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将军战场歌 |
释义 | 《石将军战场歌》是明朝诗人李梦阳的作品之一。李梦阳一生清节不渝,不阿权贵。此诗也具有鲜明的讽谕色彩,抨击了封建官场之黑暗,也体现了李梦阳反宦官反权贵,刚直耿介的可贵精神。 作品名称:石将军战场歌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乐府 作者:李梦阳 作品原文石将军战场歌[1] 清风店南逢父老[2], 告我己巳年间事[3]。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4]。 忆昔蒙尘实惨怛[5],反覆势如风雨至[6]。 紫荆关头昼吹角[7],杀气军声满幽朔。 胡儿饮马彰义门[8],烽火夜照燕山云。 内有于尚书[9],外有石将军。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清风店。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 儿女床头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10]。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11]。 单于痛哭倒马关[12],羯奴半死飞狐道[13]。 处处欢声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 应追汉室嫖姚将[14],还忆唐家郭子仪。 沈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经过泪满巾。 黄云落日古骨白,沙砾惨淡愁行人。 行人来折战场柳,下马坐望居庸口[15]。 却忆千官迎驾初[16],千乘万骑下皇都; 乾坤得见中兴主,杀伐重开载造图[17]。 姓名应勒云台上[18],如此战功天下无! 呜呼战功今已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19]。 作品注释[1]明英宗1449年(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南侵,土木堡一战,英宗被俘,瓦剌部遂挟持英宗进攻北京。石亨在于谦指挥得北京保卫战中,表现出色,封镇朔大将军。此诗即咏其事。石将军:石亨,渭南人。后恃功高,日益骄纵,下诏狱,以谋反罪论斩,死于狱中。 [2]清风店:在今河北省易县。石亨追瓦剌军于此。 [3]己巳: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 [4]遗镞(zú):留存下来的箭头。勤王:地方官吏起兵救援危难之中的王朝。 [5]蒙尘:天子出走曰蒙尘,此处指英宗被也先所俘虏。惨怛(dá):伤痛。 [6]反覆句:指瓦剌兵乘胜入侵,势如风雨。 [7]紫荆关:在今河北省易县的紫荆岭上。是年十月,也先挟持英宗攻陷紫荆关,向北京进兵。 [8]彰义门:京城九门之一。当时瓦剌军曾攻彰义门,被明军击退。 [9]于尚书:即于谦。 [10]儿女二句:谓孩子们被鼓角之声吓得伏在床头不敢动,乡间的人攀登屋上窥探战事情况。野人:乡下人。旌旄:泛指军中旗帜。 [11]父子英雄:指石亨及其侄石彪。《明史石亨传》:“其从子彪,魁梧似之。骁勇善战,善用斧。也先逼京师,既退,追击余寇,颇有斩获,进署指挥佥事。” [12]单于:本为匈奴最高首领称号,此处借指瓦剌部首领。倒马关: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明代与居庸关.紫荆关合称三关。石亨曾追击瓦剌部首领也先的弟弟于此。 [13]飞狐道:又名飞狐关,在今河北莱源县和蔚县交界处。这里两崖壁立,一线通天,蜿蜒百余里,形势十分险要。 [14]嫖姚将:指霍去病。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前后六此击败匈奴,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15]居庸口:居庸关,在今北京市平昌县西北,为长城重要关口。 [16]迎驾:指瓦剌同意放回英宗,明朝派人迎接英宗回京。 [17]载造:同“再造”,指国家破败之后,重新缔造。图:版图,地图。 [18]勒:刻石。云台:汉代所建高台。汉明帝为追念前代功臣,曾命人在台上画了邓禹等二十八位大将军的肖像。 [19]胡:当指鞑靼。明中叶前后,鞑靼为主要外患。《明史鞑靼传》:“正统后,边备废弛,声灵不振,诸部长多以雄杰之姿,恃其强暴,迭出与中夏抗。边境之祸,遂与明终始云。”李梦阳写此诗时,正是鞑靼侵边而朝廷抵御无方之时。 后世影响1.石亨跋扈伏法,臣节有亏,要之战功不可没,此特表其战功也。上皇返国,实由尚书之守,将军之战,特为表出。中云“还忆唐家郭子仪”,以不失臣节愧之也,此作者微意。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 2.叙事错互,比拟失伦,但矜才气,绝无脉理。(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 3.国初诸贤,顿轶元.宋.中.晚唐而上之,厥后名流辈出,李献吉则一代诗人之冠也。但学济南则鹜藻丽而害清真;学竟陵则蹈空虚而伤气格,不可不知耳。 (李沂《秋星阁诗话》) 作者简介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祖籍河南省扶沟县大岗人。1473年出生于甘肃庆阳,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 李梦阳于公元1493年(弘治六年)登癸丑科乡试解元,公元1494年(弘治七年)登甲寅科进士。初授户部主事时,即对当时外戚寿宁侯张延龄怙宠横甚,人莫敢问的器张气焰深恶痛绝。他不畏权势,直言上书,写了有名的《应诏指陈疏》,直陈时弊的“二病、三害、六渐”,大胆地揭发了寿宁侯“招纳无赖,网利贼民、夺人田土,拆人房屋,虏人子女,要截商货,占种盐课,横行江河,张打黄旗,势如翼虎”等罪行,因此引来杀身之祸。寿宁侯怀着对他的刻骨仇恨,于帝前对其百般陷害,将其解职问罪,严刑拷打,诸贵戚亦并急欲杀害李梦阳而后快,后因皇帝不许,李梦阳才得官复原职。 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李梦阳进郎中,时武宗(即正德皇帝)初立,宦官刘瑾等“八虎”使皇帝万机渐废,诸大臣上书皆不能上达,他又毅然为户部尚书韩文写疏揭发刘瑾,几成杀身之罪。先是公元1507年(正德二年),刘瑾假传旨贬李梦阳为山西布政司经历(掌管出纳文件),并勒令其退职回家,后刘瑾又罗织罪名,使李梦阳入狱。多亏康海力求,才使李梦阳免死。 公元1510年(正德五年),刘瑾被诛,李梦阳冤案平反,官复原职,升为江西按司提学副使。后又因其得罪人太多,最后以李梦阳“欺压同列、挟制上官”之罪让其居家住闲。公元1519年(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谋反被诛,原衔恨之人趁机揭发李梦阳是其同党,又将李梦阳逮捕入狱。多亏大学士杨廷和、刑部尚书林俊等人上书力陈李梦阳无罪,才使他得以获释。嘉靖帝即位后,诸大臣虽对李梦阳相继屡荐,终因几十年风雨的世宦生涯,使李梦阳看透了世间之险恶,竟不为官。他治园池,招宾客,饮酒著述,名驰海内。公元1531年(嘉靖十年),李梦阳卒,时年59岁。 李梦阳不畏权势,不阿权贵,更重要的是,他才藻雄势,卓然以复古自命,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气节文章雄视一代,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为七才子,或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磷、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等号称十才子,均以李梦阳为首,堪称古文词一代宗师。其一生著述甚丰,有《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空同集》八卷刊行与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