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花 |
释义 | 石花是一种带花纹的石头,也有种茶叫石花茶。石花也可以指一种观赏用的开花植物。所指东西很广泛 中文名:石花 外文名:Lithops 种类:石头、花 制品:石花茶 气候:冬暖夏凉 开花时间:2-3年 番杏科植物生石花 拉丁名为Lithops,为番杏科植物,品种繁多为著名的小型观赏植物,原产地在南非及非洲西南部干旱地区,怕低温忌强光,它是一种夏休眠植物。 适宜疏松的中性沙壤土。生长期主要在冬季。九月开始生长到来年五月进入休眠。属于冬型种。但也有夏型种的。 约从三月开始生长到十月进入休眠。冬型种的开花期在9~11月,休眠期在7~8月的盛夏。夏型种的开花期在6~7月,休眠期在冬天。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应视培养环境的气候而定。 栽培生石花幼苗养护较困难,喜冬暖夏凉气候。每年3-4月长出新的球体状叶片时,老的球状叶逐渐萎缩,夏季新的球状叶越长越厚,始终保持2片球状叶。生长期需较多的水分,但不能过湿,易长出青苔,影响球状叶正常生长。同时,每半月施肥1次,但肥液绝不能沾污球状叶。秋季开花后暂停施肥。冬季放阳光充足处养护,如遇低温或过于荫蔽,球状叶生长不好,会逐渐皱缩。盆栽生石花,根系少而浅,周围可放色彩鲜艳的卵石,既起支持作用,又可增加观赏效果。 繁殖常用播种繁殖。4-5月播种,种子细小,采用室内盆播,播种温度22-24℃。播后约7-10天发芽。幼苗仅黄豆大小,生长迟缓,管理必须谨慎。实生苗需2-3年才能开花。 春季开始生长时,原来的老植株逐渐萎缩并被新长出的植株所涨裂。此时要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略干燥些,并忌直接向植株上喷水,以防伤口感染引起腐烂。入夏后移至室内半光处,避免强光直射,同时要及时开窗通风降温,并要控制浇水,才能使其安全度夏。入秋后要逐渐增加浇水量,并施少量复合肥料,以利孕蕾开花。花谢后又要逐渐减少浇水,冬季更要严格控制浇水,以识持盆土干燥些为好。越冬期间要放在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在10度以上即能安全越冬,但最好将其放在室温15℃以上的房间。生石花根系发达,故宜选用深盆栽培。盆土可用腐叶土4份、石灰质材料(贝壳粉、蛋壳粉、陈灰墙屑等)3份、河沙3份混匀配制。栽植不能过深,否则易引起植抹腐烂。繁殖生石花,采用播种和分株均可。家庭繁殖生石花,因需要的数量不多,可直接分栽从老株缝隙中抽生出的幼小植株。此法既简便易行,又可缩短繁殖时间。 钟乳水的花状凝结物shí huā 钟乳水的花状凝结物,即碳酸钙。 茶产于四川“石花”其茶起源于唐朝,著名茶文化专家成先勤老师据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唐代杜佑《食货典》等史料考证:唐天宝元年,蒙山雀舌茶被列为贡茶,当时我国西南诸域凡以一芽一叶初绽原料制作的散茶,以形命名都统称为“雀舌”,蒙山雀舌遂被籍名为“石花”以贡。 历来文人骚客如白居易、李白、杜牧等曾对石花大加赞誉,其中唐黎阳王更是十分推宠,其在《白云岩茶诗》中写道:“闻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沾绝品花。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石花制作具有自然成形的朴素美姿,又能发挥茶叶的内在品质”(李家光《蒙山名茶的历史演变》),其形神更与禅境相合,因而历年来成为佛家作为礼佛茶的首选。两宋时,天竺高僧不动大师“为广利益故,泛游东土,经西夏抵蜀,见蒙山云雾飘渺,有大乘之气象,遂以修行安身。”其著有佛经《蒙山施食仪》以传世,见蒙山茶品性殊异,在“献供赞”中首次将“蒙山雀舌茶”(即指石花)正式列为礼佛专用茶。 年年被列为贡茶至明代,据《明大政纪》记述: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选龙团,听茶产惟采芽茶以进……”之时石花其茶迎来了历史最鼎盛辉煌之势。据顾元庆《茶谱》(1514年)、屠隆《茶笺》(1590年)及许次纾《茶疏》(1597年)等记载,“蒙顶石花、玉叶长春”被列为天下第一贡茶。 自唐至明,石花年年被列为贡茶,岁岁用于礼佛。相传以其数量之稀少又乃礼佛之圣物,故皇帝也不舍食用,而仅于祭祀和洗眼明目“以辨忠奸”之用。也许,物盛则衰。至清朝,翻遍相关清史贡茶资料,我们始终找不到关于石花的足丝马迹。为何一个横跨中国历史一千多年的圣物会人间蒸发?众说纷纭,据蒙山本地老年人讲:明末社会动荡,张献忠“剿四川”时逢人便杀。蒙山制茶高僧悉被杀尽,民间茶人或被杀或外逃,于是石花工艺自此失传。 留其名于世石花工艺虽失传,幸留其名于世。然“四川历史名茶—蒙顶石花,古代是黄茶,现今‘变成了’绿茶,市面销售的石花全是绿茶,消费者和茶商均受误导。”摘自茶学专家李廷松教授和李玲老师编撰的“蒙山石花探源”一文,文中还列举了“陈椽著《茶业通史》称:名茶石花、黄芽都属黄茶类,在唐朝就已驰名全国,石花年年入贡,列为珍奇宝物,收藏数载其色如故。因此自古以来有蒙山石花天下第一之称。在古代无检测设备,又无抽氧充氮装置条件下,能保持“其色如故”的茶只能是黄茶或黑茶。” 