菜的振兴奋力拼搏,享有一定的声誉。石门村古迹众多,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现还保存全县为数不多的古戏台、古祠堂及古民居,还有近年恢复修建的狮山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2006年以来,该村抓住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机遇,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动员,集思广益编制规划,全员参与美化环境,突出重点发展产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村民们养成了垃圾入池、柴草入院、畜禽入圈的良好习惯,各种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美化。在扬溪镇党委、政府和旅外人士关心支持下,投入资金1.3万元,在全村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76盏,方便村民夜晚出行。建造两所休闲广场共达200余平方米,并安装健身器材,方便村民休闲娱乐。目前,全村大大小小的路面都得到硬化,实现了“户户通”。2007年,利用县水务局安全饮水工程,投资32.3万元解决了836人吃水难的问题。聘请卫生保洁员2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扎实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娱乐方式,以及符合时代特色的邻里关系。2004年、2005年、2007年三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2008年6月又被宣城市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 8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石门村该行政村隶属会泽县迤车镇,地处迤车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7.00公里,村委会驻地到镇政府已通公路,但全村大多数小组至今未通公路,交通不方便,距离县城110公里。东邻马路乡脚泥村委会,南邻迤车镇中河村委会,西邻乐业镇黑山村委会,北邻石门村委会。辖石门、小桥等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8户,有乡村人口1046人,其中农业人口1044人,劳动力7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54人。 全村国土面积13.00平方公里,海拔2,140.00米,年平均气温12.50℃,年降水量780.00毫米,适合种植 烤烟、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950.00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5,609.1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6.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8.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9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顺榆路东段北侧,紧临顺鑫石门市场。全村土地总面积1098亩,其中耕地20亩,建设用地350亩,农村居住用地350亩。全村总户数479户,总人口1137人,其中农业户479户,农业人口1137人,姓氏以李、刘、杨为主。 石门村党支部成立于1950年。始建于明代,因村西有一石门为过往通道,故名石门村。1999年实施旧村改造,现村民已全部迁入新型住宅楼。村址为顺义西二环、外二环、顺榆路、顺沙路四面环拥。与首都著名经济廊道六环路比肩相顾,距国门空港仅十分钟路程。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村集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村民主要以从事服务业、加工制造业为主,二、三产业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独有的地理位置加上村民的勤劳智慧,使村集体经济、村民生活水准有了质的飞跃。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石门小区的绿化、硬化工程、天然气、宽带网络入户,把石门小区建设成为舒适优美的健康生活型宜居小区。 10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普淜镇石门村该行政村隶属祥云县普淜镇,地处普淜镇北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25.00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60公里。东邻格子,南邻杨家屋,西邻下庄,北邻云里厂。辖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4户,有乡村人口2174人,其中农业人口2160人,劳动力11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96人。 全村国土面积21.60平方公里,海拔 1,960.00 米,年平均气温15.00 ℃,年降水量783.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575.00 亩,人均耕地0.7亩,林地18,408.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9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3.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11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陆埠镇石门村石门村地处位于陆埠镇南山区一个行政村落,东连陆埠杜徐岙村,西连梨洲街道燕窝村,南连梨洲街道上王岗村,共有(石门、下鲁、上岗、鲁岙、江沿山)五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750户,总人口2073人,女性985人,其中18—55周岁为585人。外来人口占村总人口5%,山林面积10470亩,耕地400余亩,有山塘小水库7座,有十里溪道,家庭小工业30余家,当前村级经济年收入10万元,主要靠集体房屋租赁和村级留管山1000亩的竹,木、笋两块收入。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文明小康村为目标,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农、林、牧、副、养殖业的全面发展。加快石门村旅游资源的开发,2005年以来,石门村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西岙至石门公路改造,石门至上岗的公路建造通过验收,第一期饮用水工程通过验收。村庄整治基本完成“五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溪道净化、道路洁化。为石门的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在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教、卫生保健、计生均达标。 12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马剑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马剑镇东北部,距马剑集镇有6公里左右路程,石门村依山傍水,村风朴实,石门总村包含3个自然村,分别为永新、上山头、石门。