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年乔木锁寒枝 |
释义 | 《十年乔木锁寒枝》由东方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单纯讲述乔冠华与章含之盼情感的书。拨开历史烟云,作者只将笔尖专注于二人真诚的情感。从相识的误会风波,到相守的温馨琐事,全书将这对半路夫妻的忘年恋情描绘得细腻曲折、感人至深。 书名:十年乔木锁寒枝 作者:李香枝 ISBN:9787506034463 类别:传记文学 定价:38.00元 出版社:38.00元 出版时间:2009-4-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图书信息书 名: 十年乔木锁寒枝 作 者:李香枝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 ISBN: 9787506034463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元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单纯讲述乔冠华与章含之盼情感的书。拨开历史烟云,作者只将笔尖专注于二人真诚的情感。从相识的误会风波,到相守的温馨琐事,全书将这对半路夫妻的忘年恋情描绘得细腻曲折、感人至深。 作者介绍教育工作者,郑州铁文技术学校校长、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董事长,省、市政协委员。1993年初,李香枝只身进城打工,通过刻苦钻研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凭着打工积累的经验,以4万元借款起家,创办了郑州铁文技术学校。经过15年的努力,学校由一个服装培训班发展到拥有两所校区、固定资产超亿元的规范中职院校,并于2008年与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联合办学,实施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学校创建“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使学员就业率达100%,累计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中、高级技能型人才6万余人,免费培训下岗职工计3000余人,组织7000余名贫困地区青年参加技能培训并顺利转移就业。为贫困地区学生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累计360万元,免费发放被褥5000多套,并拿出5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免费对贫困地区的132名学生提供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出资10万元支援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小学的改善。 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先进单位,被指定为河南省扶贫培训基地、郑州市下岗女工培训基地。李香枝先后获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创业之星、省巾帼科技带头人、省教育先进工作者、郑州市“十大女杰”等称号,被推选为2008奥运火炬手。 编辑推荐大红门内,十年春梦一觉醒;梦魇年月,并蒂难挽梨花落。 乔冠华,江苏盐城人;曾用笔名乔木、于怀。中国外交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1939年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等职。 本书围绕乔冠华的最后十年,也就是——乔冠华与章含之携手相伴走过的风雨十年,讲述了他们夫妻俩的忘年恋情。 媒体评论我已无法欺骗自己,我知道我对你早已不仅仅是友情。我也相信我们之间来之不易的爱情是极其真挚的。但是此时此刻我们彼此更需要的是清醒和理智。我没有勇气面对舆论的哗然,也害怕面对社会上各种人怀疑的眼光。……我何尝不珍惜你给我的真情。但世上最伟大的爱情往往意味着自我的牺牲。 ——章含之 如是说 我根本不会听你那套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什么自我牺牲,那都是一派胡言。如果我们真诚相爱,为什么要怕别人说三道四?你那些托词根本上说是不敢去冲破世俗的锁链,去得到自己的爱。我从来没有看重我自己的官位有多高,名声有多大。这些本来就是身外之物,过眼云烟。如果为了爱情要合弃一切,我也完全无所谓。那才是真正无私的爱。我需要的是你的爱,不是什么折磨我也折磨你的自我牺牲。 ——乔冠华 如是说 图书目录绪论 引子 第一章 千里姻缘咫尺间 一、小店初遇 二、楼梯风景 第二章 不“打"不相识 一、赠书误会 二、好感重现 三、“笨猪”风波 四、请示之怒 第三章 花赠美人直须折 一、洲际旅馆 二、鲜花送美人 第四章 斯人忧患风雨天 一、特殊谈话 二、异国夜晚 三、冒雨起飞 第五章 爱在口中心难耐 一、I love you 二、深夜醉酒 第六章 历尽曲折结连理 一、情比金坚 二、再度考验 三、新婚异兆 第七章 并蒂难挽梨花落 一、“山东大白” 二、榕树虬枝 三、柿树并蒂 四、梨树恩义 五、一碗绿豆汤,两个猕猴桃 六、两个忘年人 七、世事难料 第八章 十五的月亮十六不圆 一、中秋诀别 二、不能“速眠” 三、天雨同悲 第九章 绵绵细雨乡愁远 一、绵绵思念 二、凄美乡愁 三、回乡路 四、寻旧迹 五、访旧居 六、忆少年 七、人再现 第十章 东山青冢悲冠华 一、真情永远 二、回归大地 第十一章 苏词写尽肠断处 一、墓山丝雨 二、情系东山 第十二章 廿年华发青几许 一、一朝春尽 二、异国红颜 第十三章 魂所依兮雕像里 一、聊 天 二、照 相 第十四章 白云流转问天阙 一、月夜遐思 二、大院情结 第十五章 寒枝锁尽赴瑶台 一、绝尘而去 二、亲友评价 三、生平回顾 结语 乔冠华、章含之大事记 后记 关于主人公乔冠华与章含之关于章含之,除了一致认同的漂亮聪颖之外,加在她头上的称谓也一直都那么引人注目:民国时代,她是大律师章士钊的养女;共和国时代,她是国家主席毛泽东的英语老师;再后来,她成了当时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妻子。