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诗一首 |
释义 | 作品名称:诗一首 创作年代:五代十国 文学体裁:律诗 作者:史宗 作品原文诗一首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 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①。 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②。 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③。 作品注释①清虚:清净虚无。这是道家代表庄周的主导思想。清虚者乃指作者自己。索:衣带。玄裘:淡黑色的衣袍。以上皆为宗公所系所穿之物。 ②浮游:漫游。《庄子.在宥》有“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用此意。泛:漂泊。不系舟:舟而无锚索牵系。喻漂泊不定。李白《寄崔侍御》诗有“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即此意。 ③毕:结束。尘累:红尘俗世间的牵累。栖志:把志趣栖放于。山丘:指山林隐修之处。 作品简析檀祇为江都令,闻史宗其名,知为异人,乃召之晤语。宗公应对机捷,一无疑滞,博古通今,兼及道儒。檀令甚为赏识,索诗。宗公遂赋此诗以贻。这首诗简洁精炼地概括了宗公自己的生活状况,指出欲海横流中的人们是没有出路的。语言甚为警策,很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史宗,五代十国时南唐江苏广陵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已失考。大约公元940年前后在世。喜着麻衣,世称“麻衣道人”。身被疥疾,居无定所, 日据城外白土埭,引吭高歌,人皆不测。得布施转手赠予贫人。不知所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