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湖荡镇
释义

石湖荡镇位于松江区西南处,建制于2001年1月,由原石湖荡镇和原李塔汇镇合并而成。它东濒姚泾河、小横潦泾(又名坝河),与永丰街道为邻;南临横潦泾、竖潦泾、园泄泾、来泥潮,与泖港镇和新浜镇一衣带水;西靠青松江,与青浦区练塘镇交界;北倚泖河、斜塘,又沿沪杭铁路,与小昆山镇和永丰街道相隔,总面积为44.07平方公里。

石湖荡镇简介

全镇现有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常住居民8786户27457人,其中集镇居民约2881人,农村劳动力15851人。外来人口4927人。

水陆交通比较发达

镇内江河遍布,直航方便,通达能力广大。黄浦江上游最大支流斜塘、园泄泾、横潦泾纵贯全镇东西,为内河B级航道,可通行500吨级船只,东往上海,南通浙江平湖,西达杭州,北到苏州、无锡等地。陆上交通也相当发达。国家级铁路和公路齐全独得,沪杭铁路穿越全镇,沪杭高速公路和同三高速公路“八”字排开,且均有上下出口,无所不达。区级松蒸公路和塔闵路与高速公路相连接,可直达上海和杭州等地。镇村道路更是纵横交叉,四通八达。

文教卫生设施齐全

镇内有2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在校中小学生2098人,教职员工208人;2所幼儿园,入园儿童335人,幼教老师29人;2所成人技校,教职员工17人。全镇有1所医院,在院职工90人,有135只病床,其中老年护理病床100只;还有村卫生室15个,全面实行了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部达标。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投保率分别为72.2%和87.6%。原李塔汇集镇为市一级卫生集镇,原石湖荡集镇为市二级卫生集镇。

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工农业总产值24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完成工业产值20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完成工业利润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新吸纳注册企业525户,完成税收12050万元,比上年增长60%;完成农副业产值3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新发展瓜果、苗木等经济作物3000多亩,生产各类特种水产、珍禽380吨,粮经比例达到45:55。实现镇级财政收入8897万元,比上年增长64.8%。

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依托发达的交通优势,结合两镇合一的实际,对石湖荡镇1世纪发展方案已作了进一步的调整。现在,全镇已形成“一镇两区”发展方略,即以石湖荡集镇为基础,大力发展集镇文化、教育、商贸、金融;以原李塔汇工业区为基础,确立东部工业园区,一期投资3300万元,完成2500亩区域内“五通一平”,新建标准厂房4.3万平方米;引进外资项目13个,总投资2475万美元,内资项目32个,总投资30000万元。随着同三高速公路开通行和塔闵公路向西延伸,石湖荡镇交通优势将更加凸现;又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开发石湖荡镇大片处女地的春天已经到来,石湖荡镇的辉煌也已指日可待。

2000年1月份石湖荡镇两镇合并。 ·

李塔汇镇

李塔汇镇位于松江县西南部,东涉小横潦泾(又名坝河)、竖潦泾(黄浦江上游转折段)与仓桥镇交界,南临横潦泾(黄浦江最上游段)与泖港镇隔水相望,西沿斜墉江与石湖荡镇为邻,北倚沪杭铁路与大港镇毗连,总面积22.64平方公里。 李塔汇镇以唐代李塔命名,始建于1978年3月,由城西公社(后改仓桥镇)划出8个生产大队和渔民、古松公社(后改石湖荡镇)划出3个生产大队和1 个水产队组成塔汇人民公社,分设16个生产大队(其中一个水产大队)、123个生产队、一个街道。1984年4月,撤公社为乡,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村。1986年,塔汇乡有16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二个居民小组4617户、17109人,有耕田1362.73公顷。1994年3月,撤塔汇乡建李塔汇镇。1996年1月,撤并为14村、118年村民小组。

李塔汇镇三面半环水,其东有小横潦泾和竖潦泾,南有大横潦泾,西有斜塘江,东北是姚泾河、中间油墩港6 条主干流,流经本镇总长19.1公里,并有纵横27条支流总长30.4公里。

