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圣女贞德
释义

圣女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被称为「奥尔良的少女」,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会的圣女,法国人心中的自由女神。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做出贡献。最终被俘,被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

中文名:圣女贞德

外文名:Jeanne d'Arc ,Jeanne la Pucelle

别名:奥尔良的少女

国籍:法国

出生地:栋雷米

出生日期:1412年1月6日

逝世日期:1431年5月30日

职业:圣女、军事家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

时代及背景

1430年3月28日贞德(Jeanne d'Arc),根据宗教裁判审判证言; 贞德出生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和洛林大区边界一个叫做栋雷米的农村,父亲为雅克·达克,母亲为伊莎贝拉·达克,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她的双亲拥有大约50英亩的土地,并经营一座农场,同时她的父亲也担任了村庄里不太重要的的官员职务,负责收集税金并领导看守村庄的工作。这个村庄属于法国东北部仍然忠诚于法国王室的一小块孤立地区之一,周遭都被勃艮第人的领土所包围了。在贞德的童年中,村庄遭受了几次袭击,其中一次甚至使村庄起了大火。

那时法国诺曼底地区的一大片领土被英国军队所占据,而且这些地区很可能就要被以“第二王国”的名义永久成为英国领土了。当时的法国国王为查理六世,查理六世于1412年发疯,导致他完全无法处理政事。国王的两个亲戚,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与奥尔良公爵路易,经常为了摄政的权力与王室成员的监护权而争吵不休。而当伊莎贝拉王后地婚外情绯闻传出后两派的斗争急剧升高,各自开始绑架王室的成员,斗争在1407年达到最高潮,无畏的约翰策划刺杀了路易公爵。这两人的支持者各自被称为勃艮第派(约翰)与阿马尼亚克派(路易)。

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借着这场政争的混乱入侵法国,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获得戏剧性的胜利,并接著占领了法国北部的城镇。未来的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在他4个年长的哥哥都去世后,于15岁时承担起了王储的头衔。他第一项重大的行动是于1419年和无畏的约翰缔结和平协议,但这次谈判却变成一场大灾难,查理事先保证会保护约翰的安全,但在谈判中约翰却被阿马尼亚克派刺杀了。继任勃艮第公爵的是菲利普三世于是改与英格兰结盟,大片的法国领土都被英格兰和勃艮第人占领了。

1420年,伊莎贝拉王后签下了《特鲁瓦条约》,条约中规定“英格兰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继承人来继承法国王室,但亨利六世须与查理六世女儿凯瑟林公主结婚,查理六世死后,王位将被他们的孩子继承,并合并英法两国。”条约还引起了关于王储其实是王后与奥尔良公爵的私生子、而不是国王查理所亲生,剥夺了王储查理的继承权,这受到法兰西贵族的强烈反对。而英格兰亨利六世也由于年幼所以并没有正式加冕,在名义上成为了英法两国共同的国王。这一切为查理七世的反对提供了有利条件。

到了1429年,几乎法国的整个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国的控制下。英格兰占领了巴黎,而勃艮第人则占有兰斯。兰斯的重要性在于,它一直是法国国王进行加冕典礼和祝圣仪式的传统地点,尤其是这时主张拥有王位的法国王室成员都还没有进行过加冕。英格兰这时展开了对奥尔良的攻势,奥尔良处在卢瓦尔河上,它成为了最后一个能阻挡英军长驱直入剩余法国领土的战略要地。法兰西民族的存亡面临了空前危机,依据现代历史学家的说法“整个王国的命运都系在奥尔良上了”。但当时却没有多少人对奥尔良的未来感到乐观。

启示和使命

根据宗教裁判的答辩,贞德在1425年她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米迦勒、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听到“声音”,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贞德遵从“声音”在1428年5月她请求她的亲戚杜兰德·拉苏瓦带她前往附近的沃库勒尔访问当地的驻防部队指挥官博垂科特并说明来意,希望能带她前往王储的所在地—希农。但是博垂科特只是嘲笑了她一番,让她离开。

贞德在第二年的一月再次前来,随同的还有两个支持她的士兵在他们的支持下她获得第二次接见,在谈话中她并说出了一些神奇的战情预报,预言奥尔良附近的法军将会战败(既鲱鱼战役)。在前线传来的消息证实了贞德的预言后,博垂科特终于同意护送她前往希农。听了消息的查理七世接见了贞德。在接待王宫里贞德并没有同身穿太子服饰的人行礼,而是找到了混没于亲信中的查理七世,说出了查理同幕僚们的秘谈。但这段资料由于宗教裁判的删除,内容的真假也无法证实。会面后她给了查理极为深刻的印象,查理接着指示在普瓦捷对贞德进行背景的调查和神学上的检验以证实她的道德。在这个时候,查理的岳母约兰德筹措了资金以发起一场解救奥尔良的远征。贞德请求参与这次远征,并穿上了骑士的装备,由于她没有自己的资金,她的盔甲、马匹、剑、旗帜与随从花费都是他人捐赠的。为此,历史学家对于贞德为何能受到任用提出了这样的解释:

在战场一年接着一年的可耻失败,法国政府在军队和人民的领导地位上已经士气低落而名声败坏。当查理王储同意由贞德来领导他的军队并准备战争时,他一定是已经试过几乎所有正规、理性的策略选择而却皆告失败。只有一个已经到达了存亡最后关头、却全然无计可施的政权,才会在绝望下去相信一个自称受到上帝指示的农村文盲女孩,让她指挥国家的军队。

1429年4月,贞德从奥尔良出发同英格兰军作战。贞德的军队在1429年4月29日到达战场,但当时的法军指挥官迪努瓦公爵和其他将领自行拟定了作战计划,在没有告知贞德的情况下展开作战。贞德察觉后对此大发雷霆,无视于其他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计划先补给奥尔良的判断,贞德主张直接攻击英格兰,她投入了每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身处战斗的最前线,并随身带着她那明显的旗帜。

贞德非常轻视法军将领们一向谨慎行动的战略,在战场上她采用正面的猛烈攻势来进攻那些英军堡垒。在攻陷了几个堡垒后,英军开始放弃其他木制的防御建筑,并集中剩余的兵力,以防守一座控制了奥尔良联外桥梁的石制堡垒——土列尔堡垒。在5月7日,法军开始进攻土列尔,贞德在交战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们抬离前线,但她很快把箭拔了出来,负伤重返战场以领导最终的攻势。但她事后还是不安的哭了出来,才让人们感觉到她还是个少女,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为了使命而战斗!一个为了民族的少女!

