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施春宏
释义

简介

施春宏,男,1967年生,安徽青阳人。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研究员。

经历

1986年安徽省宣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安徽省青阳县新河中学任教。1993年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1996年到外文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工作;2000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2003年到北京语言大学任教,并于2008~2009学年受“哈佛大学博士后项目”资助赴哈佛大学访学。讲授的本科生课程主要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言应用理论与实践、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等;研究生课程主要有:语言学的观念和方法、汉语句法分析、语言学原理、现代句法理论和汉语句式分析、汉语语言学导论等。主要研究兴趣在汉语语法、词汇语义、语言应用和理论语言学方面。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句式构造和句式意义的互动关系研究”等多个句法、词汇课题和学校教改实验项目“语言学概论课程教改实验”。

论文与著作

独立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合作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语言在交际中规范》(2005)、《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2008)、教材《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2009),合著有《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1999)、《语言哲学对话》(1999)等,并参与编撰《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学生多功能词典》《当代汉语小学生字典》等5部工具书。

[1]语法方面:《歧义现象的演绎分析》(2000)、《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2001)、《试析名词的语义结构》(2002)、《汉语句式的标记度及基本语序问题》(2004)、《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过程及其相关问题》(2005)、《"把"字句的派生过程及其相关问题》(2006)、《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2006);

[2]词汇语义方面:《语义叠架原因论析》(1998)、《试论语义关系对异体词显隐和使用的制约》(2001)、《说"界"和"坛"》(2002)、《词义的认知模式与词义的性质及构成》(2002)、《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2003);

[3]语言应用方面:《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研究》(1998)、《语言评议中的现实同一性问题》(1998)、《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1999)、《关于辞书规范的理解及其相关问题》(1999)、《语言调节和语言变异》(1999)、《关于语言规范化原则的确立》(2000)、《语言批评的嬗变及存在的问题》(2001)、《略谈谐义》(2002)、《逆谐--一种时尚表达》(200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