石门村共有488户农户,总人口有1408人,水田面积有406亩,旱地面积为71亩,林地面积为15854亩。 13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一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故乡石门镇中部,围绕石门镇镇区,背靠着悠悠古运河,同石公路横穿越村内,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347户,总人口1131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2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85元。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分别获得桐乡市“三无达标村”、桐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桐乡市“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14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九峰乡石门村石门村因村对面两座悬崖貌似两扇大门而得名,500 多人口,居住集中,村内溪流潺潺、绿树成荫,自然风光独特。 15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该行政村隶属盐津县豆沙镇,地处豆沙镇东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到镇道路为街道,交通方便,距县22公里。东邻黑喜、石缸,南邻关河,西邻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北邻万古、中和天宁村。辖区内5个自然村,3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017户,有乡村人口7338人,其中农业人口5660人,劳动力23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65人。 全村国土面积30.99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气温18.6℃,年降水量112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红苕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605亩,人均耕地0.83亩,林地26417.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847.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务工为主。 16 山东省即墨市龙泉镇石门村村庄由来 在即墨城东北13公里,莲阴河西岸,农历二、七逢集。《即墨蓝氏族谱》记载:宋、金时期,蓝氏即世居此村。因村东有双石对立路侧,形似门,故村名石门。至明永乐时(1403-14240,张姓自云南迁来。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 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473亩。2006年,全村共有350户,总人口为109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809人。 经济发展 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578吨,经济总收入为14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280元。 17 广东省云浮市前锋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前锋镇的西南部,村委距离前锋圩镇11公里,面积10.0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376户,总人口1719人。 石门村共有9条自然村,其中庙角村是生态示范村。石门村受传统习惯影响和新兴温氏集团辐射,该村委以养殖业为主,有养鸡专业户110户,年产肉鸡160万只,是前锋镇肉鸡生产的主产地。发展柑桔种植也是石门村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发展到1000多亩,主产沙塘桔、贡柑。 2006年12月16日,在该村曾发现一只奇怪的小动物,经云浮市林业局野生动物物种专家鉴定,它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蜂猴。 18 云南省元阳县黄茅岭乡石门村石门村隶属元阳县黄茅岭乡,地处黄茅岭乡的东南部,东与金平县老猛乡隔河相望,南与黄草岭乡接壤,西邻夕欧村委会,距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辖大石门、小石门、中寨、新寨、岩子头、土地寨、芭蕉寨、草果丁、石安村、岩子新村、土新村、龙富村、千喜村、芭新村、金三角村、迁富村等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878户,有乡村人口3953人,其中农业人口3946人,劳动力251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75人。 石门村委会有国土面积28.98平方公里,海拔 1,54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18毫米,适合种植核桃、花椒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07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0,845亩。 19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青龙镇石门村石门村隶属青龙镇白塔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青龙镇南边,距离村委会1.5公里,距青龙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5公里。国土面积有2.04平方公里,海拔1845米,年平均气温14.7℃,年降水量881.6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蔬菜、烤烟油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95亩,其中人均耕地0.76亩;有林地2955.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户,有乡村人口130人,其中农业人口125人,劳动力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3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9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收入为主。 