在奥尔良的迅速胜利,使法军开始计划进一步的攻势。英国人预期法军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巴黎或诺曼底;迪努瓦公爵后来证实这的确是原本计划的目标,但贞德坚持应该朝兰斯进攻。在一系列突如其来的胜利后,贞德说服查理授与她和阿朗松公爵全权指挥军队,并获得允许进攻罗尔河附近的桥梁,以作为稍后进攻兰斯的序幕。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提议,因为兰斯的距离是巴黎的两倍,而且已经深入敌军领土。

法军在6月12日攻下了雅尔若,6月15日攻下卢瓦尔河畔默恩,接着在6月17日攻下博让西,阿朗松公爵完全支持贞德所做的决定。其他的将领,包括迪努瓦公爵,也对贞德在奥尔良的胜利印象深刻,而都转为贞德的忠诚支持者。贞德还在札若的战斗中,警告阿朗松闪避来袭的火炮而救了他一命。在同一场战役中,她也在攀爬攻城梯时遭到石头击中头盔,但她仍继续战斗。在6月18日,预料中的英国援军到达,英军指挥官为约翰·法斯托夫,这场帕提战役可以看作是阿金库尔战役的逆转:法军先锋部队在英军长弓兵的阵势准备完成前便发动突袭,在接下来的战斗里歼灭或俘虏了大批的英军,并俘虏了英军指挥官,与一小批士兵逃出的法斯托夫则成为英国可耻战败的替罪羔羊。法军在战役中只承受了极小的伤亡。

法军于6月29日开始从罗亚尔河畔默恩进攻兰斯,并于7月3日在与勃艮第城市欧塞尔的谈判中使奥塞尔保持中立,法军于是得以通过,其他途中路经的城镇也都毫无抵抗的重归法国一方。而之前签定了《特鲁瓦条约》的特鲁瓦,也在四天的围城后不流一滴血的投降了。军队到达特鲁瓦后面临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传说此时贞德结识了一位名为“兄弟理查”的修道士,兄弟理查长期以来在特鲁瓦宣扬世界末日将近的警告,而使当地的农民改种植豆类—能够早熟的作物,军队到达时豆实刚好成熟,于是便解决了粮食问题。这个传说被历史学家路希?史密斯所引用,他以此主张贞德扮演的其实是神圣化的角色、而不是实际的一些能力。

贞德认为人没有杀死人的理由,她注重她的军旗、而不是她的剑。最近学者在审判证词的解读上则较常指出,跟随她的军官们将她视为一个足智多谋的战术家和成功的战略家。“她持续领导着军队进行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整场战争的局面。”1429年7月英格兰的包围土崩瓦解,法军在她的领导下创造非凡的胜利。

兰斯城在7月16日打开了大门,1429年7月17日查理七世在兰斯的大教堂举行加冕式,成为了正式的法国国王。加冕式时查理七世的顾问官们,已经开始外交政策的考虑,虽然贞德和阿朗松极力主张进攻巴黎。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于是利用谈判来作为缓兵计的策略手段,在谈判的同时暗中增援巴黎的防御。法军继续往巴黎前进,途中获得更多城镇和平的投降。由英国贝德福公爵率领的英军与法军在8月15日相遇,双方打成平手。法军接着在9月8日进攻巴黎,尽管贞德在战斗中被石弩击伤腿部,她仍然继续指挥军队直到当天的战斗结束。隔天早上,她便接到王室的命令下令法军撤退。许多历史学家将这次撤退归咎于法国大臣拉特雷穆瓦耶公爵所犯下的政治大错。

贞德于17岁时便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但在3年后的20岁便遭处死。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卖给了英国。教会法庭以贞德有一异端”和“女巫”罪,判处死刑。1431年5月30日被烧死在卢昂的火刑柱上。20年后英国人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之后并于1920年5月16日由教皇本笃十五世封圣。

遭俘及审判

贞德在卢瓦尔-沙里特度过了没有战斗发生的11月和12月,接着在隔年3月前往Lagny-sur-Marne,并在5月13日前往贡比涅以抵挡英国和勃艮第人的攻势。在1430年5月23日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贞德被俘虏了。当她下令军队撤退回贡比涅城时,她处在军队的最后方以确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里,但就在这时贡比涅城因为害怕英军跟着闯入,没等到所有部队撤回便将城门关下,贞德与剩余的后卫部队便遭到了勃艮第人俘虏,贞德被绳子捆绑后,押至部落之中。

当时有关俘虏的惯例是,只要俘虏的家人能付出赎金便能将他赎回,但这次勃艮第人不想这样做。许多历史学家指责查理七世没有努力进行援救。她试图逃跑了好几次,有一次甚至从70英尺的高塔跳了下来,摔在干燥了的护城河的柔软泥地上而没有受重伤。在一番谈判后,菲利普公爵将贞德交给英国。法国北部博韦教会的败类皮埃尔·科雄,在这些谈判和稍后的审判中担任关键的角色,他是英国的忠实走狗与鹰犬,认为自己有责任确保贞德遭受惩罚。

指控贞德为异端邪说的审判完全是出自政治上的目的。贝德福公爵宣称法国国王的宝座应该属于他的侄儿——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而她则破坏了这一切。审判的程序于1431年1月9日在卢昂展开,由英国占领政府主导,审判的程序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杂乱无章。 总结一些主要的问题,担任法官的科雄主教的审判权只是法律上的假设,他是因为亲英国的立场而获得了这个职位。贞德被绳子反绑双手(当时的欧洲审判罪犯时,无论罪行大小,都要反绑双手),押至法庭受审。