据《名山县志》记载,石花其茶“其叶细而长,汤黄而碧,味甘而清,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本品制作人施刘刚自2002年开始拜访请教成先勤老师等专家学者对相关史料进行考证分折,2004年春第一次初试制作,三年来经历了三十余次试制,终于在本年度(2007年)春偶在梦中悟得制作真谛,形成较成熟的工艺流程恢复了历史名茶石花的原实风味。 于2007年8月8日来到河北赵州柏林禅寺这禅宗与茶宗神圣交汇的地方,奉石花以礼佛,有幸得见方丈明海禅师。得知我们一行自四川蒙山来,明海禅师欣然念到“蒙山雀舌茶奉献”。经我们对石花其茶的介绍后,大师亲笔书写了“礼佛石花”四字相赠,并与我等合影留念。 石花之历史工艺的恢复引起茶叶学术界的高度重视,2007年8月24日,国内著名茶叶学术专家钟萝、钟渭基、吴善庭、李廷松等及茶文化界学者钱晓宪、蒋昭义、成先勤等组团对“礼佛石花”之生产工艺进行了专项鉴评。经专家组激烈讨论和反复推敲,最终认定施刘刚先生成功发掘恢复了石花的历史传统工艺。 自此,我华夏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年国粹及佛礼圣物得以延续。 珊瑚珊瑚的一种。 一种产于沿海的藻类植物即石花菜。一种产于沿海的藻类植物,可供食用和提炼琼脂。 翡翠翡翠中常有透明度稍差的小团块与纤维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现象,称为“石花”。由于其形状和特征不同,可分为下述几种类型:比较干巴死板的叫“石脑”;比较散碎的叫“芦花”;状似棉絮的叫“棉花”;白色或绿色混在一起的叫“韭菜拌豆腐”。总的来说,石花的存在对玉器的透明度和完美性都不利,且容易对绿色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使翡翠玉器的价值明显下降。 湖北襄樊市石花镇城镇简介湖北襄樊市石花镇---历史的古镇 石花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据《石花镇志》记载,石花镇最初形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原称石花街,因地处石溪河汇入北河处,又称“石溪”。谷城县志解释曰:“溪,即石花巷潭河也,在城西五十里。《左传》有:鲁文公十六年,楚王越自石溪伐庸,盖即为此处”。石花镇得名多种传说,相传有如花陨石坠地,故名石花;又传“溪河桥石花观”,即溪河石桥观宝,宝石开花;另传古时这里的人们用石溪河里的彩石、卵石铺嵌在街上,犹如石花满街,石花由此得名。 民国初,石花为谷城县第四区,一九四九年解放,石花为谷城县第二区,并建立区辖石花镇,一九五0改为县辖镇。2001年4月,原大峪桥镇撤销并入现石花镇。 石花镇总面积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70.7公顷,其中水田2863.1公顷,旱地1587.6公顷。辖界牌垭、红马庙、铁庙沟、黄营、裴桥、平川、巩湾、杨溪湾、席垭、五家洲、殷畈、岩湾、凉水井、彭家岭、苍峪、铜山、柏家堰、龙家沟、翠花铺、小坦山、杨家湖、陈家楼、将军山、邵楼、大峪、同北、陡坡店、彪庙、土桥、水星台、下新店、周湾、施湾、彭湾、鲍湾、蔡营、高冲等37个村,东门、西河、苍苔、后畈、民营、大峪桥街道、老君台、石溪等8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172人,男性51227人。 经济状况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20766万元,第一产业产值13862.81万元;第二产业产值14000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66903.19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0.08%、10.2%、7.1%。农业产值中,粮食作物2520.66万元,亩平385元;经济作物4234.47万元,亩平646元;林业203.9万元;渔业541.64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27846.3吨(其中小麦7182.6吨,水稻16409.1吨,其它4254.6吨),油料1272吨,肉类6428.55吨,瓜果314.7吨,水产品1242.8吨,禽蛋3087吨。 2003年,全镇共完成税收2695万元,其中工业税1923.87万元,农业税494万元,商业税收277.13万元,财政收入2710万元,财政支出270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 2003年,全镇农贸市场6个,总面积37878平方米,个体工商经营户7417人,比上年增长207人。实现经营额1.07亿元,税金203万元。 乌韭的别名1.乌韭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乌韭》。 中草药名【药名】石花 【别名】乳花、地衣 【汉语拼音】shi hu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melia saxatilis(L.)Ach.