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字河 |
释义 | 十字河包括老薛河、薛沙河、新薛河3条河道,总流域面积1251.5平方公里。十字河在滕县庄里以上分为两股:一股为西江,发源于枣庄市山亭区柴山前;一股为东江,发源于枣庄市山亭区徐庄乡米山顶。两股在滕县海子处合并为一股,南流至官庄以北又分为两股,西股为新薛河,东股为薛沙河,汛期洪水自由分流。 老薛河亦称薛河、老薛王河、运粮河。明万历《兖州府志·河渠》载:“薛河在滕县城南四十里,源出宝峰山诸泉,谓之西江,西流纳永丰、凤凰二泉,又西至于薛山,名为薛河。南流至云龙山,东江水入之,同为薛河。又西纳玉花、三山二泉,迳故薛城南,至于东邵……故由三河口穿昭阳湖,于金沟入泗。” 明隆庆元年(1567年),漕运新渠凿成,薛河改入漕运新渠。新渠以下段失去水源,成为故道。上段自凿新渠时打坝截水南流后,流域面积减去四分之三。原下游支流小苏河成为主要干流,在夏镇纸坊汇入三八河,由石坝村入运河。新薛河开挖后,改称老薛河。老薛河全长35公里,总流域面积166平方公里。 薛沙河原名南明河。明万历《滕县志》载:“南明河俗称捉白河。其源出峄山黑风口诸泉,西经粱山,又西经奚公山,受薛河支流,同为南明河。又西至永兴村西南,经白山入微山湖。”南明河原流域面积很小,明隆庆元年“遏薛南流”,入南明河后,又称薛沙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泇河开成,南明河与泇河十字相交,故此段又称十字河。1957年,山东省沂沭泗治淮指挥部在《十字河治理施工方案》中定名为十字河。并把老薛河及1958年开挖的新薛河纳入十字河流域。新薛河开挖后,官庄以上主流入新薛河,薛沙河流域面积减少三分之一,其下游支流蟠龙河成为主要源头,所以又称蟠龙河今薛城建有蟠龙河湿地公园。薛沙河流域面积296平方公里。 薛沙河原经石坝村南行,穿大运河经大王庙、三官庙之间,过后学村,于南坝村入微山湖。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三官庙以上一公里处薛河内打一石坝,遏薛沙河于彭口闸西北种口村入运河。穿运河后西南行又分为两股,西股为主流,于野场西入微山湖;东股为岔流,南行于南坝村西入微山湖。两股形成“人”字形,(当地称裤衩子河)。 薛沙河,1991年薛城段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后,行洪流量标准达到2000立方米每秒,而境内入湖口段安全泄量仅300立方米每秒。为此,1992年10月微山县水利局编报工程设计方案,山东省水利厅批复,按二十年一遇防洪、三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治理。1993年,治理自微薛边界至104国道段,长1165米,退堤复堤,内堤距由125米扩至180~240米。1994年治理南坝段,长1240米。1998年继续治理104国道以下3.5公里。挖河筑堤,河底宽40~60米,内堤距190~300米,国家投资390万元。1997年,实施老薛河南岸复堤工程,自大官口村起,至老运河交汇口止,长4.3公里。堤内滩地取土筑堤,堤顶高程41.5~39.5米,顶宽4米,边坡1:2。投资130万元。 新薛河明隆庆元年(1567年),工部尚书朱衡主持在薛水内筑豸里沟坝、东邵坝,开东邵支河,“遏薛水入于吕孟湖”,走线弯曲,河床窄浅。建国前,堤防残缺,淤积严重,每至汛期,洪水出槽,中、下游地区十年九淹。1957年冬至1958年春,济宁地区组织6.9万民工,自薛沙河官庄以下开挖新薛河,削减了薛沙河的汛期洪水,减轻了该区域洪涝灾害。后经数次治理,疏浚河道,修复加固下游堤防,河道流畅。 1993年8月4日~5日,新薛河流域普降暴雨,最大点雨量440毫米(官桥),境内流量达2350立方米每秒,入湖口水位高达37.6米,堤防多处决口、漫溢,灾情严重。暴雨过后,微山县水利局编报《新薛河治理工程设计》,山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复,按二十年一遇防洪,三年一遇除涝标准治理。治理长度:自滕微边界至爱湖头,长11.63公里,河底宽120~140米,微山县政府组织夏镇、昭阳、彭口闸三乡镇施工,1993年10月开工,1994年3月竣工,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乡镇及群众集资1000万元。 新薛沙河流域面积789.5平方公里,下游堤距700~800米,达到二十年一遇防。现在下游建有挡水橡胶坝,并在此处建设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微山湖湿地公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