英国政府资助整场审判的花费。神职的公证人员Nicolas Bailly,也只是被任命以收集对贞德不利的证词,却没有提出半点反面的证据。也因此整审判的纪录证明了贞德有着卓越的才智。纪录中最著名的一段质问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而贞德回答:“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与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

这个问题是一个陷阱。当时教会的教条是没有人可以肯定他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如果她做出肯定答复,那她就证明了自己是异端邪说。而如果她的答复是否定的,那她就承认了自己是有罪的。对此,贞德不可能不明白。但她选择了肯定。公证人Boisguillaume后来证实了当时法庭在听到了贞德的回复后,“那些质问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并且只得暂停了那天的审问。这一段质问后来非常知名,在现代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题材。

几个法庭的人员后来证实很大一部分的手抄纪录都被篡改了,而且许多神职人员,包括审问官都是被强迫参加的,其他一些人甚至遭到来自英国人的死亡威胁。依据审讯的规定,贞德应该被监禁在由修女所看守的教会监狱,但英国人却将贞德监禁在一般由士兵看守的监狱中。科雄也拒绝了贞德希望教皇出面的要求,因为这很显然会让他的审判停止。

最后法庭总结了贞德的12项罪行指控,但这些指控都和在审判中的纪录相互矛盾。在各种方式逼迫之下,不识字的贞德没有意识到死刑的逼近。法官们逼迫她签下了一份完全看不懂的公开弃绝书,等于直接认罪。(当时贞德被反绑双手,无法签字,应该只是按下了一个手印)但法庭在官方留下的纪录上却是另一份不同的文件。当贞德签下弃绝书时,弃绝书上也声明同意穿着女性的服装,贞德自从离开家乡后直到她被俘虏并误签弃绝书之前都穿着男装。女性穿着男装在那个时代是会引起宗教上的指责的,英国人主导的审判也以此将贞德定罪,理由是《圣经》上有关穿着的规定。但在重新审判中推翻了这一项指责,因为这忽略了圣经教义上的例外情况。

在教义上来讲,女人可以在必要时伪装她自己以穿越敌方的领土、让她在战斗中可以穿着盔甲,并称这样做可以让她在露宿野外时避免性骚扰。在重新审判上作证的牧师证实她在监狱里穿着男装以避免遭骚扰和强奸,为了保持贞洁而穿着男装也是一个很正当的理由:这样穿着可以缓慢侵犯者的速度。当初经查理王储指示而在普瓦捷对贞德进行的调查也指出,她穿着男装是因为她的任务是男人所做的工作,也因此着男装更为合适。.她在整个军事生涯和后来被俘时都保持着短发,重新审判中的神学家以及法官Brehal也都替她的发型辩护。

就如Francoise Meltzer所说的:“对于圣女贞德的描述,显示出人类每个时代以来在性别上的成见和偏见,但这些记载却没有告诉我们圣女贞德的长相。这些记载是可以被解读的,一种关于性别的记号:每个世代以来的文化对于具有勇敢特质的人物的想像,再加上性别角色上的模糊,使得她相当难以被后人描绘。”

圣女殉难

1431年5月,贞德被判处火刑。5月20日—5月30日,贞德每天都会被捆绑在囚车之上,游街示众,受尽了屈辱。死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卢昂进行,目击者描述了死刑的那一幕。游街示众之后,贞德被押赴刑场,捆绑在火刑柱上,她手握着十字架不断地祈祷着,并向旁边的牧师请求让她握著一个小十字架。最后火被点燃,几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英国人将烧焦的木炭拨开,暴露出焦黑的尸体,以向人群证明她的确死了,接着又燃烧了尸体一次,以避免她的骨灰被人收敛。圣女贞德就义之时,年仅二十岁。

英国人将剩余的灰烬都扔进了塞纳河。负责点火的刽子手后来形容他当时“非常害怕因烧死了一位女英雄而会被打入地狱。”在战争结束后重新进行了一次审判。在贞德年迈的母亲伊莎贝拉·达克和法国异端裁判所的首席法官基恩·布雷哈尔的请求下,卡利克斯特三世授权了这次重新审判。审判开始于牧师Guillaume Bouille对案件重新的审讯,并在1452年由Brehal主导下进行了调查,正式的裁决则在1455年11月进行。遍及欧洲各地的许多神职人员参加了审判,审判的过程也遵照标准的法庭规定进行。神学家组成的小组也分析了115名目击者的证词。最后Brehal在1456年6月提出结论,描述贞德为一个为正义牺牲的圣女,并指出当初主导审判的皮埃尔·科雄是为了自身的现世利益而错误的将贞德定罪。法庭在1456年7月7日正式宣布了贞德的清白。

就义后影响

百年战争在贞德死后继续进行了22年,查理七世成功的保住了法国国王的正统性,而没有被英国所宣称的继承者亨利六世打败。在英国能重新组织于1429年损失的军事将领和长弓兵部队前,英国也失去了和勃艮第的同盟,法国成功的在1435年的阿拉斯条约中使勃艮第向法国靠拢。英国摄政的贝德福公爵在同一年去世,使年仅12岁的亨利六世成为最年轻的英国国王而却没有人辅政。勃艮第立场的转变以及亨利六世无能的领导或许就是造成战争结束的主要原因。Kelly DeVries主张,贞德将火炮作为攻势用途和正面攻击的战术也影响了法军往后的战争。

圣女贞德在接下来四百年成为了半传说的角色。有关她的记载主要来自编年史,英国主导的首次审判的5份原始手稿于19世纪时在旧档案库里被发现。很快的历史学家也找出重新审判时的完整纪录,包含了115位目击者的证词,以及以拉丁文记载的首次审判的纪录。许多当时的信件也被发现,其中3份有著贞德“Jehanne”的签名,摇摆的字迹显示她还在学习写字。这些第一手资料都是两次审判所留下的文件,成为相当不寻常的丰富资料来源,如同DeVries说的:“没有任何中世纪的人物,无论男女,像贞德一般能被广泛的研究。”

