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虢城村
释义

简介

大虢城村在山西省孝义市振兴街道。

历史由来

孝义市的大虢城村。提起这个“虢”字,就让人想起“假虞灭虢”的典故,也由此联想到郭氏的起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晋献公先后灭掉了虢、虞,之后便迁其民于汾州。《太平寰宇记》载:“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大虢城村正是位于汾阳南10公里处,在村的东边还有一村叫虞城,由此可见,当年被迁而来的虢、虞后裔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虢叔则是郭氏开宗立姓的始祖,虢城即是虢叔后裔的聚居之地。

当在大虢城村内寻访时,过去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仅存的土城墙也不足5米,已被当作院墙,若不是有人指点,你很难知道那曾经是城墙所在。最令老锅伤心的是村里李氏为大姓,而非郭氏,不知是什么年代发生了什么变故,导致大虢城村没有郭氏后人的现状,不应该再是“假虞灭虢”吧?

地方特色

大虢城村产的葫萝卜历来很出名,个头大,水分高,很光滑,是市民冬季备菜的抢手货。大虢城村水井地不少,土质属沙垆性混合土壤,最适宜种萝卜类蔬菜。农谚说:萝卜垆土种,十有九个要裂缝,萝卜种沙土,长个粗指头。大虢城村有水源充足、土壤适宜的地理优势,政治家历代中葫萝眩保全苗的经验。菜农说:种葫萝卜最头痛的是怕捉不住全苗,这种菜种下后一次出不好苗,不能再种。下种时间是每年的中伏后七天。大虢城村菜农保全苗的口诀是:“种葫萝卜太细墒,浇后下籽三五天,下种下籽不能轻,入土不能超过一指深,萝卜籽土不怕压,踩实出个满花花。”这说明,抢墒下种、浇种,种上后一脚挨一脚踩实是保苗全的关键措施。村里人普遍的说法是:种葫萝卜是个细活,有收没收有捉苗,收好收赖在定苗。定不好苗产不下东西,拔小的,留肥的,最后一次定苗时,要做到一株苗四周不能超过一食指的株距。葫萝卜这种菜最细水、细肥、细地力,光浇水一项从立秋到立冬三个月的时间里要浇到四次水,即温灌种前底墒水,送好定苗粪搅水,秋风不误耗墒水,收前浇好入冬水。对于葫萝卜的贮存方法,他们采用就地深挖两米深的圆坑,口径二料,把收回的葫萝卜经过两天风吹日晒后,放入坑中,在葫萝卜中每隔半米,由底到口外播一把去了叶的柴杆后,用活土垫好,既通风又保水分,来年春天取出,和收获时一样新鲜可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