20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阿猛镇石门村石门村隶属于阿猛镇租那村民委,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国土面积0.39平方公里,海拔159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12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54亩,人均耕地0.66亩;有林地15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8户,有乡村人口229人,其中农业人口229人,劳动力1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9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18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21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门乡石门村石门村位于博山区西北部,距博山城九公里。地处夹谷台之南麓,石臼河岸上。博(山) 章(丘) 公路从村中穿过。现为石门乡人民政府驻地。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93户,1,029人。耕地749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工副业原有小型制修厂一个、地毯厂一个、缝纫组一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成立建筑工程队一个。年产值达16万元。村内设有银行、供销社、门市部、医院、食品店、饭店等十几个部门,中学和小学各一处。是石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逆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人,自明初迁发以来,始居莒,继居于益都西河镇,又移于颜神镇之南关,自南关又移于淄邑汪溪庄。斯时也,盗寇时起,迁徙无常,则散居西山夹山诸村者,遂家焉……,见清朝御世,天下太平,遂迁居淄城南五十里石门庄。” 《高氏墓碑》载:“明洪武年间,高氏自东坡迁居石门庄。”据此,当立村于明代。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石门庄”,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石门峪”。 村民刘新华讲:村旁有山形似门,又处峪中,故名“石门峪”,或称“石门庄”。后又简称“石门”。 22 福建省漳浦县佛昙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佛昙镇南部,北邻园东村,西邻新安村,东邻岑兜、后许二村,南与赤湖镇的前湖村及白竹湖农场的古山作业区隔山交界。源自台山东坡梧岭洞的庵前溪流经后窟、石门,出大白石海域,称海月东港,石门为溪流与海潮交汇处,两岸二石夹峙流水,称石门,以至石门成为地名。石门村明代有城,门联云“鸿江南畔,山野秀峰集藏良石;梅月东港,海潮汇涨聚水隘门。”? ◎ 政区沿革? 石门明代为十七都石门上里,清代为石门上保,辖大坑、岑兜、人家、石门、花园、上车、桥头、新庵等社。民国初年属外东区(后改为第二区)佛昙镇所辖,民国29年实行保甲制度,石门为石门保,为佛昙镇15保(民国33年并为12保)之一。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佛昙镇管辖。1958年9月公社化,成立石门生产大队,属佛昙公社管辖。1984年9月,公社改为镇,大队改为村。石门村现辖石门、花园二社(自然村),总人口312户,1223人。其中花园社40户,169人。? ◎ 姓氏源流? 明代,石门社有陈、欧、周、廖等姓居住,花园社为颜姓所居。万历年间,湖西曹厝杨姓(属佛昙杨姓大房)开始传入石门附近的桥头社,以后,逐渐发展到石门社和花园社。清初“迁界”,石门一带划为弃土,村民内迁,“复界”后,陈、欧、周、廖、颜等姓没有回居,杨姓大都迁回,人口逐渐繁衍,石门和花园二社皆杨姓所居,而桥头社则已“无社”。? ◎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148亩,其中水田426亩,农地722亩,山地造林。经济以农为主,有荔枝园500亩,龙眼园540亩,水果品质优良,远近驰名,销至北京。村民年人均收入2862元。电视普及率80%,电话152部。? 1960年5月建成坑内水库(小二型),正常库容65万立方米,现合并于杨美水库灌区,石门村75%耕地得到有效灌溉。全村饮用井水,1993年钻一口机井。? 解放前利用祠堂办私塾。解放初与岑兜合办小学,1973年设石门小学,还是利用祠堂为教室、校舍。1987年,印尼华侨杨合成、杨坤章、杨金顺等献款2万多元建4间教室,1994年他们再献款4万元,村集资8万元,共12万元,在新址建成一座新校,校园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4平方米。1997年,村再投入7万元建围墙。现为完全小学,设6班,学生179人,教师8人。? ◎ 名胜古迹?石门村有“八景四相”,八景为:弥勒献肚、卧象开眼、金鹿观峰、花朝麒麟、向天金狮、金龟伴见、猫公照鼠、庄林背兔。四相为:蜈蚣、鸡、蛤仔(蛙)、蛇。都是以山体形状命名。 ? ◎ 著名华侨? 杨金顺,印尼万隆杨氏联谊会主席。? 杨合成,印尼华侨,医师,献款建石门小学校舍。 23、浙江省金华市长山乡石门村 石门村位于金华县西南部,距城区12公里。石门村自古为金华县西南通丽水的交通咽喉,有龙门之称。据《龙门倪氏宗谱》载:南宋绍兴年间建村,先祖倪騄从安徽徽州府祁门县青草街迁入,繁衍至今,仍以倪姓为主姓。村南有石门山。元代学者有:"婺城南有山曰石门,水乘高而下者三级,人称之曰龙门。"清《(光绪)金华县志》载:"石门山,双石对峙如门。"村以此山名,称石门,别称龙门。清代属白沙乡。民国时期属长石乡。1949年后属长山乡。 石门村耕读家风源远流长。南宋时,理学人才辈出。倪允才,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曾从学潘良贵。倪公度中进士后归与诸弟讲明理学,晚年更与金华学派中坚何基、王柏游。倪?,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武宁县令,他初师唐仲友,后复学吕祖谦。倪子俊,从学吕祖谦,陆象山称其"秀发清通,足为美器"。倪普,从学于王柏。倪公晦、倪公武皆攻苦力学,博览群书。倪澄,宝?四年(1256)进士,官至处州知州。元代,倪尚公,人称为学士,能诗。明代,在倪氏祠堂设书塾,耕读成风,造就了一批拔萃人才。倪元恢(1537~1608),字念谦,号豫心,明万历年间任江山县训导,后调湖南会同县教谕,精研天文、历学,著作多种,现仅存《元理管窥》2卷。倪霞、倪陶,皆好善乐施,称著乡里。至清代,村内除设有族塾外,还有家塾。村有不少人就学于长山书院,培养了一批人才。倪懋祚,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健为知县。倪淦幼承家学,七岁能作山水画。后长期临摹宋、元、明名家名画,擅长虫鱼花鸟写生。可惜英年早逝。其作品金华侍王府有收藏。清末,办有龙门小学堂,民国时期改称龙门小学。其教学质量为金华县城出南门首指。 23 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石门村石门村隶属于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距离姬家山乡政府驻地5公里,地处深山区。相传,很早以前,村西山沟里一座庙宇的门及门框都是石头做的,因而得名石门村。现在村里一部分为姓姚和和姓郑的。原来和邻村土门为一个村,后来分开。 24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石门村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石门村位于四把镇南部,罗(城)宜(州)二级公路边,全村86户412人,全部为仫佬族,村内有一个党小组,有党员7人。全村耕地面积550亩,水田280亩,旱地270亩。石门村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邻里关系和睦,自觉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气。为河池市交通安全村。 25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店门镇石门村石门村位于衡山县店门镇西北部,紧依南岳风景名胜区,是店门镇的北大门。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42人。