[Lichen saxatilis L.] 【归经】肝;肾经 【功效】补肾益肾;明目;止血,利湿解毒。 【考证】出自于《草木便方》。 【科属分类】梅花衣科 【拉丁文名】Lichen Parmeliae Saxatilis 【主治】视物模糊;腰膝疼痛;吐血;崩漏黄疸,疮癣。 【生态环境】生树干上或岩石表面的腐殖质上。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去泥去、杂石,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山东、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动植物形态】地衣体叶状,直径5-8cm或更大,裂瓣深裂,末端截形或锐尖;上表面灰绿色至灰褐色,裂片边缘具网状白色假杯点,裂片中央部多有颗粒状的粉芽堆,有时堆呈短柱状。叶缘光滑,从叶缘至叶片的上表面微有光泽。下表面黑褐色至黑色,假根单一,不分枝,直布至叶片边缘。 【功效分类】补肾益肾药;明目药;止血药;利湿解毒药 【性味】甘;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撒敷。 【出处】《中华本草》 石花酒石花酒介绍石花酒,一个有着1000多年美丽传说,100多年几代人奋斗历史的老牌产品,也是谷城县把文化竞争长入到经济竞争战略后,取得骄人成果的个案之一。受多种因素影响,作为湖北省八大名酒之一,并获得过中国大众名牌白酒称号的石花酒,市场步步萎缩,一度陷入低谷。面对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他们打出了文化牌,将李自成、张献忠双雄聚会、饮酒石花的历史故事引进商战中,把直接灌装的上好原酒取名“石花霸王醉”,并定位为“襄樊极品酒”、“中国白酒度数王”。浓香型白酒从高到低依次定位为一品、二品直到九品,酒盒外包装和明朝宫服文化相结合,突出“品”味。具备文化力的东西总是更易为消费者所选择。当“襄樊极品酒,石花霸王醉”、“浓香石花,品行天下”等广告铺天盖地而来,《风雨石花酒》报告文学、电视剧持续刊播,一度沉寂的石花酒,也在市场上迅速重振雄风。 石花酒传说石花街,鄂西北一个美丽的小镇,一个千年的古镇,人们说翻开石花街任意一块青石板都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石花街的深邃、神秘都含蓄地隐藏在石花酒中。石花酒是石花街的名片,也是石花街的灵魂。 石花大曲酒曾以千年的品牌与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等名酒一起享受着消费者对“老字号”的信赖,均匀地分割着中国白酒市场的蛋糕份额。并且以它特有的醇厚质地和大众消费型价格优势而独领风骚。由于石花酒风靡全国,使得石花镇同盛产茅台酒的茅台镇一样闻名天下。石花酒的传说 史书记载楚庄王当政时,石花酒曾被选作贡酒,但当时的石花酒还是被称为“石溪双泉”。谷城县志和镇志均记载了楚庄王赞誉石花酒的诗文,诗曰:“双泉液兮琼浆,醇芳袭兮甘柔,玉斛倾兮寿康,祈国兴兮民强。”西楚霸王项羽、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在石花街有过英雄豪饮的壮举。石花酒形成风格和品牌归功于清末一位黄姓江西商人。这位黄公富有传奇性的经历又为石花酿酒历史增添了色彩。 石花酒的发展 石花酒厂的前身是江西盐商黄兴德在满清同治9年开办的“黄公顺酒馆”。解放初公私合营清产核资时,包含十堰、随州在内的整个襄阳专区,襄阳卷烟厂资产排名第一,黄公顺酒馆资产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1980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邀请全国100多位著名工商界人士座谈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石花酒厂的老职工、黄公顺酒馆第四代传人、经营奇才黄善荣就名列其中。 20世纪80年代末,石花酒厂年产白酒达到5000吨,成为全国第二大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形成“北有杏花,南有石花”的清香型白酒格局。 2003年,石花酒厂利用镇厂的秘藏酒,生产出出厂价接近500元一瓶的石花霸王醉。 中国白酒专业协会副会长、著名白酒专家高景炎教授评价说:霸王醉清香纯正、细腻,完全是自然发酵的香气,没有任何人为的添加因素;酒体醇厚、丰满,酒度虽高达70度,但度高而不腻,饮后口不干,头不疼,号称"襄樊极品酒"名副其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著名白酒专家陶家驰评价:“霸王醉”没有常见高度酒的那种火爆、辛辣,而是一种绵软、圆润、回味悠长,如同一首美妙的歌,听罢许久仍有余音绕梁之感,闻着如俄罗斯的“伏特加”一般醇香诱人,入口却像法兰西的百年窖藏“路易”系列那样醇厚绵长,饮后满口余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