贞德来自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而且只是个不识字的18岁农村女孩,但却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传奇人物。在贞德前英法两国都以有千年之久的萨利克继承法来正当化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原本只是君王之间的为了继承权产生的冲突。贞德则为战争带来了不同的意义,如Jean de Metz所描述的:“我们(法国)的许多国王都来自英国血亲;但我们就要成为英国人吗?”而Stephen Richey则说:“她将一场原本枯燥乏味、普通人民深受其害但却不感兴趣的王朝间的冲突,变为一场热情激昂的保家卫国的圣战。”Richey也描述了她对后代的影响力:

“在她死后5个世纪的人们,对她做了一切纪念:(她是)狂热的信徒、宗教神秘主义者、天真纯洁,却又可悲地成为一枚被当权者摆弄的棋子,同时又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创始者和象征,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她即使面临酷刑的威胁和火刑的死亡时,仍然坚持著她所听到的来自上帝的声音。无论那个声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迹让所有听到她故事的人都会震撼不已。”

在1452年战争结束后对她的死刑进行重新调查的同时,教会宣布由于她在奥尔良的光荣事迹,核准奥尔良为朝圣的地点之一,并对当地的罪犯颁布了一次特赦。1456年,贞德牺牲二十多年后,教皇卡里克斯特三世为贞德平反。圣女贞德在16世纪被反对新教徒的天主教同盟作为他们的象征。而在1849年至1878年担任奥尔良主教的Félix Dupanloup的努力下,于1909年对贞德进行了赐福礼。她并于1920年5月16日被教皇本尼迪克十五世封为“圣女”,她的纪念节日被定在5月30日。她成为了罗马天主教会里最受欢迎的圣人之一。

圣女贞德并不是女性主义者,她所扮演的角色为依据宗教传统的特殊人物,代表了无论来自何种社会阶层都能得到神的召唤。她严格禁止法军招引妇女进入营地,有一次甚至还以剑背来敲打这些营妓以驱离她们。

不过,许多在贞德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帮助都来自女人,查理七世的岳母阿拉贡在起初对贞德的调查中证实了贞德的处女之身,并资助发起了援救奥尔良的远征。在贞德于贡比涅被俘后,卢森堡伯爵的姑母珍夫人,也改善了贞德在监狱里的生活状况而且可能也延缓了她被移交给英国人的时间。最后,英国摄政的贝德福公爵的夫人安妮,在审判前证实了贞德仍是处女之身。也因此法庭无法指责贞德为女巫,并也为贞德的清白和圣徒品行提供了证据。圣女贞德成为女性眼中勇敢而积极的正面角色。

自从拿破仑开始圣女贞德在法国时常被作为政治的象征,自由派强调她出生于卑微平凡的家庭,早期的保守派则强调她对国王的支持。后来的保守派则强调她的民族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维希政府与法国反抗势力都以贞德作为象征之一:维希政府的宣传强调她对抗英国人的事迹,在海报上显现英军战机轰炸卢昂的情景,并辅以标题:“他们总是回来展现暴行。”而反抗势力则强调她与外国占领势力的对抗,以及她的故乡洛林被纳粹所控制。

传统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法国,也用贞德作为象征之一,在1988年反对教皇进行改革的法国枢机主教勒费弗尔·马塞被逐出教会,支持者则将他和圣女贞德被逐出教会相提并论。三艘法国海军的军舰也前后以贞德为名,现役的是一艘直升机航空母舰。近来引起相当争议的法国政党国家阵线(Front National)也以贞德作为号召,在出版物上都有她的画像,而且还以燃烧的三色旗作为殉教的象征。不过这个政党的反对者往往讽刺这种盗用贞德形象的做法。每年的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被定为纪念贞德的全国假日。

假贞德猜疑

贞德被处刑5年后的1436年5月30日,出现自报为贞德的女性。贞德的哥哥皮埃尔认为这个女性是真的贞德,受到附近城堡领主们的欢迎。同年秋天,她在当时是卢森堡公领地同领主罗伯特结婚了。1439年8月,奥尔良作为拯救的城市要求给予捐助。1440年,巴黎的法院下令调查此事,但这贞德随即消失。1457年,调查认为这损害了贞德的名誉,要求删除所有假贞德的资料。

贞德是皇族?

但另一份1457年的资料也有说贞德是皇室的私生女。根据资料显示,贞德是查理六世的皇后伊莎贝拉同盟弟路易所生。路易王妃的儿子菲力普在1407年11月20日死去,路易也在同年11月23日被暗杀。贞德是王族的后裔,处刑的极有可能是替身,贞德依然生存。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事情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评价

拿破仑对贞德有着很高评价,认为是法国的救世主。贞德死后,法国的民族主义高涨,出现了很多关于贞德的史料编写和研究,法国爱国主义运动(法国右翼政治组织)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 并有大堆作家和作曲家歌颂她,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今天。

在英国,英国人出于对贞德的恐惧与怨恨,蔑称她为魔女。包括莎士比亚在描述法国王室的腐败历史剧《亨利六世》第一部(Henry VI, Part 1,1592年)中,贞德都被描绘为妖女。不过,近代“如果英国百年战争胜利并吞并法国,那今天的自由主义将不在英国存在,结果上贞德也救助了英国”的公允看法也出现。

贞德神迹之谜

圣女贞德所看到的神迹一向是她的事迹中最受争议与讨论的,吸引了许多神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有关她看到的神迹的线索只能从当初审判的纪录里加以找寻,这些纪录相当复杂且不一定准确,而且贞德在审判一直抗拒回答法庭针对这些神迹的质问,也拒绝依照惯例对这些回答的真实性做发誓。对于贞德所言“看到了某些东西”的宣称通常被认为是出自真诚的,她认出了圣米迦勒、圣凯瑟琳和圣玛桂莱德出现在神迹中,问题只在于她所看到的是否真的是神迹。虔诚的天主教徒都相信贞德所看到的真的是出自神迹。