环境

镇内公路桥梁有坝河桥、小黑桥、野鸡窝桥、长山江桥、塔汇河桥、跃进河桥和浜江桥等,油墩港上有水闸桥、汇中桥、新前及北前桥等,沪杭铁路有姚泾桥(32、33号),斜塘桥(34号)。沪杭铁路经过本镇沿总长3。45公里,中间设星华车站(以本镇双桥村原星华大队命名)。

石湖荡镇位置

石湖荡镇位于松江县西南部,东濒斜塘江与大港、李塔汇镇隔江相望;南临圆泄泾和南界泾与五厍、新浜镇为领;西依青松港与青浦县小蒸镇交界;北靠泖河与大港镇为界。总面积21。43平方公里。1998年末,有耕地面积990。7公顷。

石湖荡镇以石湖荡集镇命名,她原属大泖之滨,地势低洼遍布湖、荡,古人以石筑墉并建石湖庙和石湖界庙,故集镇得名“石湖荡”。

概况

石湖荡镇清代前隶属松江府娄修竹乡,公元1914年始建乡,1947年与洙桥、夏庄3乡合并为松运乡(隶属松江县枫泾区),1948年,松江乡与古浦乡合并为古松乡(以石湖荡镇无代罗汉古松命名),1949年10月设石湖(荡)区,1950年撤石湖区(建天昆区)为古松乡,1957年撤天昆区建古松乡,1958年8月建古松人民公社(下设19个农业生产大队,178个生产队),1972年3月,南三大队划归新五公社,1978年3月,将斜墉河东的大港、永利、新光、大德、红光、民华、合民等7个大队划归大港公社和星华、民丰、联民等3个大队归塔公社,本公社从五一、古松2个大队中划出5个生产队建种籽场(大队),1981年1月,生产大队更名为村,1984年4月,撤公社为乡。

行政划分

1986年,古乡有9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2个居民小组、4928户、14266人。有耕地1359.6公顷。1994年3月,撤古松乡建石湖荡镇。1998年末,全镇有耕地990.7公顷、9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5个居民小组、4379户、12601人。壮中:男性6191人、女性6410人,有土家族6人,苗族4人,壮族、白族、布依族各2人,彝族、侗族各1人。当年出生69人、出生率-1.41‰,60周岁以上老人2192人,占总人口的17,39%。流动人口104人。

经济

1986年以来,石湖荡镇经济迅速发展,1986年,全乡实现产值2097万无(以80不变价计算),1990年完成2345万元,5年增加248万元,199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8146万元,与1990年相北,4年增长3.47倍,1998年全镇国生产总值13425万元,基中:第一产业3112万元,占23.18%,第二产业7095万元,占52.85%,第三产业3218万元,占23.97%。

婚配

建国前,男女青年婚事必须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过程封建迷信色彩浓厚,礼仪繁琐,一般过程有:托媒说亲,合八字,定亲(订婚)、压贴、换帖、送彩礼、结婚时男家再拿礼(彩礼)最后完婚(结婚),结婚时有钱人家的排场比较大,双方均设盛宴接待亲友,俗称“吃喜酒”,多数贫困人家,结婚仪式比较简单,婚礼过程有接嫁妆,迎新娘,吃富贵茶,送房,开脸,拜堂,几天后,回门,复门。

旧时还有幼年定婚,指腹为婚和娶童养媳的习惯,有的人家无力举行结婚仪式,男方与女方商量好日脚,然后有男方请了亲友,组成抢亲队,到时把女青年用抢的形式接到家中。

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制订了婚姻法,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做到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提倡晚婚,计划生育已成习惯,现行婚配有以下形式:

集体婚礼

:有大队或公社举办,同时结婚的若干对新人登台,戴红花,有新婚代表发言,表示坚决抵触封建买卖婚姻,做到破旧俗,立新风,不请客送礼。塔汇公社从一九七九年以来基本上年年举行集体婚礼。据一九七九年统计,婚礼酒宴要比他们原定计划减少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集体婚礼受欢迎,由于旧俗影响,还不能全面普及。