有山林面积1200亩,水田面积620亩。全村广种席草,是店门镇万亩连片席草种植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门”位于凤凰山脚下,宽2米,高2.8米,门上建有一牌坊,石门下是石阶梯路,传说古代“文官经过要下轿,武官经过要下马”,因此石门年代久远,远近闻名,且保存较好,故该村取名为石门村。 石门村级组织健全,党员、干部队伍坚强可靠,基础设施基本完善,107国道贯穿全村,村组公路7条长4400米,渠道6条长4200米,水塘45口。 村内有祝融眼科医院、店门中心学校、祝融信用社等单位。有各类作坊、摊贩、家用电器修理门市部等。在巩固现有的集体经济项目和私人企业的同时,积极争取外来投资办企业,既能安置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引导村民积极致富奔小康。引进逢缘草艺开发有限公司、店门矿泉水厂、店门贝类工艺品厂等项目,并在在政府的倡导下新建了谭家台席草工业园。 该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的各项政策在该村得到积极的贯彻和实施,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奋发向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竭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共商发展大计! 26 江西省兴国县石门村石门村位于均村乡东部,均宝公路直入而过,东与石溪村相连,距乡政府1.5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650人,全村有10个村小组(分别是:峰林、角罗坑、连塘、长山迳、石门、社富、圳井、迳口、马来安、富坑)。 该村耕地面积700亩,山林面积5860亩,有300多亩脐橙基地,有养猪专业大户7户,有大公庙,焦梅寺、马来安寺等古庙,经济作物有油茶、水稻、脐橙等。经济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种养、经商等。 27 辽宁省东港市前阳镇石门村石门村地处东港市前阳镇西北部,离镇区5公里,东接石桥村,西接十字街镇,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丹大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245户,常住人口4043人,现有耕地65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35公顷。主要农产品北海道梨、寒富苹果。村两委班子干部共有5人,在村党支部书记宋忠臣带领下村级公益事业不断完善,全村拥有卫生室1处,幼儿园1个。参加合作医疗人数372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95元。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提高广大党员的综合素质,村建成现代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1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室总面积20平方米,配备桌椅20套,另配备有彩色电视机、电脑、机顶盒等设施,并接通宽带网络。几年来石门村先后被上级评为“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石门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忠心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到石门投资办厂,石门村人一定会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实现您投资的梦想。 28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石门村◎ 村情概况石门村隶属于石鼓镇大同村委会,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1.50公里,距离镇3.00公里,国土面积0.41平方公里,海拔1,850.0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608.50亩,其中人均耕地1.5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3户,有乡村人口448人,其中农业人口398人,劳动力26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82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0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畜牧、林果、打工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08.50亩(其中:田362.00亩,地246.50亩),人均耕地1.50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烤烟等作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通、通 (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03户通自来水,有6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03户通电,有8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0辆,拖拉机8辆,摩托车1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62.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62.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1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 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1.3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6.70万元,畜牧业收入149.5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75头,肉牛102头);林业收入2.9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20万元,工资性收入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00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畜牧、林果、打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在省内务工15人,到省外务工5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畜牧、林果、打工,主要销售往国外省内。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4.60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畜牧、林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畜牧、加工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03户,共乡村人口448人,其中男性233人,女性215人。