而另一种看法,许多学者认为贞德所看到的只是由心理疾病造成的幻觉和妄想,例如偏执狂的精神分裂症、癫痫造成的短暂脑叶变化。大多数采取这种看法的学者都认为贞德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精神领袖,而不是有真实才干的领导人。其他学者像是Ralph Hoffman,则指出贞德所声称的还包括了“听到某些声音”,但这与一般心理疾病的症状并不相同。

许多人反对这种心理疾病的解释。一个精神病患者不太可能会得到查理七世朝廷的支持。事实上之前的国王—发疯了的查理六世,便被人称为“疯子查理”,当时法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衰退便是因为他的发疯造成的权力真空而导致的。他宣称自己的身体是玻璃做的,任何人接近就会打碎他,但他的臣子部下们并没有将他的说法也当成信仰的意识。在特鲁瓦签定的条约剥夺了查理七世的继承权,或许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担心他遗传了父亲的疯病。当贞德到达希农时,王室的顾问Jacques Gélu便提出警告:“我们任何人都不该因为受到这个女孩谈话的影响而改变政策,一个农夫...如此的被幻觉所蒙蔽;我们不该因此而遭受外国的讥笑....”与现代人对于中世纪的刻板印象不同,查理七世的朝廷相当的精明,而且对于幻觉这方面都抱持着怀疑论的看法。

还有说法指出贞德在纪录上所展现的智慧,证明了她不可能是精神病患。贞德一生中都展现出相当聪明,在重新审判中都常对贞德的智慧感到惊讶,“他们(审判者)常常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变化无常,但尽管这样,她仍然相当精明的回答,而且显示出极好的记忆力。”她在质问中不可思议的回覆甚至迫使法庭停止公开的开庭。不过,尽管智力的衰退和记忆的丧失是许多主要精神疾病的病征,但缺乏这些病征不代表能完全排除精神疾病的可能性。虽然这样,许多学者如Judy Grundy便指出,除了审判上的表现外,依据许多目击者的说法,其他精神疾病可能导致的混乱,例如显著的人格改变和杂乱无章的言语,都没有在贞德身上出现。

那些主张贞德所见的是心理疾病造成之幻觉的人,通常根基于以下其中一种或多种的可能:

由于认为上帝并不会命令某个人去投入战争、或至少不会是去跟英国人打仗,所以贞德一定是受到幻觉的影响,而不是真的遇上神迹。不过,由于这只是人对于上帝的假设,这种说法不能算是根据客观原则而对于心理疾病的判断。

由于唯物论上否定上帝的存在,所以任何看见的“神迹”都必定是幻觉,因此贞德一定是有着心理疾病。这个观点也遭受到批评:因为据调查有40%的现代科学家仍然相信上帝的存在,因此科学家在这个观点上也产生了分歧。

同时,医学界并不会自动的将全部的神秘现象归类为心理疾病,而且通常不会将以上的两种分析视为是有根据的诊断:由于有关贞德心理疾病的争议主要聚焦在她所见的是否为幻觉上,如果有人想要将这些所见的事物视为心理疾病的病症(也就是“幻觉”和“妄想”),那此人就必须先证明这些真的是属于幻觉和妄想,而不是自己利用这些假设来作为证据以证实假设的本身。虔诚的教徒则有自己的理由,首先是贞德的神迹,虽然正统教义认为基督以后没有神迹,但贞德的一些神迹仍然得到很多教徒的认可,诚然,从人群中认出国王(王储)不一定是神迹(当时一定有贵族支持贞德,很可能事先透露了消息),但贞德在审判过程中曾描绘过圣迈克尔的相貌,和教廷秘密藏书中的描述完全一致(这些书籍只主教以上级别的神职人员才会看到)。圣女贞德的宗教意义是常常被一些人忽视的,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当时一个贵族吉尔斯·德·莱斯爱上贞德,后来终身未娶,最后在杀死几个仆人后,他陷入疯狂,最终自杀。当时目睹贞德受刑的人描述,贞德的心并没有在火中烧化。

贞德生平的英文简介

French military leader and heroine. Inspired and directed by religious visions, she organized the French resistance that forced the English to end their siege of Orléans (1429). The same year she led an army of 12,000 to Rheims and had the dauphin crowned Charles VII. Captured and sold to the English by the Burgundians (1430), she was later tried for heresy and sorcery and was burned at the stake in Rouen. She was canonized in 1920.

关于贞德的作品

贞德的形象一直对文学家有着非一般的魅力。

小说剧本

莎士比亚《亨利六世·第一部》1590年

弗里德里希《奥尔良的少女》1801年

乔治·萧伯纳《圣女》1923年

Bertolt Brecht《屠宰场》描写在现代(世界经济危机)时她成了一位救世军的积极分子。

Jean Anouilh 《云雀》1953年视贞德为出生平民的少女,却用着自己的热情与爱国情怀促使当权者进行抵抗。

《西蒙·马卡德的观点》描写在第二次战争中一位少女竭力唤醒周围人去对抗德国侵略者,有着一如贞德对抗英格兰的气概。

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巾帼英雄贞德传》或《贞德的个人的回想》虚构自传 1896年

伏尔泰《处女》1739年 讽刺教会的叙事诗

佐藤贤一《雇佣兵皮埃尔》1996年

王领地寺院静《黄金马刺》1988年-1989年

藤本《贞德的一生》2001年

藤本《贞德暗杀》2001年

佐藤贤一《贞德》2004年

ジョゼフィーン?プール 《小人儿书 贞德传》 2004年

本田透《我的紫苑》2007年

厚木隼《我们的贞德》2007年

歌剧和音乐

席勒 歌剧《贞德》1845年

柴科夫斯基 歌剧《奥尔良的少女》1878年-1879年席勒的作品同样为柴可夫斯基所采用,歌剧名为『奥尔良少女』,而脚本则是由作曲家本人自己加工过的。这部歌剧中,贞德作为殉道者战死于战场上,但歌剧结尾,柴可夫斯基却又忠实于原著:贞德遗体还是被执行了火刑。