仿旧婚礼

,仍由介绍人牵线、相亲、定亲、送彩礼等。少数人家仍用压贴、换帖等形式。结婚时仍有接嫁妆、迎新娘、吃糖茶,瓜果、望爹娘,过若干天后还要回门。但婚礼的形式要比旧时简单,关于婚礼的形式,政府不作规定,但无论举行何种婚礼,在结婚前,都必须到公社领取结婚证书,才算合法婚姻。

喜三朝

建国前,富户人家生男婴则向亲友报喜,亲友买些礼品前来祝贺吃酒。当天的排场是比较大的。一般生女就不那么隆重,广大贫苦农民都请不起这样的酒,有的人家生育多,无力抚养,只好送给人家作为养子养女,还有的人家采取溺婴弃,凄凉行为。

建国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儿育女的报喜,请三朝酒,仍在普遍袭用,还有的人家请满月酒,周岁酒,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溺婴、弃婴的现象已绝迹。

祝寿

建国前,人到六十岁,便可称“寿”,于是从六十岁开始,每逢十岁,便祝贺庆寿。这是富户所为,穷人则无力仿效。祝寿时,张灯结彩,挂幛贴联,供奉寿星纸,邀约亲友,中晚都用酒席招待,亲友以次向主人祝长寿,口中吟颂一些吉利的话,并用礼品赠送给主人,谓贺寿。

建国后,祝寿的形式比较简单,但是祝寿比较普遍,不仅六十岁以上的人要“贺寿”,甚至五十岁的人也要祝寿,有的因家乡风俗习惯为小孩过十岁,都要请亲友前来吃酒庆贺。

建造住房

建国前,富户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造房,先请地理先生(俗称“阴阳”先生)选择风水地,然后选择良辰吉日破土动工,上梁时要放高升,抛馒头,糕,并在正梁上贴有红纸写的对联,表示吉利。开工、上梁、竣工都要设酒席招待匠人、亲友。此时亲友前来送礼,叫做望造屋。

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形式的好转,社员的收入增加,建造房屋者甚多,社员建造房屋,先向大队、公社提出申请(确定地基)经批准后进行建造,建房时一般选在农闲,新房上梁时仍在正梁上贴有表示吉利的对联,也放高升,并向上抛一些粒头糖,但是造房请酒的时间不一,有的在上梁时请亲友吃酒,亲友送些礼,叫做望造屋,有的搬进新物时请亲友前来吃酒,此时叫望进宅,有的人家既请上梁酒,又请进宅酒,在建造过程中都用酒菜招待匠人和前来相帮的亲友,但酒菜不如上梁和进宅时丰盛。

丧事

解放前的丧事礼仪比较繁杂,无论谁家死了人,立即请人向亲眷报丧,家人则为死者沐浴,修甲更衣,并请理发师前来为死者剃头,然后用门板把尸体移到中堂称“停尸”,亲眷赶到后为死者上香布(即白布)。家人晚辈穿孝服,称戴孝,孝子戴麻帽,着长白衫,其余穿白衣白鞋,腰系白带,有的则穿蓝粗布鞋,腰系白带,孝子手持哭丧棒,身束草绳,使自己处于罪人地位,以示孝子之诚。此时,请僧道做道场,超度亡灵,称做“念夜经”,至亲好友开始“磕头”吊唁,吃素饭。富户人家来客时有吹炮手吹打放炮。以示对来客尊敬。

一般停尸三天后进行入棺,孝子领家人和亲友饶棺一周,向遗体告别,叫小殓,接着火殓(即盖棺),一般富户人家的棺材就停在祠堂里,三年后再出殡。穷人家在入棺这天,抬到眼外,用稻草帘遮盖,过几年后再下葬(即埋入土中)。

回阳,是死者“灵魂”回家探望,日期有道僧确定。少至三天多至十五天,都是单数,家中摆一席酒菜,为招待死者灵魂和阴差,回家这一夜,死者原用的床铺及房间陈设仍复原样,过后全部撤掉。

