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湿草之恩 |
释义 | 这典故出自晋人干宝所著之《搜神记》,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李信纯的事。 李信纯有一只狗,取名黑龙,颇通人性。有一天,李信纯外出会朋友,不想喝得酩酊大醉,回家路上摔倒在一片草地上便睡了过去。恰在这时,一批猎人放火围猎,眼看大火就要烧到李信纯身边,可他浑然不知。那狗想拉他,却拉不动。于是便跳到附近的水沟里把全身弄湿,然后跑回来,用身上的水将李信纯身边的草打湿,往返多次,才使得李信纯幸免一死。 另说,自据《太平广记》,唐代太和年间,广陵人杨生有一爱犬时刻不离身边。一个寒冷的冬日,杨生酒醉卧于荒草中,遇火起风烈,情势紧急。爱犬狂吠而主人不醒,便几次跳入冰冷的水中,以水濡湿四周干草,使主人得以脱险。从此便有了“犬有湿草之恩”的典故。 常有“马有垂僵之义,狗有湿草之恩” 的说法,意思是指马和狗等动物由于人的教化,而有感情,而被驯服的意思。就是说马和狗都有感情,都知道报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