十年春秋,相濡以沫,章乔之爱,难舍难分。 初见乔冠华在章含之的评语里,乔冠华始终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一个捍卫自己尊严而又高傲的人。其实这个印象,在章含之第一次遇见乔冠华的时候,便深深地烙在脑海里,再也抹不掉了。 那时,是文化大革命处于高潮的时候,1967年的4月或5月,连章含之自己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而地点就在章含之家胡同斜对面的一家小文具店。那天早上,章含之正在店内挑选着那少得可怜的文具,外面进来了一个消瘦修长的身影,他戴着眼镜,神色严峻。她莫名其妙地留意起来,禁不住多看了他几眼。只见那个人目不斜视地买了写大字报的纸,掉头走了。从售货员的交头接耳中,她才知道这个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乔冠华。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乔冠华(左)开怀大笑(资料图片) 等章含之第二次再见到乔冠华的时候,已经是1971年的暮春了。那时,章含之刚被调入外交部。有一天上午,章含之正要赶回在四楼的办公室,发现电梯坏了,只好匆匆地跑向前厅的大楼梯。她刚迈出没几步,抬头就看到一个瘦长而苍老的背影在前面扶着楼梯的把手步履维艰地往上爬着,每一步仿佛都带着铅,十分费力;在老者的背后,还跟着三四个中年干部,章含之认出他们是部里头的干部。 章含之猜测那老者应该是个什么领导吧,可她没顾得上那么多,为了赶时间,她拔起腿就跑,想从旁边超越前面的老者。没等章含之跑上来,手就被别人一把抓住了,“别跑!前面是乔部长!”那人小声地警告她。“哪个乔部长?”她有些糊涂。“外交部还有几个乔部长?乔老爷,乔冠华你知不知道?”章含之惊讶了。她根本没办法将眼前这个佝偻的背影和四年前那个高傲的身影联系起来。她并不知道,那时,乔冠华的夫人刚去世,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且他的身体不好,还大病一场,这都让不到六十的他看起来如此苍老。章含之不禁心疼起来,内心充满了同情。 扣书事件虽然在同一个部工作,此后章含之却一直没有机会再碰到乔冠华,直到父亲的《柳文指要》出版。那时,父亲要含之亲自把书送给乔冠华,表示对他的感谢。可作为小职员的她却怕别人误以为她“走上层路线”,就把书放在了自己的柜子里。后来,父亲在医院碰到了乔冠华,问起书的事情,乔冠华愕然,回到外交部之后马上叫秘书查清楚这件事情。直到这时,乔冠华才知道章含之的存在,但他没有见到章含之,他派秘书亲自把书给取了回来。 这件事情到此还没完。到了当年的11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第一个代表团即将出使。乔冠华是团长,而章含之是翻译之一。在代表团成立大会上,乔冠华在上头点名,让大家互相认识。这时,点到了章含之。当时她还在门外,人太多挤不进去,她就在外面站起来,探了下头。正打算坐下,乔冠华突然说:“你就是章含之?你就是章老的女儿?” 章含之当下大窘,只好又站起来,轻声说:“是的。”乔冠华并没有放过她,又问:“就是你扣了我的《柳文指要》?”章含之更不知所措了,最后,才听见乔冠华说:“好吧!今天算是认识你了。” 也许章含之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事实上,正是从这个特别的见面式开始,乔冠华认识了这个美丽的姑娘。 惟一的爱情太短章含之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幸福,却一直拖着没离婚。在代表团赴纽约联合国大会之前一天,毛主席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让章含之要作出明智的选择。乔冠华也是从这里知道了章含之的内情。 终于有一天,乔冠华忍不住了,趁身边没有人的时候突然问章含之:“那天主席讲的情况是属实的吗?”章含之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情况?”“你个人生活的情况。”章含之感到有一些微妙的事情发生了,她有点慌乱,也就照实说了。过了几天的晚上,乔冠华突然“下旨”要章含之等四五个人“到他的房间听音乐”。章含之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在悠扬的钢琴声中,她的心不再平静了,一种磁性在两人之间产生、作用着。 乔冠华比章含之大足足23岁,而且是外交部长,这段悬殊的爱情让章含之走得分外艰难。有那么一段时间,她难受得不得不对乔冠华提出分手。那天,她自己跑了出去看电影,可乔冠华这边却炸开了锅。酒量并不是很大的他喝完了整整一瓶茅台,醉倒在家里,嘴里还念念有词地问:“章含之在哪里?章含之在哪里?”每隔几分钟,他就给章含之的宿舍打一通电话,查问她的消息。 那天,章含之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她的同屋跟她说:“乔部长好像出了事,你赶快去一趟。”她吓了一跳,什么都来不及想,第一时间冲到了乔冠华的床前。这时,乔冠华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口里仍然念叨着章含之。这时,章含之感动了,她决定,无论多艰苦,再也不离开这个这么爱她的男人。 章含之说,在幻想之中她曾为自己安排过一千种结局,独独没有想过她会进入外交部工作,会嫁给外交部长乔冠华。章含之说过,她所有的幻想都是那么美好,从来没有想过她那惟一的刻骨铭心的爱最终变成生离死别,天各一方,她觉得她的爱情太短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