阿尔图·奥涅格《火刑台上的贞德》1934-1935年,清唱剧。

约翰G.B展览《圣女》的戏剧音乐

凯特·布什《专辑Aerial》 2005

评论

ヨハン·ホイジンガ 《萧伯纳的圣女》

阿那托尔.法郎士 《贞德的一生》

电影

《圣女贞德》Jeanne d'Arc,法国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 ) 1899

《圣女的苦难》法国,1927年,导演: 卡尔·希奥多·德雷耶 Carl Theodor Dreyer

《Jannu.Dark》美国,1948年。

《火刑台上的贞德》意大利,法国,1954年。

《贞德审判》法国,1962年, 导演: Robert Bresson,ZDF/ 1969 Kino B

《贞德的爱和自由天使》《贞德的十字架》法国,1994年。

《贞德 千古传奇》美国,1999年。

《Jeanne d'Arc》(《被缚的圣女贞德》)法国,1999 年,导演: 吕克·贝松

《圣女贞德传奇》加拿大 1999 ,莉莉·索博斯基主演

漫画

永井豪《蛮》1971年

美内《骑马的武士》1975年

天川须美子《圣女贞德》1995年

安彦良和《圣女贞德》1995年-1996年

酒见贤一《贞德传》1995年-1996年

秋里和国《少女》1995年-1996年

种村有菜《神风怪盗贞德》1998年-2000年

游戏

《贞德》 贞德的一生模拟RPG

《ナポレオン》ADK制作的对战型格斗游戏

《英法一百年战争》模拟

《拿破仑》 故事中作为敌人登场人物登场

《一百年战争》一百年战争的动作游戏,作为剧本的主角登场

《圣女贞德》 LEVEL5开发的PSP平台一款S·RPG游戏

《帝国时代Ⅱ》 第二个战役“圣女贞德”

其他

1964年,法国海军的直升飞机航空母舰“贞德”号

贞德 Da Arc 日本摇滚乐队。

动画《神风怪盗贞德》(Kamikaze Kaitou Jeanne) 日文名 神风怪盗ジャンヌ

同名图书《圣女贞德》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页码:19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801791320

·条形码:9787801791320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久记忆版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图书品牌:北京环宇宏基

内容简介

《圣女贞德》是肖伯纳著名剧作。贞德是十五世纪法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她本来是一个农村姑娘,十五世纪时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战争,法军屡战屡败,整个国家岌岌可危。这时,贞德挺身而出,领导着一支法国军队,把英军打得大败,将法国从亡国的危险中解救出来。但是,贞德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却受到了来自各个势力的猜忌。最后,教会以她是巫女的罪名,将她处以火刑。这部戏剧就是以这段历史作为题材所写的。作者通过风趣而个性化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把贞德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作者简介

肖伯纳(1856~1950),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出生于爱尔兰一个中等家庭,从小就喜爱文学。肖伯纳的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的政治斗争,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赤裸裸地暴露在公众面前。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戏剧冲突和丰题思想。肖伯纳的戏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言警语脱口而出。他最著名的剧作有:《窈窕淑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真相毕露》等。

编辑推荐

赠送价值15元的原版DVD影碟

百部名著·百部电影

物超所值·经典收藏

《圣女贞德》作者并不是依照一种模式化的英雄形象来刻画人物,他更多关注的是对贞德作为一个人而所具有的性格进行刻画。所以,在这部戏剧中,人物形象显得丰满而可信等。

目录

圣女贞德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尾声

巴巴拉少校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同名电影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圣女贞德

英文名: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导演: 吕克-贝松(Luc Besson)

演员: 米拉·乔沃维奇(Milla Jovovich)

约翰-马尔科维奇(John Malkovich)

费-唐纳薇(Faye Dunaway)

达斯廷-霍夫曼(Dustin Hoffman)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出 品:哥伦比亚影片公司(Columbia, USA)1999年

详细介绍

神秘、纯洁、壮烈,不论用什么词来形容她,都不能否认,贞德作为一个从未上过学的农家少女,她的一生可谓轰轰烈烈。

贞德1412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偏僻的村庄,当时正执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大片领土已被英国占领。此外,法国国内还爆发了内战,勃艮第公爵背叛了自己的祖国,站在了英国一边。

英国国王亨利五世和法国国王查理六世于1422年相继去世后,继位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还只是一个孩子。虽然英国宣称他同时拥有英国和法国的王冠,但法国王太子查理却不想放弃他的地位。可是,他要想成为法国国王,就必须在兰斯举行加冕仪式,而这个地方已被英国占领。

此时,贞德已经13岁了。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祈祷。她经常听到空中传来奇怪的声音,并看到奇怪的幻象。这个神秘的声音告诉她,她的使命就是重振法国,帮助王太子查理成为法国国王。为此,她必须着男装,执利刃,统率军队,冲锋陷阵。

一天,贞德外出归来,发现她的村庄已被英军蹂躏。她躲在柜中,目睹了英军强奸并杀害了她18岁的姐姐。这场悲剧后,她被送到邻村的叔叔家生活。谁也想不到这个纯真的小姑娘会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可是这个不满20岁的少女,却面对世界宣布她将击败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并解放她的国家。17岁的她面见王太子查理,宣称她带来了上帝的意旨,要求查理给她一支军队去抵抗英军。查理最终答应了她的要求。

两个月后,身披白甲的贞德率领她的军队在卢瓦尔河畔的战略要地奥尔良奇迹般地击败了英军。法军随后节节胜利,查理也最终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法国国王的宝座。

可是,贞德却在不久之后的一次战斗中被勃艮第人捉住并送给了对她恨之入骨的英国人。19岁的时候,她被判作女巫烧死。

25年后,她被追授圣女的称号。1920年,她又被封为圣徒,成为人们供奉的偶像。看来她注定将成为无休止争论的焦点。

本片制作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导演吕克-贝松的最新力作。其全明星的演员阵容包括曾主演《第五元素》的米拉-约沃维奇(饰贞德)、两获奥斯卡奖提名的约翰-马尔科维奇(饰查理七世)和奥斯卡影后费-唐纳薇等。

圣女贞德的故事已被多次搬上银幕,但本片可谓这一题材中最具视觉震撼力和可信度的一部。只有吕克-贝松才能拍得出这般华丽、壮观的场景!

