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施德容 |
释义 | 施德容,男,现任上海市特奥会主席、中国特奥会副主席,上海社工协会会长、上海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裁,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个人履历1948.11生,同济大学工业管理硕士,系统管理工程学博士。 1993年 完成 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的 行政管理课程。 1963.9工作,历任 上海市 卢湾区 团委副书记 宣传部长 上海市总工会区办事处主任 党组书记 上海市卢湾区委组织部长 区委副书记 上海市 民政局 副局长兼党委 副书记 上海市 民政局 局长 兼 党委书记 现任 上海市特奥会主席、中国特奥会副主席 上海社工协会会长、上海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 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裁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上海国盛集团是上海最大投资公司,主要从事上海重大项目的投融资业务和资本资产运作。 上海世博会 上海国企馆 总制作人 2012.1.15辞去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人物生平2003年,创建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 2004年,重组市建设交通系统国有企业债务;收购上海世贸大厦;与摩根士丹利联合处置不良资产。 2005年起,承办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五年,并任公司董事长,以嘉年华方式包装推广体育运动; 与摩根士丹利联合收购北京富力双子座TOWERⅡ 2006年,收购 明天广场 成就荣誉施德容 博士致力于 社会公益 事业,尤其是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曾参与了上海申办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工作, 在成功取得主办权后,他又担任了2007(上海)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筹备中心主任 和 举世瞩目的 2007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中方总制作人。 个人作品2007 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2010 世博会 上海企业联合馆 其它信息身高1.88米,是“老三届”学生,一度插队江西省崇义县, 担任当地第一位拖拉机手,老乡们亲切称呼他“高佬”。 这位昔日的“务农好手”回到上海,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官至市民政局局长。 2003年,他先是离开官场下海从商;又把公司业务从国有资产盘活拓展到游艇业, 再到举办体育赛事的承办---已经习惯了自我角色的不断跳转。 社会评价世界经济联合网 世界商会网 世界节会网 中国新闻交流网 中国摄像摄影网 世界中国华商网 世界中国旅游网 全球世界大同网 的 综合评价: 临危受命施德容的第一次转型在2003年受命组建盛融。 上海市委 希望 盛融 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中起到中外交融的专业骨干作用, 盘活 国有 特殊资源,为增强 国有资本 的 主导竞争力 做出贡献。 施德容表示面对这个任务,他当时也没有想过它的艰巨性, 倒是很多老同事告诉他,对形势要看清,不要轻举妄动。 2003年上海国资系统。有大量不良资产有待处置。但专业性的不良资产集中处置平台一直没有出现。 面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巨大市场空间,国外的一些投资银行想进来, 但是又感觉到整个中国的资本经营环境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希望能找到某种桥梁和依托进入上海市场。 虽然朋友们认为这是个不明智的选择,但施德容觉得是个机会。 于是盛融业务方向被迅速定位: 一方面,要收缩国有资产管理层次、跨度和股权比重,让国资向优势产业和领域集中; 另一方面,国资要从不适宜发展的行业和领域中逐步退出。 光杆司令思路已明,但施德容总裁在公司成立伊始却是“光杆司令” 当时,就是拎着包,在借来的办公室,开始了“盛融生涯”。 当时,他担任上海市民政局局长一职已经8年了! 快速适应虽然朋友们担心这个选择,但施德容觉得是个机会:除了在国有资产盘活领域崭露头角, 盛融 另一个有力尝试 就是 与外资 的积极合作。 面对外界提出的“盛融模式”,施德容并不认可,他觉得,路才刚刚开始, 一切尚在学习和探索之中,一个成立才三年的公司,提炼某种“模式”,施德容认为还为时尚早。 除了摩根士丹利,盛融还和长江实业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等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建行不良资产包处置、收购上海世贸大厦等多个项目中,都与摩根士丹利开展合作。 8月22日,当他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身份是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有限公司董事长。 快速适应新角色已经成为施德容的特点,而面对每一次转型,施德容 都用“后怕”形容 ---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