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里河滩 |
释义 | 十里河滩是贵阳市非常宝贵的城市湿地,具有河流、农田和库塘等多类型湿地,拥有众多珍稀动植物种类,是镶嵌在花溪这颗“高原明珠”上的瑰丽“宝石”。陈毅元帅1959年游花溪时曾欣然赋诗:“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历届市委、市政府对保护十里河滩生态环境十分重视,做了大量工作。2009年12月4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以十里河滩为主体的花溪城市湿地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基本介绍2009年1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十里河滩为第六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过了十里河滩,就可看到有名的花溪公园了。公园在城镇之中,与城镇相互交融,又同十里河滩紧紧相连,难怪陈毅元帅在游览花溪后,会写诗赞叹:“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陈毅元帅的这首诗,道出了花溪公园浑然天成的美之所在。 按照建设规划,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将着力对十里河滩区域进行打造,规划总用地609公顷,按景观类别分为10余个主题景区。其中“两堤八景”(春堤拂晓、秋堤沐晚、芦花飘雪、烟雨柳湾、荷塘映月、湿地花田……)等景观也将建成。 据悉,到今年7月,十里河滩2.1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寨整治、土地流转、景观绿化、河道清淤等工作将全面完成。 部分主题景区荷花塘 湿地公园将保留并扩大现有荷花塘的面积。此外,为尽可能保持公园景色的“原生态”,将荷花塘原油水泥路改为荷塘木栈道,增加荷花观赏品种,提升荷花塘景观品质。 桂花林 “叶密千层密,花开万点黄”。荷塘对面的苗圃,拟调整为绿化用地,将以桂花为主调植物,辅以其他开花植物点缀其间。 水杉林 主要以水杉、落羽杉、池杉等为主的乔木。林下种植狼尾草、狗牙根、结缕草、沿阶草及观赏草和野花组合等,营造湿地独特景观,让人们看到湿地如诗如画的景观效果。 水生花田 可食用的水生植物湿地花田,则将向人们展示:这些经常吃到的食物,不仅可以食用,还有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功能。水生花田,不仅仅只是一处景观,还具有科普教育意义。 疏林草地 湿地公园进园的一片绿地上,将结合规划的水溪、农田一起,营造林间溪涧、疏林草地清新自然的绿化景观。植物以桂花、皂角、银杏、樱花林等为主,树丛边缘则种花境植物。 河滩湿地 河滩湿地,以挺水、沉水、浮水、喜湿等湿地植物相互呼应,展示湿地植物自然而精致的一面。在这里白天可以看到蝴蝶、蜻蜓,夜晚还可以一睹萤火虫起舞等景观。 鹜鸟观赏区 由人工鱼塘改造而成的鹜鸟观赏区内,将修建鹜鸟观赏建筑,届时,丰富多趣的园林景观将为游人提供各种功能性服务。 整体氛围充满湿地野趣 追求自然生态 “绿色植物对生态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滋养水土、丰富景观、招鸟引鸟、生态维护等。”据高小文介绍,整个湿地公园绿化景观部分分为重点绿化区和核心绿化区,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和景观的营造,打造自然、生态、充满湿地野趣的公园氛围。 湿地景观方面将重点打造河滩湿地、沼泽湿地与沟渠、小溪等湿地景观。植物种植上,分为以湿地植被缓冲带为主的生态隔离带、义务植树区、特色植物景观区湿地植物观赏区何湿地植物展示区等五个区域。其中,重点绿化区域包括生态隔离区、义务植树区、特色植物景观区,而核心绿化区域包括河滩湿地,沼泽湿地及湿地植物观赏区何湿地植物展示区。 此外,在湿地情趣的体验上,通过植物合理和精心的选择和配置,为湿地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息空间的同时,种植招鸟引鸟的蜜源浆果类植物,种植芦苇、花色艳丽香甜的各种花卉以吸引萤火虫、蝴蝶、蜜蜂等昆虫,形成湿地公园生态良好,生物多样,丰富有趣的场景。 植物配置本土树种为主 外地植物为辅 “湿地公园将通过人工手法一次性引入180种植物种类,这是贵阳最大规模的一次植物引入。”高小文表示,此次植物设计按照生态、适宜、多样性、经济四大原则。植物景观与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相结合,使原有和新的植物群落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充分将植物、动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有利于提高群落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具有吸音除尘、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防灾等生态效应。 他说,本次选用植物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其有着对周围环境高度的适应性和展示本地特色植物景观的特点,与四周环境相协调主要是通过根据功能分区的不同,运用植物景物景观功能突出主题。“十里河滩主要以香樟、柳树、女贞、水杉、风杨、银杏为主要树种,湿地植物、陆生植物、水生植物三大类为基调植物。” 景观效果筑城首用花境 视觉效果很炫 花境将首次正式出现该市公园植物配置中。花境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分散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炼,而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一种植物造景方式。 比较过去采用单一品种的花卉种植方式,花境的自然植物群落形式,更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花境中配植多种花卉,有细叶芒、紫田根等观赏草,也有花叶美人蕉、金鸡菊、德国鸢尾等花境植物。其花色、花期、花序、叶型、叶色、质地、株型等主要观赏对象各不相同,通过对植物这些主要观赏对象的组合配置,可起到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结构,增加植物物候景观变化等作用,创造出丰富美观的立面景观,使花境具有季相分明、色彩缤纷的多样性植物群落景观。 “花境的应用不仅符合现代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追求,也符合生态城市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还能达到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可创造出较大的空间或充分利用园林绿地中的带状地段,起到丰富植物多样性、增加自然景观、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高小文说。 领导视察2008年8月5日,李军到这里实地调研,对十里河滩的功能定位及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市有关部门和花溪区认真落实,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今年3月30日,李军来到董家堰特大桥上,俯瞰十里河滩生态保护情况。薄雾蒙蒙中,河滩两岸层叠的绿树草地尽收眼底。李军指出,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建设,要注重保持湿地的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对现有的农舍,能改造的就地改造,尽量减少搬迁,这样既可以保持本色,又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实地考察结束后,李军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花溪区和市有关部门、单位的情况汇报,对前一阶段的十里河滩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军指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十里河滩湿地是贵阳市非常宝贵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城市资源。一是具有环境功能。十里河滩地处南明河上游,只有把十里河滩保护好了,南明河城区段才有清洁的水源;十里河滩是贵阳南北向的“通风走廊”,发挥着调节老城区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二是具有休闲功能。十里河滩可以成为花溪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建设成为贵阳的又一著名风景区,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休闲胜地。三是具有城市功能。十里河滩处在老城区与花溪区之间的空旷地带,使得整个城市显得疏密有间,有利于形成山水相融的生态格局,增加贵阳的宜居度。建设好十里河滩湿地公园,是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然选择,也是从根本上保护好十里河滩及下游南明河的客观需要。对此,各有关区、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摆上当前的重要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李军指出,要坚持原生态理念,把十里河滩规划建设成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消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高品质湿地公园。从规划建设的原则来讲,要做到“照顾而不迁就”,既照顾当地农民利益,又不迁就乱搭乱建;“统一而不死板”,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又尊重多样性;“就高不就低”,品位要高、格调要高、追求要高,不能降低。从具体内容来讲,现有农舍、耕地、苗圃、草地、荷花等,都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要保持现有种植业特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着眼于增强观赏性,优化种植品种,宜花则花、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努力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景可看,吸引广大游客;要科学规划,统一风格,因地制宜进行适当的村庄整治,建设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筑城民居,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舍;对现有河堤进行改造升级,建设体现生态特色的步道,并加强十里河滩东侧大将山的绿化工作,建设一批登山步道,供市民登山健身、休闲娱乐。 李军强调,要按照系统思维的理念,采取系统的办法,切实避免单打一,统筹推进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在规划指导上,要制定包括发展理念、实施步骤、资金筹措等一揽子方案,增强协调性、全局性。在实施内容上,要把湿地公园建设与这一片区的花溪大道综合整治、汽车市场搬迁、城市改造、新农村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绿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从更高层次通盘考虑,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在实施主体上,要坚持以花溪区为主体,市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全力支持和配合。 李军要求,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要借鉴摆贡寨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模式,市直有关部门从各自渠道出发,从防洪、绿化、环保、污水治理、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各方面,对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要加强市场运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建设;调动片区企业参与保护和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农民土地流转入股,把农民的利益与十里河滩的保护和开发联系起来,使农户自觉、自愿参与进来。要把各种渠道的资金整合起来,打捆使用,集中突破,确保短时期内取得明显成效。要抓紧开展河道清淤工作,切实改善水环境,进一步提升水体质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