相关电影

基本信息

圣女贞德传奇(1999) (TV)

译 名 圣女贞德传奇

片 名 Joan of Arc

年 代 1999

国 家 加拿大

类 别 剧情/冒险/传记

导 演 强·德特杜巴Jon Turteltaub

主 演 莉莉·索博斯基 Leelee Sobieski

杰奎琳·比塞特 Jacqueline Bisset B

Powers Boothe

剧情简介

贞德1412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偏僻的村庄,当时正逢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大片领土已被英国占领。此外,法国国内还爆发了内战,刚刚继位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还只是一个孩子。此时,贞德已经13岁了。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祈祷。她经常听到空中传来奇怪的声音,并看到奇怪的幻象。这个神秘的声音告诉她,她的使命就是重振法国,帮助王太子查理成为法国国王。为此,她必须着男装,执利刃,统率军队,冲锋陷阵。一天,贞德外出归来,发现她的村庄已被英军蹂躏。她躲在柜中,目睹了英军**并杀害了她18岁的姐姐。这场悲剧后,她被送到邻村的叔叔家生活。谁也想不到这个纯真的小姑娘会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可是这个不满20岁的少女,却面对世界宣布她将击败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并解放她的国家。17岁的她面见王太子查理,宣称她带来了上帝的意旨,要求查理给她一支军队去抵抗英军。查理最终答应了她的要求。两个月后,身披白甲的贞德率领她的军队在卢瓦尔河畔的战略要地奥尔良奇迹般地击败了英军。法军随后节节胜利,查理也最终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法国国王的宝座。可是,贞德却在不久之后的一次战斗中被叛军捉住并送给了对她恨之入骨的英国人。19岁的时候,她被判作女巫烧死。25年后,她被追授圣女的称号。1920年,她又被封为圣徒,成为人们供奉的偶像。

这部电视版的圣女贞德传奇得到过艾美奖与金球奖的最佳女主角等殊荣,虽然对历史的部分有所改变,但是拍的非常成功。

日本舞台剧

基本信息

圣女贞德

片 名 Jeanne d' Arc

ジヤンヌ·ダルク (2010)

译 名 圣女贞德

年 代 2010

国 家 日 本

语 言 日 语

导 演 白井晃

主 演

堀北真希

石黑英雄 伊藤英明

柴本幸 盐谷瞬

田山凉成浅野温子

西冈德马 山口马本也

剧情简介

贞德是一个牧羊女,生活在法国一个偏僻的村庄里,正逢英法百年战争,村庄受到英格兰军队的袭击,一个神秘的声音告诉她,拿起宝剑,义愤填膺的贞德毅然举剑冲向英格兰人,并在佣兵雷蒙和凯文的帮助下,击退了英军。

在贞德的不懈努力下,最终王储查理同意接见贞德,为了检验贞德是否真是上帝的使者,王储没有坐在王座上,而是藏在人群中,贞德成功的辨认出了混没于亲信之中的查理王储,并说服王储,立刻出兵奥尔良。

贞德带领大量的补给物资抵达战场,法军主帅阿朗松公爵,因为贞德是女性而极其轻视她,贞德一怒之下割掉了自己的长发。阿朗松率军与英军激战,战局极为不利,贞德高举旗帜出现在战场上,她怒斥英格兰人的暴行,并宣称自己受到上帝指示,可以击败一切来犯之敌,英军统帅塔尔博特命令所有长弓手向贞德射击,竟然没有一支箭射中贞德,实际上是贞德的随从凯文和雷蒙用自己的弓箭将射向贞德的箭击落,不明真相的英格兰人阵脚大乱,以为她真的拥有不死之身,而法军则士气大振,一举击溃英军,解了奥尔良之围,胜利后,阿朗松公爵就自己之前的傲慢无理,向贞德道歉。

随后贞德在神秘声音的指引下,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彻底扭转了战局,朗斯城也终于被收复,查理王储正式加冕为法兰西国王查理七世,但是贞德此后再也听不到那个神秘的声音了。

贞德的胜利,让英格兰人感到恐惧,英格兰摄政王贝德福德公爵勾结法国博韦教会的科雄,盘算着如何除掉贞德,科雄指出贞德为异端,只要能够抓住她,就可以以女巫罪判处她火刑。

在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贞德被俘了,贞德的仆从雷蒙战死,贞德孤身一人举剑冲向敌军,敌人因为害怕贞德拥有的魔力,反而不敢向她挥剑。

查理国王知道了贞德的真实身份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在拉特雷姆瓦耶公卿的蛊惑下,国王认为由于自己母亲的不检点,贞德如果活着,自己血统的正统性也将受到怀疑,贞德如果死了,不仅自己的王位能够得以保证,而且这样也更能激发起法兰西人民的斗志,所以查理七世拒绝支付赎金拯救贞德。

为了判处贞德有罪,科雄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都被贞德在法庭上一一反驳,恼羞成怒的科雄甚至指使士兵到牢房侵犯贞德,贞德的另一位随从,凯文及时出现,救了贞德,并且带来了查理七世的亲笔信,原来国王也有自己的苦衷,站在国家的利益上,贞德的死,无疑对查理更为有利,但从个人感情出发,国王怎能眼睁睁的看着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亲妹妹被害?所以国王安排了凯文秘密营救贞德,并告诉凯文,带着她远离宫廷,再也不要回来,贞德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查理国王的用心和自己生死的重要性,贞德认为已经有无数的人,为了自己而丧命,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义无反顾的走到底,即便是被处以火刑,也绝不退缩,所以她拒绝了凯文的营救,毅然决然的选择死亡。

长期的审判让贝德福德公爵对贞德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憎恨厌恶,到尊重敬佩和同情,当得知科雄的所作所为时,公爵愤怒的斥责科雄“要征服法兰西,只要全力击败查理就足够了,怎能如此为难一个姑娘,英格兰人也是要脸面的,你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无耻,简直无耻至极!”公爵下令将贞德转到教会牢房,但被贞德拒绝,贞德告诉公爵,自己决定选择火刑,公爵震撼了,用颤抖的双手,将自己佩戴的十字架摘下,亲自戴在贞德头上,最后公爵感叹道“你,如果能为我们英格兰挥舞旗帜,那该有多好......”贞德面带微笑的走上了火刑台,烈火中的贞德,展现出从未有过的轻松愉快的美丽容颜......

