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师家滩 |
释义 | 概述师家滩是一个地名,隶属于山西省乡宁县枣岭乡。是紧贴黄河,上衔壶口、下接禹门的小村庄,“北连孟门九河之蹬,南接龙门金鲤化龙”,海拔385.1米,是临汾市的最低处。 师家滩村里的人家多数姓师,是晋国著名音乐家师旷的后代。因为厌倦了宫廷争斗,先祖才避之远地,在这黄河边上开了一个渡口。 解放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师家滩这个紧贴黄河,上衔壶口、下接禹门的小村庄,得其地理优势,一直是上下船只的集中点。当时的师家滩一带又有七、八座私人开办的小煤矿,从而满载粮食、药材、牲畜等的船只,在壶口这个黄河行船的天然屏障前,只能在师家滩渡口卸货,再经“旱地行船”绕过壶口,继续行船。久而久之,师家滩成为上下船只的中转地,卸货后,再装煤返回,成为“行规”。因此,这里船来船往,人流如织,商贾活跃,远近闻名。某些程度上可以说,师家滩是各种文化、思想的吸收和传播地,促进了当地、周边乃至整个吕梁山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发展。 解放后,师家滩作为连接晋陕两省的黄河渡口,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后来,社会不断发展,龙虎公路和禹门黄河桥相继修建,师家滩逐渐冷落以至现在可有可无。 师家滩禹王庙及诸神师家滩禹王庙位于村中小河汇入黄河的沟口之南,北依独龙圪塔、南面十里长街、东靠晋山、西临大河。朱门丹墙,璃脊瓦殿。庙前汉白玉石狮守门,傍竖二龙盘首、赑屃为坐巨碑两通。过柏林踏甬道登阶入门,乐楼背墙镶嵌之大禹治水琉璃照壁迎面入目;廊四围,翠竹绕,是为一进。穿围廊入大院则见:两侧殿所拱之五间大殿迎面高竖。启母殿在东,迎宾室在西,戏台倒坐。院中鼎炉香烟袅袅,殿角铁马风来当当。头顶古槐森森,墙外涛声嗥嗥。 进殿:神像端庄,详和大度。禹王坐中,稷益佐之;财神、土地、圣母、瘟神列之两侧。 禹王是人。诸神亦然。都是世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业绩的怀念和献身精神的歌颂.庙中的神像是大禹当年战胜洪水的精神的载体,是黄河精神,是民族精神!也是历史!在“社会尚和谐,发展靠科学,环保靠自觉”的今天,了解历史是为了发展今天! 禹王, 本名文命。父鲧。部落酋长。被荐受舜帝之命继父治水一十三载。舜帝知功、赐号为“禹”。“大禹”是世人对他的尊称。 大禹治水,功绩显赫,彪炳史册。他尊重科学,开拓创新,献身人民,团结奋斗,任土作贡,划定九州,体现权威,肇建国家的故事传说四千年来不绝于耳。他缘其厥能大德而荣登帝位,因我国古代“以农为本”而被尊成神。他是自然伟力与人类伟力的结合,是人间的英雄是夏代之开国元君。位列五帝,尊为水神,历享举国奉祀。 诗曰:“大禹神功何处是,壶口南去有龙门。”师家滩,地在壶口龙门间,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肇始之地,是国内最能体现大禹业绩和精神地方。这里山接白云,舟行地槽,禹迹遍布,传说神奇,峡谷景秀,长河势壮。历为领略大禹精神、魂魄和气概的所在。师家滩禹庙是大禹伟绩、大禹精神和神话传说的载体,是禹文化遗产在八百里晋陕峡谷间的再现,是乡宁人民继承大禹精神、枣岭乡文化强乡的产物,是我省黄河文化旅游业开发大业的第一只破浪舟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