其中农业人口398人,劳动力263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30人,少数民族民族118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79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该村没有公厕,没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八一希望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玉龙第四中。该村距离小学校1.00公里,距离中学1.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0人,其中小学生44人,中学生16人。该村建有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40人,党员中男党员35人,女党员5人。该村党小组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小组”;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设在本村或是设在村委会),团员20人。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 村务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9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355个(劳均1.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29 江西丰城淘沙镇石门村◎ 石门村石门村地处淘沙镇西北方向,离淘沙镇中心8.0公里,全村总人口3800人,分11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角落。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水稻为主与外出劳务相结合,村内有水库多座。 30 安徽省巢湖市栏杆集镇石门村◎ 村情概况石门村委会隶属于安徽省巢湖市栏杆集镇。地处栏杆集镇西南角,东与柳集村委会相连,北与肥东县毗邻,南与柘皋镇接壤,西与庙岗乡相邻。境内有柳青路,区位比较优越,交通便利。下辖23个自然村,51个居民组,人口472人。 石门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125名党员,党员有活动场地,各项组织活动开展正常。党组织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 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耕地面积7000亩,以生产油菜、水稻等大宗性农业产品为主。山场面积达11500亩,有林地面积达800亩。牧业资源比较丰富,是农牧综合发展的理想区。近年来,养殖业生产迅速发展,已初具规模。柘黄抗旱渠道在境内达2000米,各村民组均有当家塘坝,重点库坝达4座以上,蓄水量在12万方以上,能有效保证村民生产、生活用水。 石门村委会村办企业1个,集体年经济收入达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000元,外出农民工达2345人,收入达36万元以上,群众生活水平较好。 ◎ 为民办事的好带头人——栏杆集镇石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家良先进事迹 ◎ 书记病倒李书记病倒了!这个消息让栏杆集镇石门村的群众和镇党委领导心里都不好受,他们都明白——一贯开朗健谈的李书记是累倒的。人们纷纷自发地来到栏杆集镇石门村党总支书记李家良的家中,送上祝福表达对他的由衷的尊敬。 黑红的脸膛,粗糙的大手,汗渍的衣衫,朴实而幽默的语言。这就是李家良,居巢区栏杆集镇一个普通却又极不普通的村党总支书记。李家良同志原是赵柳镇三李村村支书,镇村区域调整时,南份、石门、三李、大龚四个行政村合并为石门行政村,他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继续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全村总人口4862人,下辖23个自然村,51个居民组, 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他任职的二十几个春秋,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群众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投入村公益事业,努力增强村集体收入,千方百计为村民服务,使当初一个贫困村几经拼搏后一举脱贫,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先进村、文明村。李书记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他常说:“村民选我当村支书是信任我,如果我干不出相样子来,上对不起党,下对不起全村的父老乡亲,我要对党和全村的父老乡亲负责。”20多年的基层工作打造了他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豁达与干练。敢于创新,务实求真,坚持原则,雷厉风行,忠肯正直,乐于奉献,头脑灵活,善经营、会管理,这是石门村党员、干部、群众对他的一致评价。李书记十几年的工作表现和先进事迹真可以用简洁的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勤劳、务实、律己、爱民。 ◎ 带好队伍提起石门村,大伙都知道石门村是一个人口多、党员队伍大、耕地面积少、外出人员流动量大的复杂的大村,2000年以前,村人均收入不过几百元,如何在这个耕地面积只有6800亩,平均人均耕地不到2亩的土地上发展,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为李书记设下了一个难题。面对困难形势,李书记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他对身边的党员多次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我们必须把权力用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为此,他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他也深知,一个村党员、党员干部素质高低也决定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他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栏杆集镇“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典型案例、先进事迹进行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几年来,李书记积极培养和发展年轻新党员,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队伍,建设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员队伍。 ◎ 脱贫致富李书记常思考:如何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如何让群众尽快致富?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刻萦绕在李书记的心头。他对全村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向全村群众提出了“因地制宜办企业,紧抓招商引资不放松”。