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碌镇 |
释义 | 石碌镇地处昌江黎族自治县东部,是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境东北、东部分别邻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邦溪镇、七坊镇、金波乡,南连七叉镇,西接叉河镇、十月田镇,北靠儋州市海头镇。石碌镇地处海南西部工业走廊,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海岛西环铁路(粤海铁路)、S110(高速公路)、G225(海榆西线)自北向南并行穿境而过。石碌和太坡已被规划为昌江工业开发区的两大组团。全镇耕地面积7.12万亩,其中水旱田1.1万亩,坡园地6.02万亩,林地9.32万亩,其中商品林有3.3万亩,森林覆盖率67%。 石碌简介邮 编:572725 区 号:0898 面 积:216平方公里 人 口:6.5万余人 镇内设有4个基层派出所,1个石碌镇学校(含10所完小)和1家镇级卫生院,基层党组织设有26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4个,机关、企业党支部12个),党员人数853名。目前全镇财政供养的机关干部职工(含4个社区居委会)共有76名,其中公务员43名,事业编干部(包括七所八站干部)21名,职工12名。 全镇企业有采矿、水泥、钢铁、发电、铅锌、建材、陶瓷、造船、化肥、食品等行业,工矿企业15家,镇办企业31家,农业主产水稻,种植芒果、蔬菜。 昌化江北支流自东向西穿城而过,镇东有石碌水库,镇南七查岭为最高峰(海拔874m)。境内有风流山瀑布,清乾隆年间建的禁采碑,死难矿工纪念碑。 区划人口2002年大坡镇、石碌镇、十月田镇的山竹沟行政村合并设立石碌镇。2000年第五次人口统计石碌镇37462人,太坡镇11167人。2003年辖11个村委会,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4个为城镇社区居委会,1个为农村居委会,30个自然村,总人口52025人,其中农村总人口21560人。 2006年辖石碌社区、11个村委会(水头、牙营、鸡心、保梅、孔车、保突、片石、尖岭、香岭、山竹沟、水富)、4个居委会(东风路居委会、人民北路第一居委会、人民北路第二居委会、人民南路居委会)。 建制沿革“石碌”一词的起源可追溯至1782年,当时人们在此处大山地表发现铜矿,呈孔雀石色,故名“石绿岭”,后称“石碌岭”。 1953年属东方县二区,后改公社,1964年建石碌镇,位于县境东部,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6.4万;石碌至三亚铁路起点;辖水头、保梅、牙营、鸡心4个村委会;2002年,大坡镇、石碌镇、十月田镇的山竹沟行政村合并设立石碌镇。 代码:469031100:~001石碌社区 ~200水头村 ~201牙营村 ~202鸡心村 ~203保梅村 ~204孔车村 ~205保突村 ~206片石村 ~207尖岭村 ~208香岭村 ~209山竹沟村 ~210水富村 ~450东风路居委会 ~451人民北路第一居委会 ~452人民北路第二居委会 ~453人民南路居委会 附:大坡镇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中北部,距县城6千米。1961年建大坡公社,1981年更名太坡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建镇。1997年,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保突、片石、尖岭、孔车、香岭5个村委会。 经济发展近年来,石碌镇紧密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确定了“立足石碌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做好“一城二区三张牌”文章,推进“六镇”工程,构建和谐石碌”的发展思路。“一城“即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做大做强石碌城;“二区”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石碌、太坡两大组团区;“三张牌”即打好工业牌、绿色牌和城郊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绿色经济和城郊经济;“六镇”工程即实施“工业富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乡企立镇、房产兴镇、旅游旺镇”工程。 近两年来,石碌镇积极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民营和外企落户石碌和太坡组团,配重铁矿砂厂、天涯华盛水泥厂、方海木业切片厂、韩国泰林果蔬保鲜加工厂和宏昌生态环保建材厂等一批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对财政的贡献率已达到65%以上。全镇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切入点,积极做好“三农”工作。在稳抓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增强做大甘蔗、橡胶、浆纸林和有机瓜菜种植、淡水和畜牲养殖、运输服务等七大产业,切实打好绿色牌和城郊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08年全镇种植甘蔗3.66万亩,橡胶面积3.22万亩,浆纸林8320亩,淡水养鱼水面1300亩,养猪25600多头,养牛12830头,养羊1500多只。200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4938万元,同比增长6%;地方(镇级)财政收入810万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62元,同比增长6%。 新农村建设石碌镇先后创建和完善香岭、基隆、山竹沟、水富、牙营、保梅、鸡心、鸡实等8个文明生态村,其中牙营、山竹沟、山竹沟、香岭、保梅已成为全县乃至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山竹沟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被授予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牙营村被省妇联评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 法制建设石碌镇积极开展“平安石碌”创建活动,多次被评为省、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创无毒社区先进单位。山竹沟、水头、牙营等村委会分别被评为海南省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石碌镇被评为“全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党建工作全镇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自2003以来,共争取和投入党建经费120多万元,狠抓了党建阵地建设。实现了11个村党支部都有活动室、电教设备、桌椅、学习书籍的“四有”目标。 全镇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加强,香岭、山竹沟等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省、县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过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逐步建立健全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育卫生200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省联手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累计调入6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美化校园,改善教学环境。“普九”工作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适龄少年和儿童入学率达到98.8%以上,巩固率都达到100%。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跨入了全县先进一类行列。镇内有两所高中,即昌江中学和昌江县矿工中学,有一所民族中学。其中昌江中学是县重点中学,建校历史有27年,是海南省内知名的中学,每年有很多的学生被清华、北大、人大、海大等国内知名的“211”“985”工程大学录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