凯文回到王宫,带回贞德遇难的消息,悲痛欲绝的查理七世怒不可遏,斥责凯文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时上帝的声音再次出现,暗示了查理七世,贞德慷慨赴死的意义,查理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懦弱的国王从此变了一个人,国王严厉斥责了拉特雷姆瓦耶公卿贪污国库公款的行径,并没收的他的非法所得,同时查理下令收缴法兰西贵族的个人财产,填充军饷,和英格兰人做生死决战:“只要有我查理在,法兰西就不会灭亡,贞德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法兰西未来的美好蓝图,我,将用我的双手来实现它,这是她给我的指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贞德,我们伟大的圣女——贞德!”法兰西的勇士们紧密的集结在国王周围,而贞德再一次高举着旗帜,出现在队伍的正中央......(谢幕,全剧完)

舞台剧《圣女贞德》于2010年11月30日~12月19日在东京赤坂艺术剧院上演,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日本当红女星堀北真希,在首次主演的舞台剧《圣女贞德》中扮演法国传奇人物圣女贞德一角。为符合历史中的贞德形象,堀北还特别以短发定妆,更拿起剑穿上男装登场。

同名游戏

pc平台

英文名:Joan of Arc

类型:战略游戏

研发:(暂缺)

发行年:1989

平台:PC

操作系统:DOS

非常罕见的游戏题材, 以英法百年战争为背景, 你将扮演查理王子, 并由聪慧勇敢的圣女贞德来协助你共同挽救身限内忧外患濒临灭亡的法国. 游戏中考虑到各区域的地形,天候, 以供部署军队与英军交战. 还可以借着外交谈判, 交换战俘, 征收赋税等手段来达成任务. 在战术方面有紧张的城堡攻防战, 大批兵马的冲锋陷阵, 野外骑兵的单挑等等, 皆是以动作模式来呈现, 可说是具有动作成分的战略游戏.

附注:请用Moslo 以30%的速度执行, 否则速度太快选单很难出现.

psp平台

英文名称:Jeanne D'Arc

制作厂商:LEVEL-5 INC.

代理发行: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游戏类型:S·RPG(战略+角色扮演类游戏)

载体容量:UMD×1

对应主机:Play Station Portable(PSP)

语言版本:英文(美版)

发行日期:2007年08月21日

参考价格:$:29.99美元

游戏简介

《圣女贞德》由曾制作《勇者斗恶龙8》、《银河游侠》等作品的 LEVEL-5 担任开发制作,类型为战略模拟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中玩家将扮演受到上天感召的农村少女贞德,为了拯救祖国挺身而战。

故事叙述在遥远的过去,曾发生过一场被称为“死神战争”的大战,具备强大黑暗力量的魔王率领死神大军进犯人界,人类也倾全力对抗魔军,展开了漫长的攻防战。为了对抗魔王,五位被选出的人类勇者制造了五只封印邪恶力量的手环,并藉由手环之力成功将魔王与死神封印于神圣的宝珠之中。

时间来到 15 世纪初,法国与英国为了领土问题而展开了漫长的战争。法国某处的小村庄 洞雷米 在准备举办欢乐的节庆祭典时,突然遭到未曾见过的魔物袭击,就在此时,洞雷米村的少女贞德受到上天之声感召,于是拿起了剑,击退了入侵的魔物,手腕上却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了形似死神战争中勇者所使用过的神圣手环。在上天之声的感召之下,贞德为了拯救祖国,而展开了一场救国的冒险。

游戏的题材取自广为人知的英法百年战争悲剧英雄圣女贞德,并于真实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加入众多虚构幻想的奇幻要素,玩家将扮演主角贞德,率领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与英军以及再度现世的魔物们战斗,体验融合了原创奇幻要素的贞德传奇故事。游戏画面采用全 3D 绘图方式构成场景、角色与华丽特效,并加入 2D 卡通动画影片的序幕与剧情演出,主角贞德则是请到知名配音员:坂本真绫担任配音。

游戏采用传统的回合制战略模拟,并加入角色扮演的成长要素。玩家将于各种不同环境与地形的关卡舞台中,与进犯的英军与魔物战斗,透过战斗的过程不断的成长、学习各种技能。除了传统的战略模拟攻防之外,游戏中并加入了创新的“炽热点”与“连结防御”系统,强化攻防的战略思考要素。

在炽热点系统中,玩家操作的角色在攻击敌人时都会喷洒出炽热的能量,这些能量如果喷洒到敌人四周的我方角色时,就可以暂时提升该角色的攻击力,如果没有喷洒到到我方角色,则会在该地点形成炽热点,只要将我方角色移动到炽热点上,同样可以暂时提升攻击力,藉以达成强力的连锁攻势。

在连结防御系统中,只要我方角色彼此邻近,就会出现蓝色的光圈将这些角色彼此连接,防御力也会随之提升,越多角色相互连接,防御力提升的效果也越强,藉以达成坚固的连锁防御支持效果。

角色声优

贞德-坂本真绫

莉安-能登麻美子

罗杰-石田彰

吉尔-平田广明

狮子-斋藤志郎

参考资料

1.圣女贞德PSP 

开放分类:
天主教历史人物法国女英雄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31次
最近更新:2012-05-05
创建者:56789687687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东方年轻人 展开

amanda0408 

辰猫暮雪 

xydqqqm 

lsls050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33:43