从死者亡故之日起每七天为一个“七”,分别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断七”总计四十九天。其中“五七”是重要悼念日,也要请道僧念经超度亡灵,有的甚至大做道场,焚烧纸房(用纸扎成的小房子)。“六七”由女儿办菜供祭,做佛事,名为献“六七”,孝女孝男翻香碗,女儿祭毕回家,孝男备酒菜回敬,女儿携回之物在日落前到自己家中,否则以为诸事不利,“断七”是家祭。

以上的丧失礼仪,在建国初还比较流行,到人民公社成立后,僧道都以转业,庙宇改为他用,做斋事等迷信活动大大减少,三年自然灾害时,逢到丧事也草草了事,到“文革”期间松江东门建造了火葬场,政府提倡移风易俗,提倡火葬。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至今土葬的旧俗没有了。但祭祀的旧习惯不易根除,如烧衣物、焚纸钱、穿白衣服,有的甚至披麻戴孝,送火葬场,死尸抬到拖拉机或船上时就放高升,一路行驶时还要丢纸织钱(叫买路钱),火化回来时又燃放高升,迎接骨灰盒,在车船上由孝子护捧骨灰盒,回到家中供在桌上。

一般亲友前来吊唁,都以钱代礼。主人备酒菜招待亲友叫“吃素饭”。火化后,也要过“回阳”和七个“七”。但是现在的“回阳”“过七”形式上比较简单。第三节

节令

一.春节

农历十二月(腊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为除夕。正月初一为春节,俗谓“过年”。建国前,人们对过年非常重视。一般人家都要购办吃的、穿的以及敬神祭祖的东西(如蜡烛、香等),准备过一个愉快的年。过了腊月半,人们就忙着磨粉、蒸糕,一部分人家还酿米酒,此时贫富人家都要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从居住的环境到一切用具、衣服、被头都要打扫和洗刷干净,到了农历三十日(有的在二十七、八、九)吃年夜饭。并在灶前敬神,吃早夜饭摆酒席祭祖先,点香、烛、焚烧纸钱,到半夜开始放礼炮,以示庆祝新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开始亲友间互相走访拜年,祝贺春节,并互请吃“年酒”。

建国初,过春节的旧俗如旧,到“文革”期间,一切“四旧”破除,人们的过年也草草了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社员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过年时也磨粉、蒸糕,办一些年货,过了腊月半开始搞清洁卫生,拆洗被头、蚊帐,到农历三十日请一些亲近好友吃年夜饭,到半夜时开始放礼炮,以示辞旧迎新,正月十五日叫闹元宵,旧时人们要挂灯结彩,称谓调龙灯,同时要吃汤圆,到田里放野火,口中还要念好口彩,表示为了迎来一个新的丰收年。

二.清明

旧时一到农历二月二十二日,公历四月五日人们带着香烛、纸钱、草囤、酒菜,到祖先的坟墓前扫墓,然后将所带的东西进行祭斋和焚烧。现在实行了火化后,坟墓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已挑掉,所以无人到野外祭祖,一般人家都在家中搞一些悼念活动。

三.立夏

旧时到立夏时节,人们就采、烧新蚕豆吃,并摊粉头吃,现在人们还采用。

四.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要饮雄黄酒。吃粽子,门上还要挂菖蒲,据传说,雄黄酒可以驱赶毒虫,粽子是纪念古人,挂菖蒲是为了辟邪,今吃粽子的习俗仍然存在。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晚上秋高气爽,月光特别皎洁,所以饮酒吃饼,闲谈赏月,十分有趣。现在盛行吃月饼,而且月饼逐渐高级,亲朋间往往馈月饼,以志欢快。

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人们吃糕登高,乐极一时。今登高逐渐消退,而蒸糕吃糕,随着年景好转,还是年年盛行。

迷信陋俗

一.烧香还愿,孩子顺利出生或生后体弱多病,家长则对神许愿保佑安宁,待许愿期满,备纸烛香烟到神庙里烧拜了事。

二.拜佛求签:家中有嫌疑事情请神作主,求签方法是先烧香、点烛,拿签筒在香上晃来晃去,签筒经过摇晃,签就会发出来,一般有上上签、中平签、下下签,上上签表示吉利,中平签表示一般,下下签则不顺心。

随着人民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迷信活动已大量减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