石门村地处山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李书记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对外招商,并采取“一职双责”制度,村干部除要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必须大力招商引资,在李书记的奔波下,引资效果极其显著。先后建起了烟头山铁矿厂、石门种羊厂3个、石门养猪场5个,石门养鸡厂10个,年产值300万元,税收36万元,村集体经济有效增强。 ◎ 改善村貌村里条件好了,李书记没有一丝松懈,他把目光注意到村里的公益事业上,为了改变村容村貌,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了改善交通条件,村投资20余万元修筑村机耕路、水泥路、挡水墙、涵洞、排水沟等;投资10余万元用于村民供电线路的维护和水利基础设施的维修。三李路、西陈路、南份路是通往是全村乃至整个村的必经之路,这几条路年久失修,一到雨天,便水流成河,无论是村民日常工作生活,还是学生上学都极不方便,村民、学校、家长都对此反映强烈。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李书记一方面向上级争取村村通工程,一方面带领村民筹资筹劳自己动手修建成一条条感动之路。李书记看到村里群众农闲无事,经常聚起来打牌、打麻将,于是积极向区体育局争取农民健身工程,新修了一座篮球场提供大家休闲健身 自1988年在村里工作以来至今,他为村里取得近300万元的资金,每年村里都有工程,今年共有13项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动工。而每一个工程,他都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谁出的价最少,最省钱,工程质量最好,就让给谁干,从不多花一分钱,以至个别包工头都私下里议论:干石门村的工程是赔本赚吆喝。可是十几年来,全村村民耕地用的水利设施改造费用,没用老百姓掏一分钱,水利设施的管理、维修,村里全部负担。据统计,仅该项费用支出至今已达20万元。 ◎ 心系群众在石门村,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老百姓高兴的、拥护的、正确的就坚决去办,并且快办,办好。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不得回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9年4月,李书记在走访贫困户时,一村民外出正好碰见他,向其反映三李四组有段路由于春暖返浆,该路十分难走,问能否在秋收前给修一下。出乎村民意料的是,当他五天后回家发现,一条宽阔平整的机耕路映入眼帘。原来,李书记在接到村民反映后,当即前去勘查一番,并于第二天一大早带领村两委干部来到该路段,经过三天的苦干,终于将该路修整一新。“他们选我是信任我,他们有难处才找我们,我们解决不了,还站在这个位置上干什么?” 李书记一心为民,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深感染着石门村的广大党员、群众,同时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今年4月14日玉树大地震发生后,李书记书记率先在石门村党员发起为地震灾区捐款的义举,全村先后共捐款5600元(个人捐献、特殊党费共5600),在他的带动下,占全镇各村捐款之首。 李书记是居巢区人大代表和栏杆集镇人大代表。作为区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感到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既是动力,更是压力。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 压力是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重了。在居巢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李书记向人大提出《贫困山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议。他始终认为,在人代会上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为人民群众代言,是体现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多次走访有关部门了解建议办理情况。走访区水务局,就水库除险加固等事宜向该局反映,水务局感动李书记的精神,简化手续,并给予了答复,决定在2010年列入重点项目实施。 李书记带领大多数群众致富后,没有忘记那些弱势群体,对待五保户、孤老户、特困户更是百般关心,惦记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生产和收入情况,充分调动全村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参加“设岗定责”活动,10名党员选择了扶贫帮困岗,18名党员选择了带头致富岗。李书记带头包扶困难户,定期到包扶对象家走访,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逢年过节,他都带着党的温暖上门慰问,并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李书记从村里出资2万元帮助四户困难户上了致富项目,使他们早日脱贫。 李书记不仅对本村制定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而且对落实党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也是认认真真地执行。对于符合条件(60周岁)的计生家庭户,他们从核实申请、到村民代表会、协会理事会,经过层层把关方才公示、上报,每一步骤都是那么认真严谨,确保了无一人漏报、无一例多报。还有在对待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上,他们责成专人,按时按户按人如实发放,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 正直无私李书记经常教育村两委班子,要办好石门村的事情,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必须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村里不但要建章建制强化管理,还要抓村干部、骨干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致富能力,同时在经济问题上集体讨论,严肃财经纪律,增加透明度。由于李书记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班子团结,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集体。 李书记一心为民,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深感动着石门的广大党员、群众,在他的引领下,石门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每次换届选举,他都以票数的绝对优势当选,同时也得到镇党委的充分肯定。多年来,李书记曾多次荣区政府和镇党委授予的“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光荣称号。李书记上任这么多年来,先后为村中解决了大大小小困难事无计其数,解决了村中多年来几任村支部书记都解决不了的各种老大难的问题,赢得了两委班子成员以及村民的信任与拥护,他靠的是什么?还是那名朴实无华话“诚心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走在石门村,你总会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人,他挥着手带领他的村民为走上富裕的道路,一起努力奋斗,共同编织着美好幸福的未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